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者,燕人也》原文以及参考译文

时间:2025-02-20 18:04:52 诗琳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蔡泽者,燕人也》原文以及参考译文

  上学期间,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蔡泽者,燕人也》原文以及参考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参考译文】

  蔡泽,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长揖之礼而不下拜,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真有这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假使像商君、吴起、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所在,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么?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成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

  过后几天,范雎上朝,把蔡泽的情况向秦昭王作了禀报。秦昭王召见蔡泽,同他谈话,大为喜悦,授予他客卿之位。范雎于是托言有病情昭王允话他归还相印。秦召王新宠蔡泽,于是授予蔡泽宰相之位,并在他的辅佐下灭了东周。蔡泽做秦相几个月后,有人说他的坏话,中伤他,蔡泽害怕被杀,于是就托言有病归还相印,秦昭王封他为纲成君。在秦国十多年,奉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蔡泽作为秦国使者出使燕国,在燕国三年,就让太子丹被送入秦国当了人质。

  太史公评论说: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说的真对啊。蔡泽等世上的一切辩士,虽然游说诸侯,但(大都是)到了头白也没有入仕的机会。这并非他们的计策拙劣,而是因为游说的力度不大。等到入秦作客,取得卿相之位,功垂天下的原因,是(游说力度)强弱形势本来就不一样,凭藉不同罢了。辩士也有偶然遇到好机会的,天下有很多像蔡泽一样的贤能之人,却没有遇到好机会,所以就不能尽展他们的才能,(这样的事)又哪能一一数得尽呢!然而,蔡泽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激励自奋呢!

  赏析

  人物形象鲜明:

  蔡泽:他出身低微,但胸怀大志,不屈不挠。在游学过程中,尽管屡遭挫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凭借智慧和辩才在秦国获得了高位。他的形象塑造得生动而立体,展现了一个不屈不挠、勇于追求梦想的人物形象。

  范雎:作为秦国的现任相国,他起初对蔡泽的挑衅感到不满,但在听完蔡泽的辩论后,他表现出了大度和赏识,最终引荐蔡泽给秦昭王。范雎的形象也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胸襟。

  情节跌宕起伏:

  段落中的情节安排得紧凑而富有张力。从蔡泽的游学经历到他被赵国驱逐、韩魏途中遭抢劫,再到他来到秦国激怒范雎、与范雎辩论、获得秦相之位,整个情节发展充满了起伏和转折,引人入胜。

  语言生动传神:

  司马迁在描写蔡泽和范雎的对话时,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如蔡泽的辩论部分,他通过对比商君、吴起、大夫种等人的命运,阐述了自己对于功名和性命的看法,逻辑清晰、言辞犀利,展现了蔡泽的辩才和智慧。

  主题深刻:

  该段落通过蔡泽的故事,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即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君主应如何识别和任用人才。蔡泽作为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才,最终能够在秦国获得高位,这得益于他自身的才华和努力,也得益于秦昭王的赏识和任用。这反映了司马迁对于人才和君主用人之道的深刻思考。

【《蔡泽者,燕人也》原文以及参考译文】相关文章:

蔡泽者,燕人也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7-21

《管晏列传》原文以及参考译文11-01

《寄人》的原文、译文以及鉴赏04-19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原文及译文03-22

《史记·蔡泽传》原文及翻译12-21

《史记·蔡泽传》的阅读答案和译文11-19

岳阳楼记原文以及参考译文07-19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译文12-23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译文06-05

《师说》原文以及译文赏析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