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21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姓氏的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姓氏的研究报告 1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读了一本百家姓,发现里面的姓氏十分有特色。一次,我们听老师说起,姓氏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们几个好奇心强的同学就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向姓氏这个神秘的文化进军,开始了我们的姓氏学习之旅。
二.调查途径
1阅读书籍.报刊
2.上网浏览
3.询问相关人员
三.整理资料
xx
四.结论
1.经过调查我们知道许多关于姓氏的资料,比如世界上一共有两万三千多个姓,中国共有四千一百多个姓等等信息,让我们对姓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2.经过调查,我们将姓氏归化了三类:“一字姓”“复姓”“多字姓”。姓氏的名称很奇怪,有姓赖的,有姓龙的`,更有趣的是,还有姓钱的!还有竟然姓“阎王爷”的阎的,令人捧腹大笑。历,李.王.赵为三大姓,我们为中国姓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姓氏独有的特色,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对姓氏展开一次调查,开始你的姓氏学习之旅。我们小组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有趣的姓氏。
姓氏的研究报告 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学的姓氏各有不同,有多有少,我们想要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和故事,我因此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
2.了解关于此姓的故事
3.了解此姓的分布情况
4.问自己的长辈、查祖籍
三、调查资料的整理
朱姓的来源:
朱姓成于西周,以国名为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姓。后邾国被灭,邾国贵族为了逃亡,为了不忘祖国,去了耳字旁,改姓朱。20xx年朱姓人口为1500多万。
四、结论
起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以赤心木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后代以朱为姓氏。
有诸多姓氏如曹、子、姬、祁姓都因历史原因而改朱姓。
朱姓在历也出了许多名人,如理学大家朱熹,散文家朱自清,革命大将朱德元帅,都在历青史留名。
姓氏的研究报告 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历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历史名人
有皇帝王莽,有书法家王羲之,又是诗人王维,还有的政治家王安石……
2、现状
据统计,20xx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历,王姓名人辈出。有皇帝王莽,有的书法家王羲之,有诗人王维和王昌龄,歌舞家王昭君还有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2、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姓氏的研究报告 4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说,姓氏也是一种汉字的形式,今天我就来查查我的姓氏“苏”。“苏”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苏的名人有哪些?“苏”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苏”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借阅书籍。
2、网络查找。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今河南许昌东)。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中有苏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等郡地,其中有改汉姓苏的。
回族苏姓起源: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
2、历史名人
苏秦,建合纵联盟,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苏洵,擅长于散文、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苏轼苏辙,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本善,抗日名将,曾任浙江保安部队第三纵队中将司令……
3、现状
苏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一位大姓。在两广地区和华北地区比较常见。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苏姓人群大约占了0.47%。即每一10000个中国人中姓苏的人至少在47个。总人口大约在564余万。
四、研究结论
1、“苏”姓的来源有三: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出自古代少数民族;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
2、历史上,“苏”的名人不多。有策略家苏秦,持节不屈的`苏武,文笔甚好的“三苏”父子……
3、20xx年苏姓是排名四十一位的大姓,从人口大约在564万。
姓氏的研究报告 5
一、写调查方法
二、写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三、写结论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姓和氏的区别:
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2、以国名为姓氏。
3、以邑名为姓氏。
4、以乡、亭名为氏。
5、以居住地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姓氏的研究报告 6
“高”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对于它的演变过程及现状,我展开了以下调查:
一、提出问题:
1、“高姓”来源
2、姓“高”的名人
3、“高姓”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为了查阅资料,我请教了UC浏览器、百度大哥、书籍老奶奶、资料大叔。
三、具体研究结果
1、高姓来源:
相传古代神农氏第六十三世孙孙傒,因封地为高邑故改名为高一;北齐时部分将臣因立功被赐“高”姓;隋唐时部分复姓少数民族因附属或者臣服而改姓高,比如高阳氏、高俊氏等;
2、高姓名人:
战国时期高渐离,曾参与刺杀嬴政被人熟知;唐代骚人高适擅长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北宋名将高琼骁勇善战,其人及后世被称为高家军;清代文学家高鹗,续写红楼梦,将经典延续;现代化学家高士其,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根据20xx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高姓人口数量全国排名第15,这排名相当可观啊!
四、结论
1、高姓是由古代神农氏姜姓逐渐演变而来,部分少数民族或者将臣被改姓高,也为后来高姓人口的增长做好了铺垫。
2、每朝每代高姓名人、伟人都层出不穷,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从人口数量来看,高姓虽不是姓氏之大户,但也具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可喜可贺呀!
