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姥姥语录》有感

时间:2024-12-25 14:50:08 欧敏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姥姥语录》有感(通用2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姥姥语录》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姥姥语录》有感(通用20篇)

  读《姥姥语录》有感 1

  姥姥在生活中跟我是最亲的人,倪萍心底的一则则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清澈质朴、真挚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

  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作者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姥姥语录》提醒我,我及时爱和关心身边的人,趁亲人还健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让长辈感觉幸福、满足。

  只要让父母感觉幸福、满足就是孝顺”,作为子女的我们经常回家看看看。

  读《姥姥语录》有感 2

  《姥姥语录》平实、朴素,姥姥就是一位生活大学的教授,这是她日常的自省和对于子孙的教诲,句句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本文摘自家道栏目。

  一口气看完了倪萍写的《姥姥语录》,被姥姥简单朴实富有哲理的话语深深的温暖了。

  不识字的姥姥说的话像天籁之音,那些充满智慧的语言都是我们早就明白的理儿,可也都是些常被欲望诱惑遮挡住的理儿。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姥姥就是这样一个没学历却有文化的人。

  她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读《姥姥语录》有感 3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无微不至关怀着你的亲人。他们积攒的人生智慧,虽然质朴无华,没有那些大作家的语言“华丽”,但却可以使你一生受益。读完《姥姥语录》这本书,我的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讲述的是倪萍阿姨童年时,在水门口村与姥姥生活的美好时光,长大后与姥姥的点点滴滴,其中包括了姥姥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

  我还真希望有一位这样的姥姥(并不是说我的姥姥不好)。我喜欢这位姥姥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姥姥的朴实善良。在当时那年代人都穷。姥姥的儿女带回来点东西,她就像分苹果一样,这家一点儿,那家一点儿,真把村里人当成一家人,一点儿也不吝啬。虽然不是很多,但却可以让人感到温暖。有些人家里有好东西,东藏西藏,就怕别人看到。二方面是姥姥做饭的手艺真绝。有时看着书,调皮的口水就跑了出来。冰凉的'苹果,翠绿的萝卜,这可是绿色产品呀!蛋黄是活的咸鸭蛋,虾仁饺子……真想尝一尝。三是姥姥的教育方式。姥姥用她一生积累的“智慧”,教育子女。虽然都是些大白话,但都蕴含着深奥的人生道理,使人终生受益。

  我最喜欢的一句姥姥语录是:“二十几块钱买个啥?买个吃的一会儿就吃完了,买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一辈儿又接着吃上算。”再想想我们,早把钱换成食物吃到肚子里去了,以后一定不要贪吃了,多买点儿对自己有用的书。

  当读到感人的方,总会叫人鼻子酸酸地,差点儿哭出来。

  人的一生或平凡或富贵,但亲情是重要的,品德也是重要的。一位不识字的姥姥,竟能说出那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生智慧”,这怎能不让我尊敬,赞叹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姥姥语录》里吧!

  读《姥姥语录》有感 4

  因为看朗读者才想起来看这本书,说是姥姥语录其实也是姥姥回忆录吧,99岁中国老太太的平凡生活,大白话中处处透着人生智慧。

  这本书我画线标记的地方太多,处处流露着质朴与真实,记得最深的天黑了总会亮。

  读着读着想起我姥姥,想起来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住的那些日子,姥姥信佛,处处教我,一定要善良不要和别人计较太多吃亏是福。等我上学不在姥姥家住,姥姥每次都盼望周六周天,在周四就开始给妈妈打电话问这周回不回去?吃什么?排骨还是虾?姥姥不舍得吃的东西都留给我和弟弟,暑假寒假回姥姥家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候,白天姥姥看看戏,晚上和姥姥姥爷打打麻将牌,老小孩一点都没有错,姥爷还偷偷带着老花镜看我的牌,我会假装很生气说姥爷耍赖皮,其实都是想让姥姥姥爷开心啊!看着姥姥一点点老去,上楼梯不在方便,头发越来越白,心里总是很伤心,岁月不饶人啊!现在回家推去了和好朋友的约会,想多陪陪姥姥,更要努力给姥姥更好的`生活条件

  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批评了姥姥我又心疼,多么坏的外甥啊,变着法儿不让姥姥老。

