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的诗词为内容的黑板报

时间:2025-01-23 16:30:39 文圣 黑板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描写清明的诗词为内容的黑板报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时节,神州大地气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游踏青的最佳时节,民间也习惯于这一天去扫墓,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了描写清明的诗词为内容的黑板报。

描写清明的诗词为内容的黑板报

  清明的诗词

  1、《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2、《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4、《清江引·春思》

  (元)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5、《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6、《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7、《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8、《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9、《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0、《青门引·春思》

  (宋)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清明节气的由来】

  “清明节”它的名字也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的第105天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持续了15天。作为一个节气,时间是春分后。此时,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充满了春天,天气清澈,四野清澈,大自然充满了活力。“清明”称这一时期,是一个完美的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它更适合反映全年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按时安排农业、蚕桑等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在清明节,温度变暖,降雨增加,是春季耕作和春季种植的好季节。因此,清明节是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是上元、清明节、初夏、端午节、中元、中秋节、冬至、除夕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但节日很长,有两种说法:10天前8天和10天前10天后,这是近20天的清明节。

  清明节吃什么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3、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描写清明的诗词为内容的黑板报】相关文章:

诗词黑板报内容09-20

清明黑板报内容06-22

清明黑板报内容08-15

小学诗词黑板报内容11-07

关于清明的黑板报内容04-02

古诗词黑板报内容12-12

清明节黑板报内容03-22

清明节的黑板报内容07-10

清明节黑板报内容03-28

描写月亮的诗词的内容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