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通用6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1
当我读完《最后一次演讲》,我的心里充满的是愤怒、敬佩和感动。
我愤怒当时社会的黑暗。就像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的质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无非是一个没有丧失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一张嘴,有什么话可以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是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这成什么话?”我愤怒就是这样柔弱的'读书人会遭此毒手。我愤怒那些丧失良知的中国人还不如外籍友人
我敬佩当时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民主人士。原本闻一多一家可以安全启程北上,可为了好友,为了伸张正义,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他选择以生命为交换。“特务们先后给闻一多寄来了两次子弹......‘如果不听我的话,我就在那个时候结束你的性命’”“闻一多仅仅淡然一笑,便把信和子弹扔进了纸篓。”这就是知识分子的骨气,这就是最勇敢的斗士,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感动闻一多先生以贫乏的物质武装起来的高贵精神。“闻一多一家在这8年当中,住过茅棚,喝过稀饭,饿过肚子,刻过图章,写过文章,游过行,......”“可对于贫困交加的闻一多一家来说,......而今天,一定要让孩子们吃饱。”即使这样,闻一多先生斗志昂扬“斗士的血不会白流,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闻一多先生的这最后一次演讲更是唤醒了每一个具有良知的中国人,正是无数个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引导着爱国志土的思想,引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光明,寻求真理。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2
《最后一次演讲》的语言是那样的犀利,直指国民党发动派,跟敌人正面交锋。“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就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读到这一段,我眼前仿佛浮现出闻一多先生演讲的情景,那滔滔不绝不可阻挡的气势,那视死如归铮铮铁骨的精神,那横眉怒目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正是闻一多先生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的热情犹如一朵不败的鲜花在人们心中绽放。正如闻一多先生先生所说的'那样的:“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成千上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现在就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光明就在眼前。”
《最后一次演讲》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掩卷长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所说的,无非是一个没有丧失良心的中国人的话……”闻一多先生不也是这样吗?他又究竟犯了什么罪?大家都有一支笔一张嘴,有什么话可以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不是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的暗杀。李公朴先生遇害,令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表现了对李公朴先生的怀念和对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批判,闻一多先生的这最后一次演讲更是唤醒了每一个具有良知的中国人。正是无数个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引导着爱国志士的思想,引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光明,寻求真理。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3
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演讲稿,这甚至不是一篇演讲稿。这是一位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激扬出来的战斗的檄文!这是一篇愤怒和仇恨喷发冲天的如火山般的檄文!任谁读了能不目毗欲裂,能不热血沸腾?这是闻一多先生用满腔悲愤发出的生命最后的强音!
不难想像闻一多先生演讲时那种行将爆裂的激昂和愤怒,不难想像当时那种群情涌动的气氛。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的鲜血洒遍了国统区每一个角落。人民是有血性的,人民是会愤怒的.,反动政府的暴力只会激起更为剧烈的反抗。其中,闻一多先生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发出了这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
闻一多先生的每一句话都简短、明晰,充满了火焰一样的激情。他此时的心境也应该是十分复杂的:好友遇害内心如割的伤痛,对国民党无耻残暴行径极度的鄙夷和仇恨,对内战将临民不聊生的忧心如焚,还有对人民斗争精神深深的欣慰以及对人民正义事业终将胜利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闻先生的每一句语,说得都是那么铿锵有力、坚实笃定,说出来都足以使天地惊动风云为之色变,在场的听众又怎么能不热血如沸、掌声如雷?
