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三、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作者就是南宋诗人范成大。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个诗人的名气实在谈不上有多大,但是在实际上,在南宋的文学史上,这个诗人是很有名号的。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最出色的诗作就是这些描写田园风光的农村生活内容。
这首诗也是描写农村生活内容的,而且是其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田园风光,也暗喻了当时江南之地的季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树树的梅子变得金黄,苦熬要成熟了,杏子个头也越长越大了,说明江南已经是到了初夏季节,即将迎来梅雨时节。
在这个季节,江南之地的农村,荞麦花一片雪白,已经成为当地一景,而且满地的油菜花稀稀落落的,也说明油菜花凋落的时间已经到了,进一步以植物形态表明时令季节。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也和农事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这美好的季节和天气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相比我们之前学过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忙趁东风放纸鸢”,范成大的这首诗显然更注重生活的细节,更注重展现农村田地里的各种作物。用作物来表述季节时令,用作物来展现农村生活的丰富,用作物来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实在是体现了范成大诗作中极富特点的一面。
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用古诗词加强对于他们的审美教育,加强对于他们通识知识的掌握,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相比当年的我们,今天的孩子对农村生活更加不了解,对诗中描绘的场景更难以想象,这恐怕也是今天的教材编纂者摘选这首古诗入教材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的创作背景如下:
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苏州石湖后,写下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他在对乡村生活长期观察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以细腻的笔触、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村四季的风光、农事活动以及农民的生活场景。 这首诗具体描绘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所写的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景象,都是江南地区初夏时节的典型特征。范成大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当时南宋社会,农村经济虽然相对稳定但农民生活依旧辛苦,范成大的这些田园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05-29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05-2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05-26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5-29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原文翻译及赏析10-17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原文及翻译07-12
《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01-27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赏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