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读后感500字

时间:2025-09-30 11:40:36 小英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窄门》读后感500字(精选11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窄门》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窄门》读后感500字(精选11篇)

  《窄门》读后感500字 1

  工作之后,看书就没什么耐心,那种长篇累牍的容易半途而废。前段时间闺蜜给我分享了几本书,我挑了本最短的看,是本小说,每天用零散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对于书中描写的爱情悲剧,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爱情,是爱着那个人,还是爱着那个过程。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面对感情的时候束缚自己、克制自己没有什么错,但也需要坦诚地表达和交流,才能不让它成为遗憾。

  《窄门》这本书里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和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正文部分是以男主为第一人称视角来写的,在最后有女主视角的日记片段。

  书中男主在教堂参加礼拜,听了牧师对圣经中“窄门”这一段的宣讲后,心中震荡,决心远离她,觉得这样才能更配得上她。纯粹地追随她,才能让这份感情圣洁、不被亵渎。就像为了穿过“窄门”需要不断束缚自己、克制自己才能到达,这个艰难的.过程让男主得到满足。

  女主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不会期望一种没有进展的状态,不管它是多么幸福。我想象的天堂之乐不是在上帝身上混同,而是无限地、持续地向他靠近……”就像男主认为的那样,让他们感到幸福的,不是得到幸福,而是靠近幸福的过程。在他们眼里,幸福不应该得来得那么容易,不应该没有牺牲。

  他们对感情都是虔诚的,可是当爱慕越来越深时,感情会变得情不自禁,这种情不自禁在得到满足后,会让人很容易地感到幸福,这和他们的信仰又是相悖的,这场爱情注定会是悲剧。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有欲望并没有什么可耻的,真正可耻的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去伤害别人。只要我们认为的幸福没有妨碍到他人,没有伤害到他人,我们都可以自由地去追求,而不是给自己套上枷锁,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窄门》读后感500字 2

  读纪德的《窄门》,像在薄雾中行走,明明能感受到阿莉莎与杰罗姆之间炽热的爱意,却总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他们的爱情,始于少年时的懵懂心动,却在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中,逐渐变成了自我束缚的枷锁。

  阿莉莎将爱情与宗教里的`“圣洁”捆绑,坚信只有通过克制欲望、压抑情感,才能抵达彼此心中的“窄门”。她刻意疏远杰罗姆,把对他的思念藏在日记里,甚至在他靠近时选择逃避。这份爱,本该是温暖的港湾,却被她变成了需要踮脚仰望的信仰。杰罗姆同样执着,他追逐着阿莉莎的脚步,却始终无法走进她紧闭的心门。两人明明近在咫尺,心灵却隔着万水千山。

  合上书,我不禁思考:真正的爱情,不该是互相折磨的克制,而是彼此接纳的坦诚。阿莉莎用“圣洁”为爱情套上枷锁,最终让这份爱在压抑中凋零。或许,爱情里的“窄门”,从来不是自我牺牲的苦行,而是两颗心毫无保留的靠近。

  《窄门》读后感500字 3

  《窄门》中,宗教不再是纯粹的信仰,反而成了阿莉莎与杰罗姆爱情的“刽子手”。阿莉莎深受宗教思想影响,将“自我克制”奉为圭臬,认为只有摆脱世俗的欲望,才能获得灵魂的救赎,包括对爱情的渴望。

  她把杰罗姆的爱意视作“诱惑”,刻意保持距离,甚至在临终前都不愿与他见最后一面。这种看似“圣洁”的选择,实则是对情感的逃避。杰罗姆始终无法理解阿莉莎的偏执,他渴望的是世俗的相守,却被阿莉莎拖入了宗教式的`情感漩涡。两人的爱情,就在这种“一个追、一个躲”的拉扯中,走向了悲剧。

  纪德用细腻的笔触,揭露了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当信仰变成束缚情感的枷锁,再真挚的爱意也会被消磨殆尽。《窄门》让我明白,真正的信仰应是包容情感的港湾,而非剥夺幸福的工具。

  《窄门》读后感500字 4

  阿莉莎对爱情的“完美主义”,是《窄门》中最令人唏嘘的地方。她心中的爱情,必须是纯粹无瑕、脱离世俗烟火的,容不得半点“欲望”的杂质。为了维护这份“完美”,她不断压抑自己的情感,也推开了想要靠近的杰罗姆。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要让我们的爱情永远停留在最纯洁的状态。”可这份“纯洁”,却成了隔绝彼此的高墙。杰罗姆的`爱意热烈而真实,他想要的是日常的陪伴、温暖的拥抱,这些在阿莉莎眼中,却成了“世俗的玷污”。

  最终,阿莉莎在对“完美爱情”的追逐中耗尽了生命,杰罗姆也在无尽的思念中孤独终老。这份爱情悲剧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情,过于执着于“纯粹”,只会让爱情在虚幻的完美中破碎。接纳爱情中的不完美,才能收获真实的幸福。

  《窄门》读后感500字 5

  读完《窄门》,最深刻的感受便是“孤独”。阿莉莎是孤独的,她将自己困在宗教与完美爱情的牢笼里,拒绝任何人靠近,包括深爱她的杰罗姆;杰罗姆也是孤独的,他始终无法走进阿莉莎的内心,只能在回忆中寻找两人曾经的点滴。

  阿莉莎的孤独源于自我封闭,她害怕世俗的情感会玷污心中的“圣洁”,于是主动切断了与世界的`联系。杰罗姆的孤独则源于求而不得,他追逐着阿莉莎的影子,却永远无法触及她的灵魂。两人看似有着共同的“爱情目标”,实则是两个孤独灵魂的平行行走。

