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精选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 1
这本书是三毛一生的缩影。
先读文字,再看图片,读的时候尽可想象。
三毛说:“任何事情,在当时是苦的,若只是肉体上的苦,过了也就忘了。回忆起来只会开心,有时还会大笑。”
这句话,我渐渐能感同身受。
三毛是最不会给书起名字的。“我的'宝贝”这种书名很容易让人低估它的价值。
书是七八年前买的,一整套三毛全集,不见天日地压在箱底,有些连塑封都还没拆。扫一眼手头的书,再给我七八年也是读不完的,更别说每月还有新书“入库”。这些没读完的书,渐渐变成我的一桩桩心事。
有些书读完即弃,不必再读第二遍;有些书则每次翻开都是新发现,让你相见恨晚。《我的宝贝》恰好属于后者,它是三毛其它文章的补充,是她短暂一生的注脚、概括和提炼。
三毛是个敏感至极的人,她经常在文章里说怕麻烦别人,这就是最好的例证。敏感的人从她的字里行间里自能体会。这种敏感和细腻造就了她看待器物的独到眼光:一看一个准。恋物癖者三毛是可爱的,多亏了她的这些宝贝,才有了书中珠玉般器物背后的故事。
故事归故事,现实生活中,我是不会学三毛那样痴恋于器物的,我的人生注定不会有什么故事。
喜欢三毛的多是敏感至极的疯子。至少是半个疯子。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 2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书会上,偶然间看到有书商在卖三毛的作品。高中时候来自同学的感染让我对三毛有一种迷之喜爱,所以看到书商有三毛的作品,毫不犹豫的上前买了向往已久的《我的宝贝》、《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把三毛的《我的宝贝》也当成我的宝贝收藏和保护起来。
《我的宝贝》列出了好些三毛的收藏,有首饰、衣服、器具、陶塑等等。她说自己是守财奴,守着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舍不得用,舍不得穿。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多多少少都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我想,这样的东西便是无价,曾经的我也是这般的执着,执着于各种能散发回忆的事与物。念旧的人,总是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东西,学不会断舍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成长带来的`不只是越来越多的思维,还有无止尽的遗失,所以我们总需要点什么来怀念一下以往的时光和回忆。
我眼中的三毛不是守财奴,是内心无比富有的大富翁。
这个富有的三毛,也不是那样的吝啬,她会把自己收集到的宝贝分享给朋友和亲人,送给能体现自己收藏的宝贝价值的人,哪怕这件东西承载着满满的回忆。她说到:那三尺高的古老水漏、半人高的非洲鼓、百年前的铁箱、石磨、整套的瓷器杯盘,还有许许多多的书画、石头、罗盘、牛犁,以及苦心收集来的老钟、老椅子和老家具跑到另外一个又一个家庭去的时候,我看见了对方收到这些礼物时的欣喜,也看清楚了那些东西的缘分,在那一刻,对我,已经结束。不,我没有悲伤,我很明白这一切的秩序——它们的来和去,都不只是偶然。
三毛的这些感慨不就是生活的真谛么?