这股浩然之气是长存华夏历史、纵横神州山河的。这股正气是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风骨,必将永远在天地之间。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4
《最后一次演讲》中闻一多先生揭露并批判反动派的罪行,鼓励人民团结力量,勇于与反动派斗争,而闻一多先生也表明了自己随时为斗争献身的决心。从他感情充沛的语言中,从他无畏的指向反动派的手指中,我看见了闻一多先生对朋友,人民的真挚感情,对正义的支持,对和平民主的坚定,对反动派无耻行为的痛恨,更看见了“真”的最好诠释。
我们处在这个虚假遍布的世界,耳濡目染,也许失去了对“真”,对初心的坚守,更失去了说出真相的`勇气。或许是碍于面子,或许是心中无法抹去的封建思想。
在每个人身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我,有一个堂妹,从小便骄纵跋扈。她的到来让我很是嫉妒。喜欢的礼物要让给妹妹,做了错事要姐姐来承担,长辈们的爱被她一人包揽。即使妹妹做错事情,责任却总是落在我身上。“你是大孩子了,你要让着弟弟妹妹们!”这样的话我们从小都听到。可事情再大都逃不过一个“理”字,没有看到真相的长辈们,嘴里却说着更古不变的“真相”。沉重的思想让我们止步于此,失去了“真”的初心。
闻一多先生用他那无畏的身体和语言,为国家,为正义,为真相,为人民发声。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5
《最后的一次演讲》是美国著名演说家兰迪·波许的一篇演讲,这篇演讲打动了数百万人,也成为了波许的遗言。在演讲中,波许谈到了他人生中对于梦想、成长和家庭的看法,令听众们感受到了他的坚定和决心。这篇演讲不仅仅是对波许人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每个人都有启发和引导的一篇佳作。
在演讲中,波许一开始回顾了他年轻时的梦想——成为一名体操运动员。虽然他并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但他却从中得到了“学会了挑战天空的勇气”,“了解了成功的定义”的宝贵经验。这个经历让他从此以后都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在生活中追逐自己的梦想。他在演讲中说:“梦想是给我们灵魂喂养的食粮,成功是滋养我们灵魂的酒”。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梦想,并对它们保持坚定的信仰。
在提到自己身患癌症的时候,波许并没有选择沉沦绝望,相反他依然怀着一颗坚定的心继续生活。当他认为自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时,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对家人进行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把自己放到别人的角度去看待,告诉家人每个人都必须有对未来的规划和对生活的认真生活。他说:“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必须把时间用来去打破墙壁。”
同时,波许也谈到了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他坦言自己从未完美过,但他一直在努力为自己的妻子、孩子和家人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去做一些能够让家庭更有质量、更有生趣的事情,以此来增强家庭的互动和联系,他说:“我们要去做每天都能记录在每个人生命手册上的事,去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一段不留遗憾的人生。”
最后,波许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有勇气去反抗,去战胜它。我们要用行动和态度来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人生之路,把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所学去影响别人。他在演讲的结尾说:“不要等待别人告诉你去追求你的梦想,让你的灵魂去呼唤你的使命,这就是我们最终追求的意义。”
在波许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为人生的坎坷感到无奈、为人生的渺小感到悲凉,又为人生的无限可能性感到充满希望和动力。我们不禁感叹,波许的人生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随的。他的故事,就是我们人生的宝藏经验之一,可以带领我们走出迷茫,向着光明和希望前进。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6
追溯到1935年12月9日,一场血腥的镇压,一次爱国者与国民党的抗衡,一段印记着耻辱的岁月!
特务党暗处屠杀爱国志士,国民党沦落为日本的奴隶,中国成为敌国的傀儡,敌人站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嚣张跋扈……
思绪拉回现实,坐在书桌前的我面前铺着一篇红色经典文章《最后一次演讲》。文章感情浓烈,锵铿有力,震撼人心,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使我仿佛看到闻一多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怒斥着反动派,揭露国民党的黑幕。以一种绝对愤怒与蔑视冲击反动派的罪行,说道‘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以示抗争到底的决心,‘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他给人民动力与勇气。他用心理战术的抨击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激起特务党的愤怒。回家途中,就遭到特务的暗杀……
读到这,不禁使我握紧拳头,为这位爱国志士感到心痛。我想,闻一多不会这样倒下,即使十几枚罪恶的子弹穿进他的胸膛,他也定然不会屈服,血泊中的闻一多依然会正义凛然,令人敬仰。他仍然双眸紧锁,咬紧牙根,深恶痛疾的死死的盯着前方,满腔的热血洒在回家的路上,红得狰狞。这位英勇的爱国者永远离开了人世,带着他那满腔的热血,一颗永远跳动的心脏和誓死坚守正义的灵魂。永别了!这次演讲成了闻一多用生命与黑暗做出的最后一次搏击!
虽然如今闻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但他那浩然正气却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他们也同样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奋力拼搏,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救国救民的秋瑾,舍身救国杨靖宇,精忠报国的岳飞……是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爱国志士前仆后继,是他们敢为正义而战,不惜牺牲生命的气魄才换来的今天。是啊!历史的血腥与残酷使我们不愿回想,但我们始终无法逃避那令人悲怆的史实。在那段岁月里,爱国者的鲜血洒满了中华大地;在那段岁月里,中国卑微的在掠夺者手中受尽耻辱;在那段岁月里,中国人的脊梁无法堂堂正正的直立在世界之林。
如今,我们坐在安逸舒适的教室,不再担心枪林弹雨;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我们的种种福利,不再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我们躺在祖国的怀抱中,幸福而又自豪,试问这种富足安泰的生活是谁给予我们的呢?如果没有李公朴的不畏强权,如果没有闻一多的冒天下之大不讳,如果没有杨靖宇的以死明志……。中国怎能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今天的美好是那些勇于抗争的仁人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如今已经担负在我们的肩上。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坚信: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心系祖国,众志成城。我们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奋斗下中华民族一定能走向一个新的时代,创造一个更加奇迹的明天!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相关文章:
《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09-11
最后一次12-02
初三《最后一次演讲》教案08-31
最后一次作文07-09
最后一次作文09-05
最后一次散文11-10
最后一次想你09-12
最后一次野炊04-10
最后一次演讲作文(通用5篇)05-25
(热门)最后一次作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