看着自己的“高”姓,通过这次研究,内心颇为激动,我对自己的姓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要将“高”姓的文化传承,努力学习,以后也要为国争光。
姓氏的研究报告 7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四个人都姓赵,我听爸爸说我们赵氏以前是一个大家族,所以我想查一查姓赵的历史,做一份研究报告,并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赵姓的资料,以后为赵氏争光。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百家姓》
2、搜集关于赵姓历史名人
3、统计人数
4、调查血型
我查阅了《百家姓》,发现姓赵是众姓之首,第一个姓氏就是赵。我又查了查才知道,编写《百家姓》的时候是是宋代,当时的'皇帝就姓赵,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重,便把赵姓设为众姓之首了。
三、结论
1、我由此得出了结论,在我们赵姓的长河中,是人才辈出,星光璀璨。
2、我们赵姓在1000个中国人中最少有23个姓赵的。
3、我们赵氏人中O型血的人最多,AB型血的人最少。
姓氏的研究报告 8
一.问题提出
因为我姓王于是我决定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王姓来源。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王姓的分布情况和人口数量。
3.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王姓的历史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广,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
2.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有出自虞舜妫姓,有出自商朝子姓,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周文王姬昌第15子毕公高的后裔,本来就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北)等地。
姓氏的研究报告 9
一、问题的提出
我看过课本上关于李姓的调查报告以后,对姓氏感了兴趣,想知道“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于是,我决定对张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浏览。
2、询问家长。
3、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张姓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历史名人
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飞: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择端北宋画家,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大千:著名画家。
现状
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是当今中国第三大姓。
四、研究结论
1、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现代国画家张大千、清代词画家张子祥、宋代诗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
2、张姓出自皇帝之后代挥。得姓始祖:张挥。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他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了启发,发明了弓。于是黄帝封挥为制造弓的官叫“弓正。”
3、张姓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据统计,张姓人口数量已接近一亿。
姓氏的研究报告 10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的变化,很值得让人研究。“刘”姓是怎么来的?历有哪些名人姓“刘”。现在“刘”姓有多少人?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了解“刘”姓名人以及来源和人口。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
“刘”姓历史名人,刘氏始祖刘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照烈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南朝宋武帝刘裕、唐代诗人刘禹锡等等。
人口数量:据统计“刘”姓的人数大概在几千万。是百家姓前几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讨论:
1.我国“刘”姓历史悠久。传说大汉刘累其子孙以字命氏,称他刘氏。
2.我国“刘”姓人才辈出。有心胸广大的刘备,大败项羽的`刘邦以及在位41年的刘禅。其中我最欣赏刘备,他重视人才、心胸广大、慈善、沉着、冷静。很有领导的风范。他麾下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刘”姓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希望冲击中国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
姓氏的研究报告 1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姓田,我也姓田。于是我想了解一下田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田姓在人口的数量排位。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田姓的来源:妫姓,田姓出自妫姓,为妫满之后。陈国灭亡后,陈胡宫后裔陈完逃到齐国,后以田为氏,得姓始祖为陈后完。
田姓的`历史名人:田穰苴。
1、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
2、田单。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齐国远房宗室。
3、田齐桓公。
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
4、田横。
齐王田荣的弟弟,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徒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
5、田锡田。
清代书法家,好收藏金石文字,著有《书学偶录》。
6、田文镜。
汉军正黄旗人,清代大臣,为雍正之心腹。雍正即位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河南总督、兵部尚书,后又兼领山东,称河东总督。
7、田兴恕。
清代将领。行伍出身,因镇压太平军、贵州苗民起义,而历任青州镇总兵、贵州提督、贵州巡抚、钦差大臣等职。
田姓的现状: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贵州四省,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湖北,这五省又集中了29%的田姓人口。河北为当代田姓第一大省,居住了田姓总人口的11%。
全国形成了以河北、贵州为中心的中原冀豫鲁、川湘两个田姓高聚集区域。在600年期间,田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回迁的流动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四、研究结论
田姓源头众多,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出自妫姓的一枝,妫姓相传是舜的后裔,武王灭商后,妫姓中的妫满被封为陈侯,称陈胡公,后裔姓陈。春秋时,陈历公之子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恒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姓,改称田氏,陈完成为田姓始祖。历史上,外族因种种原因改姓为田也是田姓来源之一。
姓氏的研究报告 1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张”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网上搜查
2、查看书籍
