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10 13:08:10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研究工作计划模板汇编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研究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研究工作计划模板汇编5篇

研究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数字化

  1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

  1.1深刻理解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继而革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技术。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迎合了国家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对自身工作形成清醒与全面的认识。

  1.2规范管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依照规范流程管理工作计划,构建相匹配的管理系统,体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为保持良好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适时引入新设备与技术,实时维护设备系统,充分利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在规范化管理之下,提高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可靠性、真实度。此外,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案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最终获得良好的农村计划生育信息管理效果[1]。

  1.3提升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设备与人才水平

  专门培训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人才,改进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存在的新问题。同时,提升硬件设备质量。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高效开展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构建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例如,因为软件技术的更新,使得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具备了检索系统与信息存储工具。

  2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分析

  2.1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的虚拟化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虚拟化,借助虚拟资源合理的构建,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与一些公共信息平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其智能检索技术可快速检索档案。将加密技术应用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安全性中,简化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安全性,更为便捷,符合农村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对保密的要求,同时优化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防护手段。另外,数据归档更加简洁,清晰直观地呈现用户信息,提升了档案服务质量。这促使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健全了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体系,为未来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的情报管理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的情报管理,运用新的信息模式,构建相匹配的数据树,并使用二进制代码,在计算机中集中处置档案信息与数据。此外,有效使用先进的数码技术,确保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较高的可视性与安全性。借助计算机网络咨询与实时浏览等的应用,实时更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借助互联网,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分享出去。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存储容量与文档管理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档案情报管理工作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确保档案的规范与真实,以提升档案实用性,最终确保档案分类、材料与资源准确无误。

  3结语

  处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我们不断创新理论,强化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数字化构建。档案管理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管理档案,精简档案材料,丰富档案内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推进规范化与网络化建设,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2]。

  作者:连永鹏 单位:通化县大泉源乡政府

  参考文献:

  [1]李忠平.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xx(24):192.

  [2]王建国.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xx(19):57-58.

研究工作计划 篇2

  为了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通过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实现教材体系的指导思想,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促进我校小学高年级学生利用数形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实施要求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现状。

  (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对策。

  (二)研究内容

  (1)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现状调查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情况分析。

  (2)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对策的研究。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教学问题,探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数形结合思想在四年级 “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五年级“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探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同时,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途径。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调查分析学校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大致情况,以及学生在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行动研究法:研究本课题的主要方法。将有关“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再应用于实践,是教师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并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调整、补充、完善。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研究活动中的实施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阶段成果和最终的成果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上升为经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一年。共分三个阶段:

  本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

  1.组建课题组,商议研究计划;

  2.课题教师查找有关实验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寻找理论依据。同时,学校组织讨论、分析有关数学教学中与学生数形结合培养有关的素材及因素,发掘已有的教学中学生数形结合培养的经验,收集、提炼第一手资料,提高自身的意识;

  3.撰写研究和实施方案,组内分工,明确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4月)

  1.实施课题研究,促使研究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有系统的认识,明确其地位及作用;

  2.对学生进行研究前的摸底调查,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现状等进行调查,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3.根据初期方案和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全面认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挖掘教材中蕴含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内容,分析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功能。

  4.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教学问题,探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形成优秀案例。

  数形结合思想在四年级“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五年级“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5.在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内容与方法过程中,作出准确、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6.进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和归纳。

  7.在前期探究的基础上,探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同时,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途径。

  8.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数学课堂中做有心人,积累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第三阶段:成果形成阶段 (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

  1.分析与处理有关的数据,整理课题研究的各类成果材料,撰写论文,完成研究报告;

  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整理前期资料,制定了《学期研究计划》。

  五月份、六月份

  课题组成员针对前一阶段的问卷调查、分析,进行课堂实践研究,整理出优秀案例及反思。

  八月份

  利用假期时间,各自进行理论学习,充实课题研究,完善下一步研究方案。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成果,完成了《学期工作总结》。

