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2)(总第5课时)的教案范文
图形的平移(2)(总第5课时)的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
1。理解探究图形平移的特征以及它的应用。
2。知道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定义及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均相等。
学习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图形平移的特征。
学习难点:如何把握具体问题中的图形平移问题。
导学过程:
【预习交流】
1。预习课本P16到P18,有哪些疑惑?
2。(1)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2)平移具有哪些最基本的特征?
3。请画出将方格中的阴影部分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案。
【点评释疑】
1。课本P16做一做。
2。课本P16议一议。
归纳:①平移前后对应的线段相等,平移不改变角的大小。
②平移前后连结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3。课本P17做一做。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结论:夹在两条平行线段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4。应用探究
(1)下列哪些图形中,△A’B’C’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
(2)长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试将△ABO沿AD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D的长度。
(3)如图,直线a∥b,△ABC的顶点A在直线a上,顶点B、C在直线b上,△ABC的高为AD。如果顶点A在直线a上向右移动到点A’,那么请在图中画出高AD随点A平移后的线段A’D’,并画出△A’BC。从这个图形中,你能发现△ABC与△A’BC的面积有何关系?
(4)①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四边形DEFG也是正方形,已知AB=a,DE=b(a、b为常数,且a>b>0),则△ACF的面积为__________。
②你能将该题作怎样的变化?
5。巩固练习:课堂练习:课本P18练习1、2。
【达标检测】
1。在下列关于图形平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B。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C。图形上任意两点连线大小不变D。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点
2。如图,将网格中的三条线段沿网格线平移后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三角形,
至少需要移动()
A。8格B。9格C。11格D。12格
3。如图,△ABC经过向右平移4。5cm之后得到了△DEF,其中AE=3cm,BC=12cm,DF=10。5cm,那么BE=_________,AC=_________,FC与D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四边形ABCD中,AD∥BC,DM∥AB交BC于M,DN∥AC交BC延长线于N,线段AD沿着的方向平移到BM,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B沿着的方向平移到DM,平移的距离为;△ABC沿着方向平移到△DMN,平移距离为。
CF
BEAD
3题图
【总结评价】
1。平移的特征。
2。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定义及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均相等
【课后作业】课本P19习题7。35。
【图形的平移(2)(总第5课时)的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03-20
图形的变换课题教案(精选14篇)08-28
《平移》教学反思范例01-25
二年级《平移和旋转》教案(通用12篇)11-09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试卷03-20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精选18篇)06-08
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反思03-2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试卷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