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武夷山原文

时间:2025-01-07 10:34:53 思颖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丽的武夷山原文

  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称福建第一名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有关美丽的武夷山的课文原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美丽的武夷山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水道随山峰弯曲回转!

  武夷山山势险峻。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漂行。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内容扩展:《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性散文,主要描绘武夷山的奇山秀水。第一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点出武夷山山水互抱的特点。第二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山,突出山的“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第三段介绍水的特点“清、静”。第四段写游览的方式,可以爬山、可以坐竹筏。四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言优美,采用比喻和整齐的对句,简洁明丽,适于朗读和积累。

  学情分析

  武夷山位于福建、江西两省之间,距离比较遥远,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自一饱眼福。因此,教学中,需要借助音像资料,用鲜明的画面、配以清晰的讲解,再通过朗读,引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进而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本节课是在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完成书写、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发挥想象,体味武夷山入诗入画的美丽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走近武夷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武夷山》(齐读课题)。怎样的武夷山?(再读课题)

  2、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那儿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武夷山奇峰峭拔、碧水丹山的绝胜美景!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风景绝胜的武夷仙境!

  3、现在我们来到了武夷山下那碧水丹山的人间仙境。想马上进山去领略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大饱眼福吗?别着急,现在老师就来发门票,准备好了吗?

  检查词语:山势险峻 造型奇特

  古朴的竹筏 漂行

  环绕 弯曲回转 入诗入画

  二、深入感悟,品味武夷

  大家都拿到门票了,就让我们拿起课文,一起走进武夷山的大门吧。走进课文,你就来到了武夷山;走进课文,你就亲临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走进课文,你就会陶醉在这人间仙境!带上你陶醉的心情,美美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哪里的景色最吸引你,就把那段风景多读几遍!(自读课文)

  说说武夷山的什么最吸引你?(交流板书:山 水)

  (一)感悟武夷的山(第2自然段)

  1、武夷山的山美,美就美在那里的山有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武夷山的山峰。自由读读第二小节,想一想: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

  2、“险”——

  (1)哪座山峰是最有代表性?(“大王峰”)

  (2)你从哪句话读出了“大王峰”的险?(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山高)

  你能读出山的高吗?听了你的朗读,我好想看到了高高的武夷山。

  你还体会到什么?(山陡)

  你能读出山的陡峭吗?听了你的朗读,我好想看到了陡峭的武夷山。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海拔530米的大王峰,仔细观察,它和我们这边的山峰有什么不同?远看它就像一顶官帽,上宽下窄,气势磅礴,到处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狭长的人工开出的石阶盘旋而上,而且是越高越窄、越窄越陡!

  (5)那如果你现在就站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后面是无底的悬崖,面前是陡峭的山壁,你有什么感觉?(畅所欲言)

  这又高又陡的武夷山大王峰,实在让人望而生畏。这就叫“险峻。”

  (6)尽管大王峰山势极为险峻,但前去攀登的人却非常多。你们想不想登上大王峰去一览众山小呢?(齐读句子。)

  3、“奇”——“三十六峰”

  (1)文中有一个词语高度概括了山的“奇”——“造型奇特”(板书:奇)

  (2)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示句: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A、指名读句子。

  B、在他们的朗读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一座座怎样的山峰。你能用语言把这些山峰描绘得更形象吗?

  示: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 )的玉柱,有的像( )的火把,有的像( )的鲜花,有的像( )的竹笋。

  C、这样的山峰你们平时见过吗?怪不得作者说武夷山的山峰——“造型奇特”

  (3)武夷山有三十六峰,这儿只写了几座山峰?还有其他山峰都没有写到,老师觉得这句话中有个标点符号最好改一下,你们觉得怎么样?

  (4)(课件演示其它山峰)其实武夷山的奇秀山峰又何止这些,三十六峰峰峰变幻,峰峦林立,瑰丽多姿,

  现在擦亮你的小眼睛,我们一起去欣赏那些造型奇特的三十六峰。这些山峰还等着你给它们取名呢!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这“造型奇特”的山峰还像什么?(自由说)

  示:三十六峰造型独特,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5)武夷山的山峰可真是——“造型奇特”置身于这云雾缭绕的山峦之中,真是令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

  4、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险峻的大王峰顶,造型奇特的三十六峰尽收眼底,俯瞰四周,峰峦叠嶂,到处绿树掩映,云朵漂浮在你的脚下,山风轻拂在你的耳畔,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此刻的心声。

  (二)、感悟武夷的水(第3自然段)

  1、过渡:武夷山的山是奇特的,是险峻的,是气势宏伟的,在它的旁边,有一条碧绿的彩带,它依恋着山峰转了九个弯,它就是(九曲溪)。(板书:一溪九曲)体会曲,指名读,看九曲溪的平面图.

