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5-09-27 00:30:37 赛赛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通用5篇)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1

  目标:

  1、幼儿会念歌词,并且会唱歌曲。

  2、在歌曲间奏处能根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幼儿用书画面“好朋友”。

  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先观察“好朋友”的画面内容,再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们看,在这幅画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

  二、教师请一名幼儿和他的好朋友分别说说在一起时怎么样互相帮助的。

  1、“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3、“那你们有没有一起解决呢?”

  三、学唱新歌。

  1、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新歌。

  2、根据歌词内容提问幼儿,请幼儿谈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事?

  3、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歌词。

  4、幼儿轻声学唱歌曲,注意提醒幼儿间奏处应停顿不发出声音。

  5、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又表情地演唱。

  四、引导幼儿在间奏处做梳头、扣纽扣的动作。

  1、带幼儿倾听间奏,启发幼儿说出间奏处应做什么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地听音乐按节奏在间奏处做动作。

  五、幼儿唱歌曲。

  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螃蟹、海豚、小丑鱼走、跳、游的基本姿态。

  2、喜欢参与韵律活动,在“大带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参观海底世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观看海洋动物表演,初步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螃蟹、海豚、小丑鱼走、跳、游的基本姿态。

  3、到海洋动物家里玩,以“大带小”的互动方式进一步学习螃蟹、海豚、小丑鱼走、跳、游的生动姿态。

  4、参加海洋动物狂欢节,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5、告别海底世界之旅,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课整体上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幼儿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影响教学,其次是幼儿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教师要认真反思,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争取减少走神的幼儿充分调动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3

  设计意图:

  糖果是孩子非常喜欢吃的,何况跳跳糖吃在嘴里会跳会发出声音。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自然的、有趣的情境中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用肢体表现跳跳糖的各种跳的方法,鼓励同伴间相互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分享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教学准备:

  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跳跳糖(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们,看看我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跳跳糖)吃过吗?今天表现好的宝宝每人都有一份跳跳糖。

  二、"吃跳跳糖",说说感觉。引出课题。

  师:跳跳糖好吃吗?

  什么味道?

  和我们平时吃的那些奶糖水果糖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个糖吃在嘴里会发出声音会跳,像是在跳舞一样,所以我们叫它"跳跳糖"。

  三、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今天我们也来做回"会跳舞的跳跳糖"。

  3、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4、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

  5、教师整理纠正不合节拍的动作,幼儿集体学习练习幼儿创编的较好的动作。

  6、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请个别幼儿单独表演自己的动作。

  四、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想一想

  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舞蹈活动,因此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动作的表现。活动中,我通过欣赏、表现、个别示范、集体尝试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借助歌词进行表演。由于动作的表现有歌词的依托,因此表现难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我通过对个别孩子表现力的关注,从而提升孩子表现的表情、动作的优美,同样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动的亮点在于利用简单的道具(一个有颜色的记号),既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左右脚的区分,又降低了集体舞的难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和孩子产生良好的互动。集体舞的学习以孩子自主探讨为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但在这个环节,我还可以更退后一点,不要太急于抓住一个正确的答案就马上尝试,可以多听听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动是一种美育活动,教师优良的教学素养和音乐才能也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整个活动孩子情绪愉悦、积极,表现欲望非常强。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4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小班弟弟妹妹一起跳舞,尝试教他们跳简单的集体舞。

  2、体验大带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磁带及录音机

  2、 大班幼儿已学会朋友舞,并能自哼自舞;

  活动过程:

  1、 通过邀请《朋友舞》让大班和小班幼儿相互问候。

  2、 大班幼儿表演《朋友舞》,小班幼儿欣赏。要求: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

  舞蹈内容;前奏4小节: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拍手,到第4小节时能找到朋友面对面站立。

  乐曲1—4小节:1、2小节双方用双手合音乐拍对方的双肩;3、4小节双方拥抱、合音乐拍对方的背。

  5---8小节:5、6小节双方敬礼致意;7、8小节双方握起合拍上下晃动。

  9—12小节:9小节双方握手蹲下。

  10小节双方握手站立并将手举高。

  11—12小节重复9-10小节。

  13—16小节同前奏。

  3、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一一结伴,教小班幼儿舞蹈动作。

  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班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等,提示鼓励小班幼儿进行学习。

  集中展示:请几组比较成功的对子朋友进行展示。

  3、 集体跟音乐练习。

  4、 集体进行朋友舞: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要求大班幼儿主动寻找小班幼儿做朋友。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 5

  活动目标:

  自由创编跳的动作,跟随音乐合拍舞蹈。

  尝试创编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感受集体舞蹈的乐趣,增强身体协调性。

  活动准备:

  跳跳糖道具(每人一份)、录音机、音乐《会跳舞的跳跳糖》。

  地面画“巨人嘴巴”图案、彩色头饰(区分角色)。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分发跳跳糖,提问:“跳跳糖在嘴里会怎样?”引导幼儿描述“跳动、发出声音”的特点。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模仿跳跳糖的动态(如踮脚跳、转圈跳)。

  动作创编:

  基础组:设计双脚跳、单脚跳等简单动作。

  进阶组:加入手部动作(如挥手、拍肩)或队形变化(如围成圆圈)。

  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歌词中的“快乐”。

  分组创编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合节拍的动作,强调“一拍一下”的节奏感。

  游戏“跳进巨人嘴巴”:

  幼儿自主讨论玩法(如按颜色分组、设置障碍跳)。

  教师引导幼儿遵守规则,鼓励互相提醒。

  规则:音乐尾奏时,幼儿需跳入“巨人嘴巴”区域,未进入者暂停游戏。

  分组竞赛:

  结束环节:

  播放舒缓音乐,幼儿围坐分享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动作?为什么?”

  教师总结:“跳舞就像跳跳糖,和伙伴一起更快乐!”

【一起跳舞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跳舞娃娃10-23

中班音乐跳舞娃娃教案07-10

中班音乐教案:熊跳舞01-09

中班音乐课教案《大家一起来跳舞》08-16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气球跳舞01-09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气球跳舞》11-01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会跳舞的影子》01-15

中班音乐爱跳舞的小猴教案11-22

中班音乐教案:创意跳舞毯01-09

中班音乐:跳舞的树叶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