  读《姥姥语录》有感 5

  看完全书,感觉姥姥的一生真的活得很透彻,小小的生活细节里蕴藏着大大的智慧,一个上世纪初出生的老人,很多观念我觉得比现在的很多人都要先进,佩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想起我自己的外婆。我跟外婆的感情虽然没有倪萍和她姥姥的感情那么深,但是从小到大,还是感受到了外婆对我深深的`关心和爱护。她曾经为了我和舅妈在年二十九吵架;小时候她总是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说“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娘儿俩”,她也总说“好在你那么听话,你妈就没那么辛苦,你看那谁谁谁……”每次想起,我的内心都感觉特别温暖,又有点难过。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去告诉她,她眼泛泪光,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这下我就不用担心你们了,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将来挣大钱,过好日子!”她是真的高兴,也是真的放心了。

  今年过完年我们走的时候,坐在车上的我看到她憋着眼泪拿着扫把假装在扫地,心里特别难受,也许八十多岁的她心里早已知道,每一次的分别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吧。外婆真的老了。外婆八个子女中,老妈排第六,我一直觉得自己现在二十多了,还能有外婆,真的特别幸福。但愿外婆健康无病,长命百岁。

  读《姥姥语录》有感 6

  其实在张校长发这条信息之前,我们的杜老师就已经让我们阅读《姥姥语录》了。

  这是一本充满爱和善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

  事情:包包子,捡麦穗,聊闲话……但却在作者的笔下生动了起来,如果没有对姥姥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对生活的感触深厚,怎么会写出那么生动,那么活跃,那么活跃;更激活了心中对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和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启发了我两点: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语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这叫别人帮你。”我一开始对后半句很奇怪,给别人盛饭,怎么能叫别人帮你呢?后来想了想,正因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锅米自己吃不了”,这句话才能让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为了能让97岁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让姥姥剥瓜子来挣钱,作者是想让姥姥快乐地过完一辈子;为了能让姥姥补补身体,补品从几元一斤买到几千一斤,为了能让姥姥开心,作者真是费尽心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家人还健在,只要让长辈感到满足,幸福,这即是孝了。

  读《姥姥语录》有感 7

  对于倪萍,不像父母辈的对她那么喜欢和熟悉,但也是从小就听说的,后来淡出荧屏,直到前段时间出现在大众视线里,这时候的她面容沧桑,身材臃肿,很多人开始评论她面容身材走样,不像别的哪个哪个明星一样容颜不老,读了这本书,了解了她所经历的事情,更觉得她伟大、美丽,她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容颜给了她生病的孩子,为了孩子的.眼睛劳碌奔波了十年,那还顾得及保养自己的外貌,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给孩子,并且她的容貌与她真实的年龄也是相符的,为何非要要求明星们拥有二十几的容颜呢,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啊。所谓偶像,不是高高的站在台上,用胭脂水粉涂过的面容展现给大家看的,而是拥有真实的灵魂,用自己的勇敢善良鼓励着爱她的人们。看着这本书,那些朴实却有深刻道理的话语、水门口的村子,都给人一种无比的亲近感,就像在听一个同村人讲故事,如此平易近人,在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打开读几篇,看几句姥姥说的话,顿时就能打开心结,继续温暖的往前走。

  读《姥姥语录》有感 8

  经过校长的推荐我买了《姥姥语录》这本书,读后让我很受启发。

  为《姥姥语录》”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的事儿,“所以才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才更容易走进人的内心。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你看倪姥姥这个没上过学的小脚老太太,用朴实的语言讲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说:”一人一个脑子,不好把自己的脑子往人家脑子套“,这句话貌似更有学问的表达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还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就看惯了“,姥姥其实是想说”要学会换位思考“;还有”国家和小家一样,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这个姥姥多不简单,语录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还有”治大国若烹小鲜“,”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姥姥的`语录还有很很多。

  姥姥语录是倪姥姥在99年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且一直身体力行着。原来,生活,才是我们最伟大的导师。当然,姥姥毫无疑问是所有经过生活磨砺的人中的智者,我想,根源应该是姥姥有一颗善良、宽容、感恩的心。