  2、请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九曲溪又美在什么地方呢?用波浪线勾画出来(自由读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你们觉得武夷山的水美在哪里?(清、静)

  A、清

  (1)示句: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

  (2)武夷山的水清得怎么样?你能读出水的清吗?

  (3)除了溪底的沙石,你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 。(小鱼嬉戏、倒影、水草跳舞)

  (4)这里的溪水可真是——清澈见底,让我们一起读出水的清

  B、静

  (1)示句: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2)这里把平静的水面比作了什么?(一面镜子)读好句子

  (3)读读句子,在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山峰、绿竹)

  除了山峰、绿竹,你还能看到什么?(看见蓝天、白云的倒影、看见绿竹的倒影、看见自己……)

  这个时候你们不仅是在欣赏画面,而且还是在创作画面呢!

  (4)此时,这镜子一样的水面似乎成了一副风景画。这么美的景色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周围的小朋友,告诉老师吗?自己先试一试

  3、多美的一幅风景画!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溪水宛如明镜,两岸青山、绿竹倒映水中,山花、溪水相映成辉,那真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我们一起跟着朗读走进这那美丽的风景画中吧!

  (三)感悟“入诗入画”

  1、武夷山的山——奇、险,武夷山的水——清、静,山山水水相依相伴。

  示第一自然段: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水道随山峰弯曲回转。

  2、到武夷山游览,你可以——爬山,也可以——乘坐竹筏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就是什么?是啊,我们多想马上就置身在这山水之中,多想马上就忘情在这人间仙境!

  3、你们知道武夷山当地最具有特色的游览方式是什么吗?(竹筏)

  乘坐竹筏,抬头可以欣赏造型奇特的山峰,低头可以欣赏又清又静的溪水,侧耳可以倾听溪水欢快的唱歌,伸手可以触摸清凉的水花。乘坐竹筏,还可以欣赏到36峰,72洞和99岩的雄姿呢!想试试吗?就让我们一同坐在古朴的竹筏之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漂行。

  小朋友们,靠在椅子上坐好,双手扶在你前面的桌子上,现在你已经在竹筏上了,千万注意安全哦!闭上眼睛,想象你以前看到了什么。(配乐师范读)

  说说你都看见什么了?指名说。

  4、溪水——,青山——, 带着这种陶醉、带着这种欣喜、带着这种入诗入画的心情,注意这些红色的词,再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听着同学们如情入境的朗读,老师也不禁发出一声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升华情感,导游武夷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赞叹武夷山的美景,“山上看水、水中观山”说的便是“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感受武夷山独特的魅力。

  2、此时此刻,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你最想把心中的哪个词献给它?(自由说)

  3、这可真叫“三十六峰真奇绝、一溪九曲碧涟漪”!(板书)

  4、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放声地赞美这——美丽的武夷山!一起来用心的品味这——美丽的武夷山!一起来动情地赞叹这人间仙境——武夷山!

  5、作业:当一回小导游,向家人介绍这如诗如画的武夷山。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做回小导游,把武夷山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一起喜爱美丽的武夷山。下节课,我们将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玩一个“我当小导游”的游戏。

  《美丽的武夷山》课后反思

  《美丽的武夷山》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语句生动,意境优美。引导学生体会出武夷山山的奇、险、和水的清、静,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特别是画面与语句的有效融合,能使学生较好地体会到文章的美好意韵。

  例如:在教学描写九曲溪漂流的一段课文时,抓住本段的一个关键词“入诗入画”,我是这样说的“在九曲溪上漂流的感觉多么美妙呀,美的呀,就像走进了一首诗,走进了一幅画,这就叫作‘入诗入画’!你能带着这种入诗入画的感觉来读读这一段课文吗?”

  2、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自始至终紧扣文本的一词一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例如:课文的第二小节把武夷山山峰的山势险峻和造型奇特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我围绕“山势险峻”和“造型奇特”这两个关键词来谈。再围绕一个“最”字,理解大王峰是最险的,比其他的山峰都险!更要知道险的不仅仅是大王峰,其他的山峰也很险,一个小小的字眼就将整个小节的三句话贯穿了起来。

  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教学过渡语和评价语的设计。

  例如:在学生读描写山峰的句子时,我是这样说的“大家的朗读仿佛将那一座座险峻奇特的山峰带到了老师眼前!”在学生读描写溪水的句子时,我是这样说的“听出来了,这溪水真清呀,老师好象真的从水底看见了活泼的小鱼和可爱的螃蟹!”

