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沮洳》诗经鉴赏及译文答案

时间:2025-02-25 08:50:27 晓映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汾沮洳》诗经鉴赏及译文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汾沮洳》诗经鉴赏及译文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汾沮洳》诗经鉴赏及译文答案

  《汾沮洳》诗经鉴赏及译文答案 1

  《汾沮洳》

  先秦:佚名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汾沮洳》译文

  在那汾河湾里低湿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水面野菜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是那样英俊无法衡量。他长得那样英俊无法衡量,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水的另一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桑叶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他是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拐弯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泽泻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汾沮洳》注释

  汾:汾水,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西南汇入黄河。沮(jù)洳(rù):水边低湿的地方。

  言:乃。莫:草名。即酸模,又名羊蹄菜。多年生草本,有酸味。

  彼其之子:他那个人。

  度:衡量。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殊异:优异出众。公路:官名。掌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

  桑:桑树叶。

  英:华(花)。

  公行(háng):官名。掌管王公兵车的官吏。

  曲:河道弯曲之处。

  藚(xù):药用植物,即泽泻草。多年生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茎,可作蔬菜。

  公族:公侯家族的人,指贵族子弟。

  《汾沮洳》鉴赏

  《魏风·汾沮洳》全诗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也就是说,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极了”,“美得无法形容”之谓。“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这些是关于男子美貌的描写。诗的最后。以“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美如英,殊异乎公行”、“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作结。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漂亮,而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此诗女主人公不只是对勤劳男子良好形象的赞叹不已,更重要的在于他美得“殊异”乎公路、公行、公族。这个普通的劳动者,和那些高贵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全诗结束,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

  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汾沮洳》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认为因君子勤俭,亲自采莫、采桑,有失体统,故作此诗以刺之。这些说法都是不符合文本语义的。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中首先提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今人多从之。

  《汾沮洳》诗经鉴赏及译文答案 2

  原文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译文

  在那汾河湾里低湿的地方,有个人采摘着酸模野菜忙。你看那个勤劳的人儿啊,美得无法去度量。美得无法去度量,和掌管车驾的公路官太不一样!

  在那汾河的另一边,有个人采摘桑叶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人儿啊,美如鲜花正开放。美如鲜花正开放,和掌管兵车的公行官太不一样!

  在那汾河拐弯的地方,有个人采摘泽泻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人儿啊,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和掌管宗族事务的公族官太不一样!

  鉴赏

  主题思想: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女子赞美情人的诗。诗中的女子在汾水岸边劳动,看到自己的意中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倾慕,对其进行了热情的赞美。女子看重的是男子的人品仪表,而非财产地位,认为他远远胜过那些贵族官员。

  艺术手法

  起兴手法:全诗三章,各以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起兴。“沮洳”“一方”“一曲” 的变换,既显示了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也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说明女子不论何时何地,都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生动地描摹出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

  对比衬托:以 “公路”“公行”“公族” 等达官贵人来衬托女子心中的男子,突出了男子的 “殊异”,展现出这个普通劳动者与高贵官吏的本质区别,虽未对男子进行正面描写,但通过对比烘托,使男子形象如见其人。

  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见的重章叠句、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层层递进。“美无度” 是对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 是对男子仪表的赞美;“美如玉” 是对男子人品的赞美,以 “公路”“公行”“公族” 加以映衬,使 “彼其之子” 的美好形象更加突出。

  后世影响:诗中用对比、烘托等手法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对后世民间文学有很大的影响,如汉魏乐府古辞《陌上桑》中采桑女子夸奖 “夫婿殊” 的一段话,在艺术表现上就和此诗有因袭继承关系。

【《汾沮洳》诗经鉴赏及译文答案】相关文章:

诗经:汾沮洳09-30

诗经汾沮洳全文注释08-03

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11-23

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原文赏析10-14

汾沮洳原文及赏析03-09

汾沮洳原文及赏析09-02

《诗经:燕燕》译文及鉴赏12-04

《关雎》诗经译文、鉴赏及赏析07-05

诗经:简兮译文及鉴赏09-01

《诗经:伯兮》译文及鉴赏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