  读《姥姥语录》有感 9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说:人追求的当然不是财富,但必要有足以维持尊严的生活,使自己能够不受阻扰地工作,能够慷慨,能够爽朗,能够独立。在众人追求成功的当下,也有不少人没能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从小是吃姥姥做的饭长大的,隔代亲是一种深厚的感情。我知道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可是她仍尽力地维持着以她的方式表达着对孙子对儿女对这个家的爱。我也喜欢旅游,可我深知父母在不远游,因为家人在,牵挂在,迈出的步子总觉得沉甸甸的.。姥姥一生坚韧独立、勤劳善良能干、隐忍,她虽不识字,但也很开明,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关注时事新闻,姥姥快70了,我想贪心地盼望他能陪伴我一辈子,希望她能幸福安康 长寿,舍不得她。在读倪萍的这本书期间,和姥姥在一起的这二十几年间在脑海浮现,记忆里慢慢的是快乐幸福和姥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年岁越大竟也会慢慢怕起来,怕她终有一天会离去、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只能尽最大努力去孝顺她 常回家看看 …

  读《姥姥语录》有感 10

  虽然是一本很通俗的书,但还是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完了。因为倪萍老师的书意想不到的好看。之前在《朗读者》里面看了一篇《姥姥语录》的书摘,了解了一点倪萍的特殊的遭遇,以为此书也就是看看姥姥一点透着人生哲理的话。现在看看,倪萍虽然不是专业的作家,可是她的书比起不少专业作家写得更吸引人。真挚感人、通俗直白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数个地方都看得我泪水涟涟。“骨肉相连,分开了就是血”这篇看得我最为伤感。

  也很佩服喜欢倪萍的真实坦诚,她在书里数次写到自己如何花钱,钱赚的多,这是我所佩服她的一个地方之一。另外她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以前看她主持春晚就是感觉她很热情,感性,泪点比较低,就像一些读者说的.那样感觉她比较煽情。现在读了她的文,感觉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善良、坚强、勤劳、能干、宽容……就像她形容姥姥一样。她和姥姥一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值得我敬佩的人,能说会写、能上能下、能吃苦能耐劳、能赚钱会画画。

  她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可能这本书以后还会再读一遍,因为里面真的有精神食粮。还想以后再读读她写的《日子》,现在等着它的电子书上架。总之个人认为《姥姥语录》绝对是值得一读的书。

  读《姥姥语录》有感 11

  很少读语录,总觉得语录放在当时的语境里才更有劲头,更是味儿。可是翻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抱着很多想法,一页页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师画画虽是半路出家,虽然我不懂画,但是看到那一页页我觉得真美,真自然。读着老人从小对她的教导,真实在啊,老人是一脚一脚走出来的智慧,是实践来的,话老,理却实在。我想到我那个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个孩子长大,一辈子坚强,忍耐,勤劳,聪明,明白了一辈子,那只裹着的小脚同样走出了真智慧。

  这样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让我们继承的'东西也真不少,传下来就是财富。倪萍老师对姥姥的爱让我汗颜,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长大的,从小学开始,一到周末就骑自行车跑十来里去找姥姥,她帮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这样,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学了,毕业了,结婚了,生子了,离姥姥越来越远了,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讲起话来也不知从哪讲,亲起来也不知怎么亲了……是我还不够用心吧,怎么就忘记了姥姥怎么给予我的爱呢。最悔恨不过是想孝顺却再也没有机会,而值得庆幸是,如今还来得及,不让自己隐藏的爱毁于遗憾和无奈,还好,姥姥还在,好好爱,还来得及。

  读《姥姥语录》有感 12

  在网上搜索大家一些看书的读后感的时候,看到了有人在说倪萍出过的书,叫《姥姥语录》,说是这本书挺动人的。所以兴趣被勾起来,便去买了本书来看。看完这本书的读后感是,整本书只是用很普通的字眼在描述着一些平淡的东西,可是就不不知道怎么的,那些画面就在我脑子里挥洒不去,那些语录总在心里念念不忘。

