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第十一课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教案

第十一课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教案

时间:2024-10-01 12:34:57

第十一课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教案

第十一课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教案

第十一课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区域发展特点和条件。

  (2)知道五个经济特区,以及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南京、重庆、武汉等地的位置。

  (3)掌握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

  (4)了解长江流域内部的差别。

  (5)掌握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特征。

  (6)掌握西部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在中国整体中的地位。

  (7)了解西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工业、交通及产业。

  (8)了解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

  2、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阅读地图,掌握描述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概括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分析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了解家乡的发展,家电产品的市场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地理、社会信息,归纳区域发展特征,运用地图表达调查结果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

  (1)树立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

  (2)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发展前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案例1迅速崛起的东南沿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条件:位置优势和政策优势来发展外向性经济。

  【教学方法】

  调查法、协作学习法

  【板书设计】

  【案例描述】

  (导入)我们讲了这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那么我们的祖国——中国属于哪一类型的国家呢?

  (新课教授)发展中国家,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发展中的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这个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按照经济发展的特征,则可以把中国分为三个部分——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

  (读图)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

  A、包括海南、广东和福建三省

  B、东临台湾海峡和南海,背靠武夷山和南岭,毗邻港、澳、台,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思考)那么,他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1)我国纬度最低的地区,又是海洋最为广阔、受海洋影响最深的地区,所以高温多雨、夏长冬暖、降水充沛,夏秋多台风的气候特点。属于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2)水果王国,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也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

  (师)可见,东南沿海的自然条件很好,他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最集中的地区。那么,什么是经济特区呢?

  (生答)略。

  (想一想)结合书本的“读与思”展开。

  (思考)东南沿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而广东省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则是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地区。

  (看图)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活动)略。

  (讨论)为什么,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有哪些原因或者说是因素?如何来看待珠江三角洲的“二次发展”。

  (学生活动)略。

  小结:(1)地理位置的优势

  (2)国家政策的优势

  (思考)他们的产业有什么特色?据你所了解的,有哪些产品来源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

  (生答)略。

  (巩固复习)板书

  练习

  【案例2基础雄厚的长江流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条件和加强区域联系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案例描述】

  (复习)东南地区指哪些省份呢?

  最发达的是什么地区?

  (导入)今天我们讲长江流域。

  (新课教授)

  (提问)长江流域的位置和范围?

  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最终汇入东海。

  1、发源地到宜宾:长江上游

  2、宜宾到湖口:长江中游

  3、湖口以下:长江下游

  其中,长江中、下游的经济比较发达。

  (提问)优势在哪里呢?

  1、交通优势:结合P79“读与思”展开。

  (学生活动)设计旅游路线

  分组进行

  2、人才优势:列举著名大学

  3、资源优势:鱼米之乡

  (学生活动)列举事实[来源:]

  在长江流域中,也有一个比较发达的地区——长江三角洲。

  (读一读)结合书上的“知识窗”展开。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有一个“龙头”城市——上海。

  (提问)上海的独特性在哪里呢?

  A、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B、国际性港口城市

  C、吸引外资

  (巩固新课)板书。

  练习。

  【案例3前进中的西部地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部的发展途径和生态建设

  难点:西部发展的模式

  【教学设计】

  1、收集有关西部民族风情的图片,并加以简单文字说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2、让学生活动起来,自己设计西部地区旅游路线,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祖国西部大好河山。

  【板书设计】

  一、位置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远离海洋沙漠面积大

  二、居民:少数民族聚居区

  三、发展条件

  1、优势

  2、不足

  四、发展成就

  1、著名的工业城市和基地

  2、大型建设项目

  【案例描述】

  (复习)略。

  (导入)除了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外,我国还有广阔的西部地区。和前两者不同的是,西部地区远离海洋,属于内陆地区,在加上塔克拉马干沙漠地带,所以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

  (看一看)图片欣赏

  (读一读)请大家仔细地阅读一下全文,结合我们刚才看的图片,一起讨论一下,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你想到的话,就请自己带黑板上把你的答案写下来,好吗?

  (学生活动)

  优势:资源丰富

  景色漂亮

  有很多矿产资源

  面积大

  不足:缺水

  气候干燥

  人比较少

  地势很高,不适合人居住

  温度要么太高,要么太低

  早晚温差大

  交通不方便

  (讲一讲)由写答案的学生自己来讲述,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老师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巩固)板书

  练习。

【第十一课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教案】相关文章:

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03-19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8篇)04-23

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精选16篇)10-12

总结青椒的不同做法11-15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案07-05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案07-05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案07-05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案07-05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案07-05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案07-0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