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

时间:2024-05-24 14:22:13 文圣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

  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 1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困扰他们的青春期问题,应该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健康的情绪,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引领聋生提升自我价值,拥有美好人生。

  教学准备:

  本课多媒体课件

  分层要求:

  A类学生能理解“价值观”等的名词含义,学会解决课内老师提出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B类学生能在帮助下,学习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哈佛大学(问:这是什么地方?)教师介绍。

  2.人物介绍(问:他们是谁?)教师介绍。

  教师总结:这两位同样具有成就的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个是退学,一个是继续学业。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

  二、出示课题,了解内容

  1、齐读课题:

  了解价值 学会选择

  2、什么是价值观?(媒体出示,教师讲解,学生领会。)

  通常我们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一个的年龄、生活环境、经历都有关系,而且是会变化的。

  3、了解价值,学会理解。(媒体出示,教师讲解,学生领会。)

  价值观是没有“对”和“错”之分的。

  不应该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强加于人,要尽量理解和尊重与我们价值观不同的人。

  4、理智选择,谨慎决定。(学生朗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全面了解情况。

  这件事对我真的很重要吗?它会影响别人吗?

  认真思考后果。

  尊重他人,不给他人造成伤害。

  做负责的决定,采取负责的行为。

  做健康、安全的决定,采取健康、安全的措施。

  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选择的重要性,学会识别不同的选项及其可能的后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选择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教学准备

  选择情境卡片(设计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选择课外活动、处理朋友间的矛盾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或视频)

  小组讨论记录表

  评价表(用于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教学过程

  1. 引入话题(约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比如“小明在选择参加科学俱乐部还是艺术社团时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讨论:提出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做选择的时候?那时候你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2. 认识选择的重要性(约10分钟)

  多媒体展示:播放一段关于选择重要性的动画或短视频,强调正确选择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教师讲解:结合实例说明,好的选择能带来积极的结果,错误的选择也可能让我们学到宝贵的经验。

  3. 学习选择的方法(约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选择情境卡片,讨论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如何做出选择,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4. 案例分析(约10分钟)

  案例呈现:提供一些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选择是否恰当,为什么,如果是他们会如何选择。

  角色扮演:选取一两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不同选择后果的理解。

  5. 实践应用(约10分钟)

  我的选择计划:让学生思考近期面临的一个选择(如假期活动安排),运用所学方法制定选择计划,并简单阐述理由。

  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选择计划的合理性,提供建议。

  6. 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学会选择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于并智慧地做出选择。

  作业:写一篇小短文《我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描述一次选择的经历,包括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从中学到的东西。

  课后反思

  教师可收集学生的短文,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选择观,培养他们在面对选择时的思考习惯和责任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选择的重要性,学会识别不同的选项及其可能的后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评估利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增强自我意识,认识到个人选择对他人及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引入(约5分钟)

  活动:教师可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比如“小熊找蜂蜜”的故事,让同学们思考小熊在面对不同路径时是如何做出选择的,以及这些选择带来的结果。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遇到的选择情景,如选择课外活动、朋友间的决定等,初步感受选择无处不在。

  二、主体教学(约25分钟)

  1. 认识选择(约10分钟)

  概念讲解:解释“选择”的定义,强调每个人每天都在做选择,选择背后反映了个人的价值观、兴趣和需求。

  视频/图片展示:展示几个简单的选择情境(例如:选择健康食品还是垃圾食品),让学生讨论每个选择可能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2. 如何做出好的选择(约10分钟)

  步骤讲解:

  识别问题:明确需要做出选择的具体情境。

  列出选项:尽可能多地列出所有可能的选择。

  评估利弊:对每个选项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评估。

  做出决定:基于评估结果,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反思与调整:思考选择后的结果,如果需要,适时调整。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一个假设情境(如:如何合理安排周末时间),每组按照上述步骤制定选择计划,并分享给全班。

  3. 负责任的选择(约5分钟)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做出选择后,我们应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以及我们的选择如何影响他人和环境。

  案例分享:教师或学生分享正面或负面的案例,讨论其中的责任感体现。

  三、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结:

  强调选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于做出选择,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简要回顾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作业:

  实践作业:让学生记录下一周内自己做出的一个重要选择,包括选择前的考虑、最终决定及选择后的反思。

  思考题:写一篇短文,探讨一个假设情境下的最佳选择,并说明理由。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不仅能学到选择的技巧,还能在实践中提升决策能力,形成负责任的态度,为未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主题班会学会选择教案】相关文章:

学会感恩小学主题班会教案11-09

学会感恩小学主题班会教案11-20

《学会感恩学会欣赏》小学主题班会教案07-13

主题班会学会感恩教案03-18

学会感恩班会主题的教案06-05

学会宽容主题班会教案08-25

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教案11-19

“学会倾听”主题班会教案02-13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02-14

学会沟通主题班会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