品三毛的书,不仅仅是看她的宝贝多宝贝,还看了如何学会收集和舍弃生活中的宝贝。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 3
没有浪漫的爱情碎片,没有流金岁月里的奇侠怪异,它如同生活里剪切的时间片段,在不该聚缩的情景里,将它摆置在一个繁忙的空间。
在累得无法看清视线下密集的文字时,在这书页角落里作者的古董宝贝,会如另一番新迹,为你舒张模糊的双眼。
徘徊过万千书廊,越过重重书架。或许就如同作者三毛有缘与她的宝贝在生命里遇见一样,这本书《我的宝贝》也因缘在我的大学生活里停靠。
起初,我迷茫的阅过书中短小的故事,近乎不解的望着书里一页页古董图片。因为,我不明白,在人生旅途中有那么多的东西与你遇见,那么多的人和你萍聚,这些都看似平常与普通,根本谈不上用文字去雕琢其中的乏味和通俗,为何作者却要苦心写下。
但是,就在我感到生活前所未有的空虚与迷茫时,如万千的帆航在三角洲的尽头,找不到归宿的方向。记忆也如白纸,没有刻骨铭心的烙印,也没有岁月留下的足迹,有的只是流浪的时间,慢慢老去的照片。我开始心慌,我开始焦虑,这样漫无边际的放纵,何时是一个尽头。直到触摸到它《我的宝贝》。
书里面介绍的只是作者平凡的收藏,它们的价钱也不能以金钱来衡量,数量也抵不过任何一间普通的古董店。可是作者却深深的爱着它们,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件收藏,更是作者游历不同国度的历史见证,和作者用生命接纳的印记。作者三毛用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处理它们,她认为,既然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她也不刻意去编排它们,让手边抽到哪一张照片,就去写一个故事。
作者对待生活是多么的坦然呀,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自己感到百无聊奈的日子里,细心的经营一下身边的`事物。将每一件事或每一份物品身后的故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将它记载在日记本的扉页里。这不是荒唐到平乏而无事可做来消磨记忆里的文字,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写自己的人生。当在累计千百次的记录后,再打开最初那张已泛黄的纸页,再倒上一杯热咖啡,这种慰心的温存感,会让自己愉悦的去回首那曾经的点滴。
因此,从今天起,我不在迷茫、沉沦中度日。我会用心去记录每一份触动我心灵的感动。既然,时间安排我们在着轮回的轨道里相触,就如这本三毛的书《我的宝贝》,我也会用我杂乱的文字,刻下这段我们触碰的火花,让它沉淀,沉淀在我日记簿的故事里。因为,我也相信,时间有它的连续性,而故事自有它的独立性,生活也就在这里,于千万故事里,寻找出轮回过的一生。
是乎感觉,文字的运转,不像是出于一个青年者之手,偶有历经沧桑的老者所文之感。但或许在真实的故事里,在被《我的宝贝》熏陶之后,我的思绪,已随着磨盍的岁月,在这不可能的年龄段,明白了更多的心灵悟感。
就这样保存吧,《我的宝贝》,“借着这一件物品,写出了背后的故事,也是另一种保存的方式,这么一来,东西不再只是它的物质基础,它们加入了人的悲喜以及生活的轨迹,是一种文物了。”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 4
读三毛的作品《温柔的夜》,当我读到书中《拾荒梦》的末尾一段:“我有一天老了的时候,要动手做一本书,在这本书里,自我童年时代所见的东西一直到老年的都要写进去。”于是便借来了她后来写的《我的宝贝》,又读。
书中讲述了她自己的八十六个收藏小故事。还没有读完,我就开始搜索我的小宝贝了。想起了几件竟还不是我的,都是儿子的宝贝。比如,三毛在《娃娃国娃娃兵》里面讲的俄罗斯的特产,一套几件,一个比一个小的木质娃娃。是儿子一年级时,我们去承德旅游带回来的'。当时,他看见这套娃娃,一个能钻进另一个身体里,喜欢的直围着它们打转转就买下来了。儿子比我喜欢收藏一些小物品。他还有一块三叶虫化石,是在某个展览中心花三十元钱买的,我们劝说他不一定是真的不要买。他绕来绕去的不肯离开那里。当我们围着展览中心转了一圈后,他又跑去看那块化石非说是真的。那时期他正着迷恐龙化石之类的有历史感的石头。家里已经有一盒神秘的石头,被他精心的摆放在有格子的盒子里,每一块石头都被贴上了标签,有名有姓的住扎在他的书柜里。结果让这位读了几本科普书,‘小牛’得比我们有见识的小同学上了当。
放下书,我赶紧给老母打电话,问我老祖母用过的坛坛罐罐还有吗?老母告诉我还在呢。
“从前那个,家里装盐的小罐子还有吗?”我首先想到那个褐色的短粗的大肚子罐罐,很漂亮。
“有啊。”老母一向舍不得丢掉任何一件有用没用的东西。
“我想要,用来养花。”
“拿去吧。”只要有人想要那些有用没用的东西,老母都觉得那些占了房间里角角落落的旧东西终于等到被人领走,自然很高兴。老母又追上一句:“你的铜火锅,腌咸菜的坛子都还在,你要,都拿走吧。”妈呀,我一下子还达不到那么高层次的收藏。只想小小的收留几件小巧的,有故事又是自己喜欢的而已。老母巴不得我把所有的破烂都拿走。
铜火锅是在非常时期买的算是有故事,可占地方。腌咸菜的坛子,三毛在她的故事里起名叫《停》,她和家人在海鲜馆正准备吃饭时,瞄见一辆破烂车慢慢踏过,她追上去大喊一声:“停!”从破烂车里淘出了一个又一个翁。我们家那个腌咸菜的坛子跟三毛淘的坛子一模一样。太大个,我不怎么喜欢。
儿子2岁左右,我给他编织了一件粉黄格条的毛背心,穿了很久。等他长到再也不能穿时,我拿去准备送给小侄子,结果回到家里,发现毛背心又被藏进我的包包里,儿子说他舍不得这件衣服。想一想我也舍不得。我不太喜欢织毛活。那年,有几个月的时间工作在外,我都只能在每个周末回家看看儿子抱抱他。看不见时,就在饭后的一点空闲时间和同事一起给各自的儿子织毛活,编织着各自对儿子的想念。这也算是有故事。嗳呀,不知放到哪里了,不知可否还在?