3、请教他人
4、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张”字的来源: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历史名人:
1、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张飞(165年-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现状: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四、研究结论
1、“张”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2、姓“张”的名人有:张仪、张良、张角、张衡、张飞、张自忠、张天佑……
3、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排名第二的是“王”,排名第三的就是“张”了。
姓氏的研究报告 1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姓的同学不少.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阅《百家姓》发现许多有关姓氏的故事.于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了这次姓氏之旅.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百家姓》等记载着古人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报刊,上网查找浏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姓氏来源和历史上的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本小组成员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便捷的途径,搜集本小组成员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报刊
黄姓的来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
姓氏的研究报告 14
一、问题的提出
关姓的由来一直很神秘,但是百家姓中有“关”这个姓氏。我自己也姓关,所以特别想知道关姓的由来以及姓关的名人。这样我对关心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使用手机查找资料。
三、资料整理
关氏分为满族关氏和汉族关氏。满族关氏,原来是清朝的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在八旗中属于镶黄旗。而汉族的关氏则是夏朝大臣关龙逢的后代。汉族的关姓普遍比满族关姓较多。
关氏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夏朝的大臣关龙逢,也是汉族关姓的`祖先。比如三国武将关羽,以及天罡星的大刀关胜。还有元末的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是元朝前期的剧,文坛领袖是元杂剧的主要契机人。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为元代四大悲剧。关汉卿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四、研究结论
1、关氏分为汉族关姓和满族关姓,汉族关姓是关龙逢的后代,满族关姓是由清朝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
2、关氏也有很多名人比如武将关羽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还有身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这些人都被中国的建设以及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截止到xx年关氏一共150万余人。
姓氏的研究报告 15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的老家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都姓“陈”。但是我发现在我们班上姓“陈”只占百分之十不到。这让我好奇,“陈”姓是怎么来的.?历姓“陈”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全国的“陈”姓排名多少?“陈”姓人员主要分布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一)来源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周武王追封妫满于陈国。
后陈国内乱,其后代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
妫满在陈国死,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3、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4、南北朝时,鲜卑族候莫陈氏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称陈氏。
5、出自白永贵之后。
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有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二)历史名人
1、清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陈胜;
2、西汉大臣陈平,与张良并称“良平”;
3、西晋史学家陈寿,著作有《三国志》;
4、唐代文学家、诗人陈子昂;
5、宋初道士陈抟,作《太极图》、《先天图》;
6、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
7、新中国开国元帅陈毅;
8、新中国数学家陈景润。
(三)现状
据20xx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xx年排名第五位,户籍人口达0.633亿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四、研究结论
1、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陈”姓排第五。
2、全国“陈”姓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和广东省,为省内第一大姓氏。
姓氏的研究报告 16
一、调查目标
1、了解在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怎样。
2、改善教室卫生,活动场所干净情况。
3、保持校园干净整洁。
4、通过总结与调查结果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二、时间与地点:
1、时间:
2、地点:
3、调查人:
4、调查对象:本班学生
三、调查经过
1、xx月00日上午,我来到五年级教室内,准备调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了全班57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顺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获也不少。
四、调查题目:
简答题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纸屑你该怎么办?
简答题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该怎么办?
简答题3:如果你身边有张纸,四周又没有垃圾箱你该如何处理?
简答题4: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你会乱扔垃圾吗?
五、调查结果:
1、通过被调查人在不同情况下做出反应,来调查他们的。应变能力与意识。
2、通过被调查人对事物的认识与作出的判断,来判断他们的卫生环保意识。
六、调查分析:
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令我触目惊心,在这57位同学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心中能够树立起一定的卫生环保意识,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己的卫生环保,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在校同学中有一半缺乏卫生环保意识。
七、结论:
1、我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比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断十分草率、马虎。
2、我校同学对自我环保毫无认识,一旦碰到该自己解决的细节问题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学缺少应对卫生环保的措施,比如乱扔垃圾等,竟还有同学会把垃圾扔到绿化带上。
八、建议:
1、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提高同学卫生环保意识的活动,让同学们多参与实践体会。
2、家长也应该多培养教育孩子们这方面的知识能力。
3、给同学们开展一次绿化环保宣传教育。
4、每班配备一只环保箱,要求学生投稿记录环保卫生情况报告。
姓氏的研究报告 1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发现我的同学、老师、邻居有很多姓“赵”的。我想知道“赵”姓是怎么来的?“赵”为什么是百家姓的第一个?我国人口姓“赵”的总个数排名第几?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或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上网查阅
4、其他办法
三、资料整理
赵氏的来源得从大禹治水的五帝时代说起。在周穆王时期,伯益的后裔造父在徐偃王之乱中平定天下,因此立了大功。周穆王为了奖赏他,就封造父在造成。造父子孙就以封邑名为姓氏。自此之后,中国大地上便有了赵姓,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造父是赵姓的始祖。
《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国姓即为赵,所以《百家姓》中赵居首位。姓赵——排名第七,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29%=27500000人。
四、研究结论
1、我知道了,赵姓是从五帝时代有的,它的始祖是造父。
2、我知道了《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因为宋朝是赵匡胤创立的,所以《百家姓》的第一个姓氏是赵。
3、我还知道了,目前我国姓“赵”的人口数量排名第七,有27500000人姓赵。
姓氏的研究报告 18
一、问题的提出
复姓的人十分罕见,但经常出现在历史书上的上官知识似乎曾经特别多。上官会消失吗?上官有哪些人?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搜索
2、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来源: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地方叫上官,楚庄王的小儿子名为子兰,封为了上官大夫。他的子孙也住在了上官,后来便以地名为信形成了上官氏。
历史名人:汉代的上官桀与霍光辅佐少主;中国历的上官凤儿是最年轻的.皇后;唐代的上官仪开创“上官体诗风”;有巾帼宰相之称的女诗人、政治家上官婉儿;近代军人上官云相为陆军二级上将;上官志标为历任国民革命军干部……
人口分布:20xx年1月24日,根据公安户口证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2.05%的上官氏在福建,其余散居。
四、研究结论
1、上官氏来源于楚国一个地方“上官”,先祖为上官子兰。
2、历上官氏人才辈出:有才女上官婉儿、皇后上官凤儿、军人上官治标、军人上官云相……等。
3、上官氏群居大多人口在福建。
姓氏的研究报告 19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一些同学姓屈,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屈,“屈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屈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屈”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屈”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屈姓的来源:源于有扈姓,出自夏王朝时期的屈骜,属于以先祖名为氏。屈骜,亦称大廉候,是夏王朝初期,西戎民族有扈氏部落的首领,建有屈骜城。屈骜城在夏王朝出奇北,夏王启讨伐所灭。屈骜也是屈氏的最早祖先之一,其后裔子孙时代称屈氏。
姓屈的`历史名人有: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的楚国诗人屈原等。
姓屈的现状:到xx年一月为止,屈姓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82位,人口约76万,3000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8%左右。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屈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黄帝后裔,夏周时期少量姓氏改为屈姓,这可能为后来屈姓人口的增长制定了基础。
2、历史上,徐姓名人辈出,有屈瑕、屈晃等人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光芒。
3、xx年一月为止,屈姓位于百家姓第182位。
姓氏的研究报告 20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没有同学姓郇,我的邻居只有几个姓郇。“郇”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郇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郇姓是在全家姓里排第几位?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郇”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郇”姓的来源:据载,周文王第十七子姬葡受封于郇(今山西省临猗县境内)为伯爵,史称郇候、郇伯,建立于郇(Xun音)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77年)被晋国晋武公所灭,其后裔遂以国名为郇姓,称为郇氏。
“郇”姓历史名人:郇越:西汉太原人郇(Xun音旬)越,字臣仲,与族弟郇相一起举州郡的孝廉、茂才。曾散发先人遗留下的资财千余万给九族,人们都赞扬他的.高节。郇旃:明代沭阳人郇旃(zhan音沾)。明洪武三十年(1397)考中进士,永乐年间由进士授给事中。
“郇”姓现状:人口:约2万(罕见姓氏)排名:第595位。位于冒姓之后,忻姓之前。
四、研究结论
1、传说,郇姓出自姬,为周文王子之后,以国名为氏。
2、历史上,“郇”姓名人辈出有:节高气尚的郇越。唐代晋州人郇谟。明代沭阳人郇旃。郇存正,明时益都人,累官太原丞……
姓氏的研究报告 21
一、问题的提出
“梁”这个姓是咋来的?姓梁的历史人物有哪些?现在“梁”姓是不是我国最少的一个姓?
二、研究方法
1、上查找
2、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据史料记载,从前有康伯因为伐西戎立功被封梁山,建立了梁国。后来梁国被秦国灭了以后,里面的人都要以国氏为姓,梁姓就是这么来的。
2、历史人物
姓梁的名人有:宋代的.抗金名将梁红玉在黄天荡之战里协助韩世忠打败金兀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梁启超写了《饮冰室合集》,建筑学家梁思成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系统火箭专家梁思礼……
3、现状
“梁”姓在2020年统计中排名第21位,不是最少的,还比较多呢!
四、内容总结
1、“梁”姓是一个以国氏为姓的比较特别的一个姓;
2、姓梁的名人有很多,那就比如宋代的梁红玉、清朝的梁启超、梁启超之子梁思礼等……
3、“梁”姓排名第21位,不是最少的。
【姓氏的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姓氏的研究报告10-14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09-30
姓氏的研究报告(15篇)05-24
关于姓氏研究报告(精选19篇)04-09
关于姓氏研究报告(精选20篇)05-08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6篇06-10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15篇)04-16
关于姓氏研究报告(通用16篇)04-24
关于姓氏研究报告(通用14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