  4、一堂语文课,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同时也不能忽略人文的熏陶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很美,但是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怎样启发孩子的理解与想象是关键。

  这篇课文的重点在2、3自然段,我先抛出问题:武夷山的什么最美?学生答道山和水,那么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从文中找到了“造型奇特、山势险峻”。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些特点呢?前者用横线勾画,后者用波浪线勾画。这是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找答案,进而总结归纳出这个自然段的大意,虽然二年级还不要求开阔段落大意,但是对于这种浅显易懂的内容,学生是能够说出来的。

  4自然段主要在写水,那么水有哪些特点?学生勾出了“很清、很静”,而且说出了“清澈见底”这个词语,在水中能看到什么?除了沙石,还有鱼虾、水草等等。在分析为什么溪水叫做“九曲溪”时,学生知道从意思去判断“曲”的读音应该是一声,这些都是用以往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山美、水美,美景都在课文中,只要留心去找,就能轻轻松松的读出这番美景,从而体会到青山绿水给人们带来的“入诗入画”的感觉。在课文中找相关信息也是指导学生完成阅读题的好办法,勾勾划划学语文,轻轻松松解意境,再加上合理的想象,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便映入了孩子们的心田。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教材分析:

  《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第一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点出武夷山山水互抱的特点。第二段主要介绍武夷山的山,突出山的"造型奇特","山势险峻".第三段介绍水的特点"清,静".第四段写游览的方式,可以爬山,可以坐竹筏。四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言优美,采用比喻和整齐的对句,简洁明丽,适于朗读和积累。

  学情分析:

  武夷山位于福建,江西两省之间,距离孩子的生活实际来说比较遥远,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自一饱眼福。因此,教学中,需要借助音像资料,用鲜明的画面,配以清晰的讲解,再通过朗读,引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进而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本节课是在第一课时学习部分生字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赏读。

  2.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读通,读顺,读好课文。能够了解武夷山的位置与风光特点。

  2.能通过想象,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特点,体会"入诗入画"的感觉。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课文内容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美丽的武夷山》(板书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奇山秀水,风景绝胜的武夷仙境!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说说你对武夷山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交流)

  3.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赞叹武夷山的美景,"山上看水,水中观山"说的便是"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同学们,想去武夷山大饱眼福吗 想现在就去领略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吗

  4.好,走进课文,你就来到了武夷山;走进课文,你就亲临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走进课文,你就会陶醉在这人间仙境!带上你陶醉的心情,美美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哪里的景色最吸引你,把那段风景多读几遍!(自读课文)

  二,深入感悟

  说说哪处风景最吸引你

  1.感悟第2自然段:

  (1)"大王峰"

  用一个字说怎么样 (险)

  你从哪句话读出了"大王峰"的险 (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海拔530米的大王峰,仔细观察,它和我们这边的山峰有什么不同 提高观察,得出大王峰上宽下窄,到处是悬崖峭壁,若是没有一条狭长的人工开出的石阶盘旋而上,人们就无法到达大王峰的山顶。

  你说大王峰险不险 登上大王峰难不难 想不想登上大王峰去一览众山小呢 (指导朗读)

  (2)"三十六峰"

  现在我们就站在大王峰巅,俯瞰四周,三十六峰尽收眼底(板书:三十六峰)

  你是怎样理解"造型奇特"这个词 (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板书:奇)

  (课件演示其它山峰)其实武夷山的奇秀山峰又何止这些,三十六峰峰峰变幻,峰峦林立,瑰丽多姿,置身于这云雾缭绕的山峦之中,真是令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

  说一说这"造型奇特"的山峰还像什么 (自由说)

  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险峻的大王峰顶,造型奇特的三十六峰尽收眼底,俯瞰四周,峰峦叠嶂,到处绿树掩映,云朵漂浮在你的脚下,山峰轻拂在你的耳畔,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引导情境朗读第2段,体会山的造型奇特,山势险峻。)

  2,感悟第3自然段:

  还有哪一处风景吸引了你 (板书:一溪九曲)

  (出示图片)你来看这溪水怎么样 (清,静)

  看屏幕,齐读,再读,一边想象一边再来轻轻地读——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自由想象溪水的轻,静)