  姥姥只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可是她说的话却都是生活中得出来的真理,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告诉你人生的真谛。就像是姥姥说的,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也得亮。说的不正是我们的人生么。那些挫折困难要向你排山倒海般侵袭而来的时候,难道你可以逃避或者不去面对么。该来的终究会来,那是宿命的邂逅,你所能做的就是丢掉你的`惶恐不安,安然的接受你的宿命,然后想着一个信念,风雨之后会见彩虹,天黑之后有光明。所以人生不会只是一直被黑暗包围,我们终将会迎来黎明的第一道光。当我们在埋怨我们那差到低的人生的时候,总会有谷底反弹的一天。所以,最重要的的,是在黑暗中度过的过程中,要一直保持着希望和信念,在见到黎明的阳光之前,要保证让自己好好的活着。或许在你人生这本书翻过了黑暗的一页,在看到光明到来的时候,你对自己之前所经历的那些,又会有新的读后感悟。

  读《姥姥语录》有感 13

  上周的时候去六楼的图书馆借了一本《姥姥语录》来看,倪萍写的,走的时候借书的师傅说,这是什么书啊,我说是倪萍写的《姥姥语录》,师傅说,哦,倪萍还是挺有才的,我说:是啊,所以她写的书才想看看。

  我拿着书嗒嗒嗒的就下楼了。

  坐在班级里翻来这一本姥姥语录,仔细的看着,倪萍的姥姥很长寿的,虽然老人家没有活过一个世纪,但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也是对生命的'至高崇尚,姥姥虽然不识字,但是做人处事的道理,确实比我们吃过米还多,姥姥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对这一句话我深有感悟。

  可能在我年纪尚轻的时候不会太理解这一句而现在参加工作了才知道的,你就是你自己的全世界。

  小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能力也不能体现我们的任何人生价值,父母是我们最大的靠山,有人欺负了我找我爸去,没钱了找我爸去,想吃什么了,妈妈给做。

  那个时候,父母俨然是我们一座最大的靠山,山上郁郁葱葱,我们想要的什么都会有。

  如今,年过20了,父母的背也一点一点的变弯了,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已经不像是当年的那一个青翠欲滴的山了。

  就如姥姥说的那样,靠人人老,父母正在像年老迈进,我们的人生却刚刚开始,我们有年轻的资本和结实的臂膀,这一次,我们就成了父母的山!这一次,我们要靠自己,参加了工作终是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

  以后我们就是自己的靠山,父母的靠山。

  读《姥姥语录》有感 14

  在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姥姥”的理解是像大部分人一样,姥姥只会宠着自己的孩子:会带他去玩,去耍,孩子不高兴了就哄,就逗。因为我没有姥姥,所以我的理解会这么片面,读过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姥姥也会教给孩子影响他一生的话姥姥语录读后感姥姥语录读后感。

  书中倪萍的姥姥就教会她很多的事情,而姥姥说的话也变成了语录,变成了贴近生活的哲理。姥姥曾这样说过“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不怕存钱。”这句话是倪萍问姥姥“你不怕我爱我妈就不爱你了?”的答语。爱是无限多的,可以把爱分给妈妈,分给姥姥,还可以分给更多爱自己的人。这一篇一直在讲倪萍认为自己的妈妈不够爱她,她把这件事给姥姥说了以后,可姥姥却说“你妈不是亲妈,也不是后妈,是个合格的妈。”妈妈知道应该怎样爱孩子才会让孩子懂得更多,妈妈不管孩子怎样误解,但她最终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而我们呢?说什么孝顺,孝顺是美德吗?不,是应该的。有哪个父母说照顾自己的孩子是美德?没有。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无论为他们做多少,也是补偿不了的。父母总是想给我们最好的,可我们为他们做过什么?不仅是姥姥的话,这本书里的其他内容也是很有哲理的`。

  姥姥的话,影响了倪萍的一生,平凡的99岁的姥姥的话,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智慧。难怪倪萍会说“葵花朵朵向太阳,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阳”,姥姥也是我心中的太阳,更会是更多人心中的太阳……

  读《姥姥语录》有感 15

  第一次知道《姥姥语录》是倪萍在朗读者节目中,一口气听完了《姥姥语录》,倪萍通过她的嘴转述着姥姥的话。书里没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隐约间看得到姥姥的模样——一个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没看过,但我相信,就算她出书为了赚钱,只要是她亲自写的,就一定会受用。扉页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蔼、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润的`临家大姐,而是臃肿的面容上堆积着生活中的经过风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记。倪萍是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个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个心里、肩上承载太多的女人,她是一个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你搬着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嘛,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过呢?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学历却又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这些再平实、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话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给了我无数的启发。

  非常感谢《姥姥语录》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这样面对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义,告诉我们用乘法追忆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减法怨恨。

  读《姥姥语录》有感 16

  一本倪萍撰写的《姥姥语录》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倪萍姥姥——一个99岁的农村小脚老太太简直是太棒了!太可爱了!

