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纪要公文写作技巧-会议纪要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会议纪要写作技巧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会议纪要在处理事务上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那么拟定会议纪要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会议纪要写作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会议纪要写作技巧:
1、明确会议宗旨,突出中心。
一次工作会议,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写会议纪要时,必须抓住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纪要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同时,一次工作会议,在具体讨论中必然会产生几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这些意见都纳入会议纪要,而应根据会议的宗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集中反映符合会议中心要求的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少数人正确的意见。对反映会议中心议题的正确意见,可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决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对有分歧的意见,如属研讨性质的会议可写进会议纪要中去。
2、讲究用语,注意条理。
要按照会议纪要的不同用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语。上报的会议纪要,就应使用对上的语气,如“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会议考虑”等;下发的会议纪要,则可用“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
同时要注意条理化、理论化。这是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一个主要区别。会议记录一般要把每个人的发言尽量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会议纪要则需要有一个对会议讨论意见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条理化、理论化的过程。所谓条理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分类归纳,层次清晰;所谓理论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尽力给予理论上的概括,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当然条理化、理论化,并不是脱离会议实际,搞虚假的“粉饰”和“拔高”。
3、忠实于会议精神,做好记录。
会议记录必然要依据会议的实际内容,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减或更改内容,不能添枝加叶。在写作当中,感到有的地方必须有所增减时,要经主要领导同意,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会议记录是产生会议纪要的基础,也是整理会议纪要的原始性主要素材之一。只有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才有利于会议纪要的整理,并保证纪要的质量,做到准确无误。
会议纪要的写作方法
1.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和传达会议基本情况或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等内容的规定性公文。
会议纪要具有指导性、纪实性、概括性的效果。
2.会议纪要的分类
就性质可分为办公室会议纪要和专项会议纪要;就表述形式可分为决议式纪要,概述式纪要和记录式纪要;
根据内容可分为决议性纪要和综合性纪要。
3.会议纪要的结构
分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
(1)标题。会议纪要的标题一般由会议名称和文种两项构成。
(2)正文。包括前言、主体、结尾三项内容。
前言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主持人、会期、形式等组织情况,说明主要议题,然后用“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主体是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主要反映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地概述清楚。
结尾即会议纪要的结束语,一般是向收文单位提出希望和要求,有的会议纪要没有结尾部分,主体内容写完,全文就结束。
(3)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署名只用于办公室会议纪要,署上召开会议的领导机关的全称,下面写上成文的年、月、日期,加盖公章,一般会议纪要不署名,只写成文时间,加盖公章。
会议纪要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会前准备:打好基础
1. 明确会议核心信息
提前掌握会议的主题、议程、参会人员(姓名、职务)、时间、地点,在纪要开头清晰列出,方便读者快速了解会议基本框架。
示例:
会议主题: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目标调整会议
参会人员:总经理张XX、销售部李XX、市场部王XX(共8人)
会议时间:2024年7月15日9:00-11:30
会议地点:公司第一会议室
2. 准备记录工具
除纸笔外,可使用录音设备(需提前征得同意)辅助记录,避免遗漏关键信息;也可提前制作“会议纪要模板”,按“议题—发言要点—决议”分栏,提高记录效率。
二、会中记录:抓住重点
1. 聚焦“三要素”
记录时围绕以下核心内容,避免流水账:
讨论的核心问题:每个议题的争议点、分歧点是什么?
关键发言:领导的指示、部门的意见、专家的建议(优先记录具体观点,而非客套话)。
达成的决议:包括待办事项、责任部门/人、完成时间、验收标准。
示例:
议题:关于开拓华南市场的方案
发言要点:
销售部李XX:建议先调研广州、深圳消费群体偏好,10月前完成报告。
市场部王XX:反对盲目扩张,需先评估现有团队承载力。
决议:
责任部门:销售部+市场部(联合)
任务:8月30日前完成华南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9月5日提交评审。
2. 区分“事实”与“观点”
对参会者的发言,明确标注“事实陈述”(如“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5%”)和“个人观点”(如“建议增加线上推广预算”),避免混淆。
三、会后整理:规范成文
1. 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按“会议概况—议题讨论—决议事项—其他补充”的逻辑组织内容,每个议题单独成段或分点,使用序号(一、二、三)+小标题划分层次,方便查阅。
示例:
一、会议概况(略)
二、主要议题及讨论情况
(一)关于产品迭代进度
1. 技术部汇报:原定9月上线的新功能因芯片供应延迟,可能推迟至10月。
2. 参会人员讨论:……
(二)关于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
三、决议事项(列表呈现,一目了然)
2. 语言简洁,去“口语化”
去掉发言中的冗余词汇(如“嗯”“大概”“我觉得吧”),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
口语:“张总说,这个事儿得销售部先拿出方案,月底前给我就行。”
书面:“张总指示:由销售部牵头制定方案,于7月31日前提交。”
3. 明确“待办事项”,突出可执行性
对决议中的任务,用“谁(责任方)+做什么(具体事项)+何时完成+如何衡量”的格式记录,避免模糊表述。
反例: “各部门做好成本控制。”
正例: “财务部:8月20日前完成各部门成本核算细则,明确超支预警阈值,报总经理审批。”
4. 核对细节,确保准确
人名、职务、数据、时间等关键信息必须反复核对,避免错别字(如“截止”vs“截至”)。
对有争议但未达成共识的内容,需注明“暂未决议,待下次会议讨论”,不擅自替会议下结论。
四、格式规范:符合文书要求
1. 标题:简明扼要,体现会议核心(如“关于XX项目启动会议的纪要”“XX部门周例会纪要”)。
2. 落款:注明“记录人:XXX”“审核人:XXX”及成文日期,重要会议需参会人员签字确认(或注明“与会人员均同意本纪要内容”)。
3. 分发范围:明确纪要抄送的部门/人员(如“抄报:总经理;抄送: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
五、注意事项
- 及时性:会议结束后24-48小时内完成纪要,避免因记忆模糊导致信息偏差。
- 保密性:涉及商业机密、敏感信息的纪要,标注“内部机密”,控制分发范围。
- 存档规范:按会议时间或议题分类存档,电子版命名清晰(如“20240715-销售会议纪要”),方便后续追溯。
【会议纪要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会议纪要公文写作技巧-会议纪要10-20
会议纪要的特点-会议纪要08-08
项目 会议纪要-会议纪要11-21
懂事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格式09-09
常规会议纪要的格式-会议纪要09-20
班组质量会议纪要-会议纪要09-17
验收会议纪要范文-会议纪要08-07
安全会议纪要-会议纪要08-22
变更会议纪要-会议纪要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