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容斋随笔·卷九·汉官名》原文及翻译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容斋随笔·卷九·汉官名》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汉官名有不书于《百官表》而因事乃见者。如行冤狱使者,因张敞杀絮舜而见;美俗使者,因何并代严诩而见;河堤使者,因王延世塞决河而见;直指使见,因暴胜之而见。岂非因事置官,事已即罢乎?
译文
汉朝有的官名没有记录在《 百官表》里,而通过有关事件的记载才可以看到。例如“行冤狱使者”,通过张敞杀絮舜的事可以看到;“美俗使者”,通过何并代理严诩为撅川太守的事可以看到;“河堤使者”,通过王延世堵塞黄河决口的事可以看到;“直指使者”,通过暴胜之的事可以看到。这难道不是由于具体事务设置官位,事情结束就撤除吗?
赏析
1. 内容概述
在这一部分中,洪迈详细列举了从西汉到东汉时期出现的各种官职名称,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解释。他不仅关注中央政府机构内的职位设置,如丞相、太尉等高级别官员;同时也涵盖了地方行政体系中的各级职务,比如郡守、县令等。此外,还提到了一些特殊职能部门(如御史台)或临时设立以应对特定情况的官职。
2. 特点分析
全面性:该章节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研究整理,几乎囊括了整个两汉时期所有重要的官职称谓。
准确性: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料支持,确保了信息来源可靠,描述准确无误。
实用性:对于研究者而言,这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汉代官僚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可读性强:尽管主题较为专业,但作者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进行叙述,使得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并产生兴趣。
3. 文化意义
通过阅读《汉官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秩序与规范的重视。汉朝作为封建社会早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长达四百年的统治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管理体系。而这些官职名称背后,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不同职责范围和社会地位的认知。同时,随着时代变迁,某些旧有职位逐渐消失或被新的形式所取代,这也从侧面展示了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
【《容斋随笔·卷九·汉官名》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容斋随笔,卷二.汉采众议》原文及翻译10-17
容斋随笔卷八陶渊明原文阅读及翻译09-17
容斋随笔·卷七·七发的原文及翻译11-19
容斋随笔·卷十二·曹操用人原文附翻译05-14
容斋随笔·卷五·平津侯原文附译文07-18
容斋三笔·卷二·洪迈原文及其翻译02-27
容斋随笔·卷八·韩文公佚事原文附译文11-15
容斋随笔·卷十六·王卫尉原文附译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