  总之,本学期课题组将在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在小学高年级“数与代数”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教育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使数学学科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研究工作计划 篇3

  一、现状分析。

  (一)成绩。

  教师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比较规范,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逐渐形成。教师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教育方法基本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二)不足。

  教师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育质量,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常规培养和家长工作要切实抓好。各项计划、记录、资料应认真整理保存。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通过相互观摩、点评、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基本功。在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业务素质,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研活动内容。

  (一)学习提高。

  1、个人阅读书籍、查找资料、上网学习(经验论文、专题研究、教学方法、活动方案、保育常识等)。

  2、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如:结对听课、资源共享。

  3、经常性分组(上、下午班两组)交流所学内容及体会。每月集体汇报交流一次自学收获。

  (二)教学探索。

  1、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确定个人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2、开展说课活动。在集体学习《说课说什么》的基础上,每人说一节教学活动,共同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3、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并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我们要经常对自己的教案、教学过程反复推敲,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6月中旬,每人交2篇教学反思的文章。

  4、发挥本园优势,关注幼小衔接。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寻求使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的途径。

  (三)积累材料。

  1、听课记录:教学活动、环境布置、活动设计、周(月)计划、玩具、教具等都应有记录。

  2、个人的优秀教案、主题设计、教育经验、学习笔记要及时保存。

  四、每月工作重点:

  (一)3月:

  1、学习《纲要》、单元主题活动与项目活动的设计。

  2、确定教研专题。

  (二)4月:

  1、集体备课。

  2、分组互评半日活动。

  (三)5月:

  1、集体说课。

  2、学习《幼儿园课程》。

  (四)6月:

  1、学习《幼儿的心理发展》。

  2、上交论文、案例、总结。

  (五)7月:

  1、总结经验。

  2、讨论下学年工作重点。

研究工作计划 篇4

  一、研究分工:

  课题负责人:张希营杨柏柱

  课题主持人:胡新岭

  课题实施人:石海峰

  实验班班主任:鲁金民

  实验教师:

  鲁金民、王艳说、庄雪艳、沈鸿雁、王相连、张倩倩、

  葛振玲、车丽

  材料组:

  刘青国、石立功、高海威、王志华

  二、研究措施: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教师到科研先进单位学习、交流研究经验。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研究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4、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三、本学期的主要研究目标:

  1、完成学校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完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学习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3、完成的信息反馈的统计与分析。

  4、研究如何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出一本。

  5、开展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活动,学习、交流、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方法与技巧,使用专用备课,形成模式和特色。

  6、开展个案研究。选择部分优生和学困生作为采访对象,搞好个案写作。

  7、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行为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行为策略研究.

  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环境的积极创建策略研究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

  学校外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优化育人环境研究。

  合作学习、互助辅导、自主学习及小组捆绑式评价模式研究。

研究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努力提高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转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能有效的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2:促进边远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有效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形成一套适合边远农村数学教师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为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的课堂教学服务。

  三:方法措施

  1:学习《新课程标准》等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搜集相关信息、获取一些有效组织教学的理性认识,提高研究水平。

  2:通过学习、实验、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注重成果的转化。

  3:落实好课题研究与平时组内教研的结合,对怎样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组织进行探讨以及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相互交流意见。

  4:认真上好每一节研究课,对每一节研究课的教学组织的有效性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5:做好阶段性研究以及总结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完成课题实施计划

  10月份:1、理论学习2、搜集相关信息材料

  11月份:1、上研究课2、书写案例反思

  12月份:上交研究总结

  1—2 月份:学习相关理论材料

  3—4月份:1、上研究课,评议2、、撰写教学论文

  5—6月份:1、上研究课,评议2、上交研究总结

  7—8月份:学习相关理论材料并反思。

【研究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02-04

研究工作计划04-24

德育研究工作计划08-22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2-30

关于德育研究的工作计划04-13

实践研究工作计划12-06

校本研究工作计划11-23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04-16

德育研究教师工作计划04-14

德育研究学年工作计划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