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8 10:40:17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十八课。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平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对这类科普性文章较感兴趣,但理解时不够深刻,有些学生的热情也慢慢冷却。如何激情,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我的方法是借助多媒体创设各种情境;如野人与现代人的较量、小神龙俱乐部等来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蝙蝠与雷达探路的动画来简化学生理解上的难题,使他们有兴趣,并能学好这篇课文。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演试蝙蝠探路和雷达导航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度:第2课时

  课时安排:理解词句,突破重点,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以及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蝙蝠和雷达》一课主要讲了什么?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航的安全。)

  过渡语: 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其他东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试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完成下面填空。(电脑出示表格)

  试验次数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探路工具

  第一次 蒙住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不是眼睛

  第二次 塞上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跟耳朵有关

  第三次 封住嘴 铃铛响个不停 跟嘴有关

  二、教学第4、5自然段

  1、学生带问题自学,小组讨论完成填空。

  2、指名学生口述,完成板书。(全班交流)

  3、齐读这两自然段,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

  4、立即播放科学家三次试验的录像,加深巩固。

  过渡语:那么经过这几次试验的结果,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谁能把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

  电脑立既显示另外一句去掉配合起来的句子进行比较。

  A、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提问: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用如果就或因为所以等句式说一说)

  5、同桌讨论回答,教师指导。

  (蝙蝠探路时靠的是嘴和耳朵两种器官一起发生作用。)

  过渡语: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6自然段把自己的理解用直观示意图画出来。

  三、教学第6自然段。

  A、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回指导。

  B、学生交流画图情况,师生评议。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设计03-19

小学语文《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03-19

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03-20

语文乐园五优秀教学设计03-20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04-17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精选18篇)02-28

小学语文《比尾巴》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4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1-10

语文《小露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12-29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