  当我这个还算年轻的姥姥走进99岁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时,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满快乐的,是极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没念过书,却那么崇尚念书人,那么明事理,那么有哲理,那么有心气,那么有骨气!怪不得养了那么一大群成功的后辈儿孙!

  倪萍的文笔是平实的,朴素的,没有太多的`修饰,完全是质朴的白话儿,却让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勤劳善良,胸怀博大,充满智慧的姥姥跃然纸上,仿佛就在身边。之所以那么打动我的缘故,读着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想起了自己没有文化的小脚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一生。可能这就是没有文化却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们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进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对她的深刻影响,想想自己的言行将对后辈儿孙的潜移默化,姥姥深感责任重大。

  倪萍姥姥说:“心闲着闲着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床躺着,躺着就是心脏有病了。”我虽然退休了,没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懒。我很佩服倪萍为了不让姥姥闲着,给姥姥安排了整理报纸和嗑瓜子儿出口的“挣钱工作”,看到此我哑然失笑。

  姥姥我可别让心闲着,好书还是要经常读读,好戏也要经常看看才不致于落伍呀!

  读《姥姥语录》有感 17

  前几日,妈妈给我买了王校长推荐的四本书,我先一口气看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这里面没有太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波澜曲折的故事情境,但姥姥那朴实、亲切的语言却深深的吸引着我。

  姥姥说:“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没想到姥姥也经常做自我反省,认识自己,探究自我,分析自我。我想我们这些站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更应该多做反思,清楚认识自己,摆放好自己的位置。

  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多么富有自然哲理!换个角度看,姥姥也是个心态极好的人,即便遇到再大的事,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和处理事情。这些简单的话我们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生活中我们也许表现的是焦虑和急躁,能做到泰然处之,那也是需要的一个境界。姥姥有这种良好的心态,所以在面对死亡时,姥姥的认识是“有些事能使使劲,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劲了,天黑了,谁也挡不住喽!”并不是说姥姥是个不怕死的人,只是她的认识比较深。

  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不缺钱的,城里的老人也都有老保的`,有的认为只要给钱了物质丰富就是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现在的老人缺的是这份孝心,缺的是精神上的,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读《姥姥语录》有感 18

  《姥姥语录》叙述的事情朴实,简单,温暖。却又让人如此敬佩,敬佩于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用淳朴博大的胸怀,将许多“文化人”也看不清,理不明的事情,处理的那么透彻,那么在理。一时找不出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个老太太,就是能感觉到,她是多么了不起的姥姥!一个活到99岁的老太太呀!

  我羡慕倪萍有这样一个姥姥,但是,倪萍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的伟大,才有了几十年那么多辉煌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依然善良,依然努力,依然不忘初心。

  整本书有太多常人应该明白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合上书,我最深的印象是在描述姥姥年纪大了,经常坐那打瞌睡时,倪萍想尽办法,让姥姥有事可做,比如叫她剥瓜子仁,买回来许多瓜子,让姥姥剥,然后告诉她单位回收瓜子,要出口的,所以剥完回收有工资发,姥姥那段时间便天天精神抖擞的忙着剥瓜子,因为老太太一辈子干农活,从来没感受过上班赚钱,拿着自己赚来的'钱,是那么的兴奋,那么的大方。是的,她并不缺钱,但是,自己赚的钱,怎么能和别人给的一样呢。看似老太太在辛苦干活赚钱,可是,有什么比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更重要呢?倪萍换着法子让老太太找到活着的价值感,让我特别钦佩。是啊,人在老年的阶段,常常容易被忽视,对于家里不能自己找到老年生活乐趣或价值的老头老太太们,我们要怎样爱他们?什么才是他们想要的幸福?