像这样的小宝贝,每个人都会有几个,落满岁月的尘埃。引用一段三毛在《我的宝贝》这本书后记里写的话:
籍着一件一件的物品,写出了背后的故事,也是另一种保存的方式,这么一来,东西不再只是它的物质基础,它们,加入了人的悲喜以及生活的轨迹,是一种文物了。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 5
这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第好几本三毛的书了,自己只有一本《雨季不再来》,也是别人送的。喜欢她,却不急着拥有她,虽然一直都在极力寻找关于她的蛛丝马迹,可留在身边的似乎除了少数不可抹去的思想外,就很少,很少了。
《我的宝贝》列出了好些三毛的收藏,有首饰,衣服,器具,陶塑等等。她说自己是守财奴,守着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舍不得用,舍不得穿。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多多少少都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我想,这样的'东西便是无价,曾经的我也是这般的执着,执着于各种能散发回忆的事与物。现在想想,还真的远了。一直说在成长中,看来成长带来的不只是越来越多虑的思维,还有无止尽的遗失。
看看身边,一直陪自己走的东西太少了。每离开一个地方,就预示着会丢去一些东西了,就像每经历一个阶段,会自然的告别一些思想,观点。总是发生的很顺其自然。现在环顾,无意发现,倒是我的漱口杯跟着自己跑了快十年了,不容易啊!没有刻意想要留过,却很和谐的用了这么久,现在依然美好。记得这是五年级第一次离家住校时,爸爸给我买的,通体湖蓝,外壁中间有一副画,一只母鸡,三只小鸡,其中两只小鸡在母鸡背上嬉戏,而另一只在地上仰着头探看,无辜的眼神让人忍不住去抚摸。整个画面是很和谐,很温馨的,当时还用天真的语气说:刚好我们一家四口,妈妈当母鸡,我和弟弟是母鸡被上的那俩小鸡,爸爸就委屈当那只留在地上的小鸡。这情景依然那么清晰地跳跃在脑海中,就像从来没有过去。这个漱口杯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孤独,徘徊的早晨,夜晚。直到这匆匆十年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陪自己最长久的,还是那些最沉默,最不经意的。我想在现实中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的吧,海誓山盟,声嘶力竭,都只是过往烟花,只璀璨在那瞬间,更多的时候,天长地久只属于那些沉默在角落里安静的侧影。坚定而沉默的存在。
喜欢那个五更灯,三毛宝贝之一,从香港古董街淘来的。有天,点着五更灯,三毛和一友人聊到了五更时分,我想有一天,我也能给别人带去很多的五更灯之夜。
【三毛《我的宝贝》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宝贝11-30
我的“宝贝”作文11-15
我的宝贝作文07-18
我的宝贝作文[经典]02-16
我的宝贝-诗歌09-11
[精选]我的宝贝作文12-12
我的宝贝作文07-09
我的宝贝句子精选07-01
我的宝贝之新生宝贝现代散文08-10
我的宝贝的小学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