  多美的一幅风景画!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溪水宛如明镜,两岸青山,绿竹倒映水中,山花,溪水相映成辉,那真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指名指导朗读)

  3,感悟第4自然段;

  看到此情此景,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就是什么 是啊,我们多想马上就置身在这山水之中,多想马上就忘情在这人间仙境!就让我们一同坐在古朴的竹筏之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漂行。溪水——,青山—— ,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注意这些红色的词,再读——,闭上眼睛,(配乐师范读)你都看到了什么

  带着这种陶醉,带着这种欣喜,带着这种入诗入画的心情,再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听着同学们如情入境的朗读,老师也不禁发出一声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升华情感

  此时此刻,很多同学都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恨不得马山就能目睹武夷山的绝胜美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陶醉,用心去品味美丽的武夷山!(播放武夷山风光片)

  此时此刻,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你最想把心中的哪个词献给它 (自由说)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放声地赞美这——美丽的武夷山!一起来用心的品味这——美丽的武夷山!一起来动情地感叹这人间仙境——武夷山!

  回到家里,朱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个小导游,把武夷山美丽的景色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四,学习生字

  时间也不早了,生字宝宝还在等着我们呢!

  读生字。

  上节课我们学了六个字,这两个是这节课我们要写的生字。出示:福,幅,静

  你能想办法记住它吗 这个福字谁来记

  是的,看老师把它写在田字格中。福左边是是视字旁,写得稍窄一些,右边上面是一横,一个口,口写扁些,下面一个田,右边部分写略宽一些。

  这个幅字你怎么记

  是这两个福,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而且他们的右边也相同。

  这个静字比较难写,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再来写写。静左边一个青,这一笔,一撇改为一竖,右边一个争,中间一横写得略长一些。

  播放音乐,学生练写。

  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课前:

  教学之前,循环播放一组武夷山风光的图片,并伴有柔美的音乐,创设教学的情境。为学习新课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 气氛。把鼠标移至右下角,出现十字,点击可随时退出,进入教学界面。

  课堂教学:

  一,从说说哪处风景最吸引你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任意进入第二或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点击"第二自然段",进入第2自然段教学:

  学生对枯燥的讲解是不感兴趣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把形,音,色,光融为一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就能从很大程度上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出一种积极探求问题的学习情境。

  (1)抓住" 险""一直" 把字体变红,扣住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大王峰的险。

  借助图片进一步感受大王峰的险和登石阶的险。

  (2)扣住"造型奇特 ",把字体变红,扣住重点,感受山峰形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抓住"玉柱" "火把", "鲜花", "竹笋" 把字体变红,扣住重点,引导想像山峰的样子,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句子。进一步感受山峰的造型非常奇特。

  借助多媒体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观看其他山峰的奇特,发挥想像,训练说话"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引导情境朗读第2段,体会山的造型奇特,山势险峻。把鼠标移至第2自然段右下角,出现十字,点击可退出该段的教学。

  2,点击"第三自然段",进入第3自然段教学:

  抓住"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突出重点,并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如情入境。

  抓住"静","像一面镜子" 突出重点,并演示水静图片。通过想象,借助图片引导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意境。

  引导情境朗读第3段,体会水的清静。把鼠标移至第3自然段右下角,出现十字,点击可退出该段的教学。

  3,鼠标点击"第四自然段",进入第4自然段教学:

  扣住"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引导学生如情入境展开想象。并借助音乐渲染,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三,升华情感

  点击"武夷风光",播放武夷山风光片,进一步感受人间仙境武夷山的美丽。唤起学生进一步区探究文本的兴趣,升华学生的情感。

  四,学习生字

  点击"生字教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识写生字,自主探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篇写景的美文,语句生动,意境优美。引导学生体会出武夷山的奇,险,清,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结合生动的图象画面,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优美情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体味,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展现独特心理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重点段落,通过充分的阅读,反复体会,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美的环境激发美的心理感受。教师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通过画面,音乐,范读,营造出和谐优美的氛围,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之中,特别是画面与语句的有效融合,产生入诗入画的意境,使学生较好地体会到文章的美好意韵。读的充分,品的细致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范读,齐读,重点读,自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多样。读赏结合,读评结合,读思结合,读说结合,层层深入。

【美丽的武夷山原文】相关文章:

美丽的武夷山原文课文08-14

《游武夷山》原文03-01

武夷山中原文及赏析04-04

美丽的武夷山说课稿07-23

美丽的武夷山作文01-16

美丽的武夷山作文08-14

武夷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03-12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06-03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设计10-01

《美丽的武夷山》教学反思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