  读《姥姥语录》有感 19

  从朋友那里偶然得到《姥姥语录》一书,随手一翻,不过十几页,便潸然泪下。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理性之人,很少会为一本书动容。于是合上书“清醒”片刻。哪曾想再翻书,不多时便又泪流满面。道理着了什么魔?我索性不管她,任眼泪肆意流下,待书读完时,早已泣不成声。

  毫不夸张,这就是我第一次读《姥姥语录》的反应。发自内心的感动。无论是姥姥的只言片语,还是两代人的对话,句句都能戳到自己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看着她的姥姥,我脑海里尽是远在山东的我的姥姥。我想,也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亲爱的姥姥,都有难忘幸福的童年,才更使得这本书能唤起作者这么多的共鸣。

  倪萍的姥姥俭朴、乐观、热情,渴望子女有好的生活,为一大家子人操了一辈子的心。这难道不是所有的姥姥,所有那个时代老人所共有的美德吗?小时候,我也是伴着姥姥长大的。姥姥给我讲故事,教育我好好读书的场景,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长大后离开姥姥求学在外的'孤独感,也近在咫尺。就在前天,和姥姥通电话时,她还不断地嘱咐我,不能想家,要好好教学,别耽误学生……

  时间都去哪儿了?似一块鹅卵石,扔到水里,换来记忆的一片涟漪。那些我们不曾想割舍的过去,也在岁月的流沙中,伴着想念,渐行渐远了。

  至于倪萍姥姥的“语录”,也自然地流露出了岁月在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身上留下的智慧和伟大。“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儿!”“吃一辈子小亏,站了一辈子大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这些人生哲理、生活经验都是大白话的,但句句让人信,让人服,让人不自觉地摘录下来,作为座右铭常伴左右。

  朴实的语言,真情的流露,思想的共鸣,使我越发的喜欢这本书。这个活的明白的小脚老太太,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地方。

  读《姥姥语录》有感 20

  《姥姥语录》内容简介:《姥姥语录》包括了我不敢为她送行、姥姥挣钱了、好心加好心,就是搅人心、姥姥的冬天、三个爸爸、骨肉相连,分开了就出血、如果有下辈子……、什么日子都是掺合着过、两个妈、爱不怕分,越分越多、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姥姥的金元宝、心心相印、愿姥姥的世界鲜花盛开等。

  朴实的老人,朴实的话,这本语录是倪萍姐与姥姥生前就说定了的,“记得第一次跟姥姥说这事的时候,她那个只剩下一颗牙的嘴笑得都流出了哈喇子:‘人家毛主席说的话才能叫语录,我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子说的些没用的话还敢叫语录,那不叫人笑掉大牙?’躺在姥姥床上的我也笑翻了。你想嘛,一个只剩下一颗牙的人还说‘笑掉大牙’,多可笑呀。”这是一位多么可爱的老人说的话,让人觉得倍感亲切。姥姥是智慧的,但又是很宽容的,“早年有个人让她帮着藏布匹,结果姥姥吃了苦。我说,你怎么不记恨那个先让你藏布匹然后举报你的人?她说那个人老远看着她就拐弯,那个意思就是出卖了别人心里很难受。”姥姥是个很善良的老太太,日本人捅死了姥姥的姐妹,但是她却说“爷爷的事儿,恨孙子干吗。” 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是善良宽厚的,什么事都是为孩子为亲人着想的。常常看到电视中那些对老人不孝不敬的,甚至唾弃老人,我真觉得痛心。明明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为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却不知回报。

  生活很累,工作很累……有时候会很心痛,很无助,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语录》我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多年前跟我说的话儿,虽质朴,也没有深刻的哲理,却很实用,很贴心,我觉得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它宣扬的美德与价值观,会给浮躁、喧嚣的社会带来清新与温暖。很感谢倪萍大姐的良苦用心。希望我和大家生活得好点,快乐永远!很喜欢这本书。很真实,很深邃,很实在,也很动人,句句话都在理儿,都那么让人难忘。让我过目不忘的一本好书。

【读《姥姥语录》有感】相关文章:

姥姥经典语录06-18

倪萍姥姥语录05-22

倪萍姥姥语录全文09-03

姥姥语录读后感01-16

《姥姥语录》读后感03-07

姥姥语录学生读书心得范文06-09

(实用)姥姥语录读后感02-15

姥姥语录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03-08

我的姥姥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