  纪德用孤独的底色,描绘出了爱情中最无奈的模样。有时候,爱情不是互相陪伴,而是彼此孤独的守望。《窄门》让我懂得,孤独或许是人生的常态,但刻意制造的孤独,只会让爱情走向绝望。

  《窄门》读后感500字 6

  阿莉莎的日记,是《窄门》中最令人心碎的部分。那些文字里,藏着她对杰罗姆炽热却不敢表露的爱意,也藏着她在宗教与情感间的.挣扎。她在日记中倾诉对杰罗姆的思念,却在现实中对他冷漠疏离。

  “我多想拥抱他,可我不能,那会玷污我们纯洁的爱情。”这样的文字,字字透着痛苦。她把日记当作情感的出口,却不敢在现实中迈出一步。杰罗姆在阿莉莎死后读到这些日记时,才明白她的挣扎与痛苦,可一切都已太晚。

  这本日记,成了两人爱情的挽歌。它记录了一段被压抑的爱情,也揭露了阿莉莎自我折磨的内心世界。或许,如果阿莉莎能早点将日记中的心意说出口,这段爱情就不会落得如此悲剧的结局。

  《窄门》读后感500字 7

  《窄门》的核心,是欲望与克制的博弈。阿莉莎代表“克制”,她压抑对爱情的欲望,试图通过自我牺牲获得灵魂的升华;杰罗姆代表“欲望”,他渴望世俗的爱情,追求真实的情感陪伴。

  两人的`博弈,贯穿了整个故事。阿莉莎用克制压制欲望,把爱情变成了苦行;杰罗姆在欲望与克制间摇摆,既想迎合阿莉莎的“圣洁”,又无法放弃对相守的渴望。最终,克制战胜了欲望,爱情也在这场博弈中凋零。

  纪德通过这段故事,探讨了人性中欲望与克制的永恒矛盾。过度的克制会压抑人性,放纵的欲望会迷失自我。或许,找到两者的平衡,才能拥有健康的情感与人生。《窄门》让我明白,正视欲望,适度克制,才是对人性的尊重。

  《窄门》读后感500字 8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在《窄门》中被彻底颠覆。阿莉莎刻意与杰罗姆保持距离,认为这样能让爱情保持“纯洁”,可事实却是,距离让两人的心灵越来越远。

  他们曾经是青梅竹马,一起在花园里读书、聊天,那时的距离很近,爱意也很真挚。可随着阿莉莎宗教思想的加深,她开始刻意拉开距离,拒绝杰罗姆的`靠近。她以为这样能守护爱情,却不知距离只会消磨爱意。

  杰罗姆一次次尝试靠近,却一次次被阿莉莎推开。两人之间的距离,从物理上的疏远,变成了心灵上的隔绝。最终,距离没有产生美,反而让爱情在疏离中走向了终点。

  《窄门》告诉我们:爱情需要适当的距离,但过度的距离只会让两颗心渐行渐远。想要维系爱情,就要勇敢地靠近,而非刻意地疏远。

  《窄门》读后感500字 9

  阿莉莎始终认为,自我牺牲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她牺牲了与杰罗姆相守的机会,牺牲了内心的情感渴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只为维护她心中“圣洁”的爱情。

  可这份自我牺牲,并没有换来她想要的“救赎”,反而让杰罗姆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她以为自己的牺牲是“伟大”的`,却没意识到,这种牺牲是对杰罗姆爱意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辜负。

  爱情里的自我牺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与放弃,而是双方的互相成全。阿莉莎的悲剧在于,她把自我牺牲当成了爱情的全部,却忽略了爱情最本质的意义——彼此的陪伴与幸福。《窄门》让我警醒:盲目的自我牺牲,只会让爱情落入痛苦的陷阱。

  《窄门》读后感500字 10

  纪德在《窄门》中,将人性的困境展现得淋漓尽致。阿莉莎被困在宗教与情感的矛盾中,无法挣脱;杰罗姆被困在对阿莉莎的执念中,无法自拔。两人都在人性的漩涡里挣扎,最终都没能找到出口。

  阿莉莎的困境源于对“圣洁”的偏执,她无法接纳人性中的欲望,包括对爱情的`渴望;杰罗姆的困境源于对“爱情”的执念,他无法放下对阿莉莎的爱意,哪怕这份爱让他痛苦不堪。

  纪德通过这段爱情悲剧,揭露了人性中普遍的困境: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执念所困,在追求“正确”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窄门》让我明白,学会与自己的执念和解,才能走出人性的困境,拥抱更广阔的人生。

  《窄门》读后感500字 11

  《窄门》中,“求而不得”是杰罗姆爱情的主旋律。他深爱阿莉莎,从少年到成年,这份爱意从未改变,可他始终无法得到阿莉莎的回应。

  阿莉莎不是不爱,而是不敢爱。她被宗教思想束缚,把爱情视作“洪水猛兽”,不断推开杰罗姆。杰罗姆一次次靠近,却一次次被拒绝,这份“求而不得”的痛苦,贯穿了他的一生。

  直到阿莉莎去世,杰罗姆读到她的日记,才明白她的挣扎与爱意,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这份“求而不得”的爱情,成了杰罗姆心中永远的'遗憾。

  纪德用“求而不得”的爱情,描绘出了人生的无奈。不是所有的爱意都能得到回应,不是所有的等待都能迎来结果。《窄门》让我学会:面对“求而不得”的爱情,与其执着不放,不如学会释怀,让遗憾成为生命中另一种风景。

【《窄门》读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情感散文分享:谁能挤进那道窄门08-29

《高老头》读后感_读后感02-15

哈姆雷特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03-05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读后感《苏轼诗词读后感》09-19

边城读后感读后感范文09-09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_读后感08-06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读后感08-23

读后感:骆驼祥子读后感07-30

名著边城读后感最新 读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