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没有苦孩子》教案实录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没有苦孩子》教案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另一种新闻体裁——报告文学的写法。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2、理解掌握新闻分析(也称新闻评论)以写实为主的写法。
(《再苦也没有苦孩子——平淡数据后的震撼信息》)
3、比较两篇文章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的不同。(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两文,掌握字词并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掌握另一种新闻
体裁——报告文学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学,我能学
1、给下列加点生字词字注音。
薇( )泰 谦逊( ) 钳形( ) 弗里茨 ( )
鲍( )卢斯 趋之若鹜( ) 端倪( )虱子( )
2、给下列同音字或形近字组词。
勒( )谦( )捷( )诞( )鹜( )撼( )
靳( )歉( )婕( )涎( )骛( )憾( )
3、解释下列词语。
谦逊: 。震撼: 。
惩罚: 。端倪: 。
趋之若鹜: 。
二、阅读《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1、解题:什么是漫谈?
2、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背景资料,教师补充背景资料。
3、自读课文。思考探究:
(1)本文用幽默而讽刺的语言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叙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很真实的记录语言和事件有什么作用?
(2)通过本文的叙述,你发现了它有哪些特点?那么本文的文体是什么?
4、精点报告文学的特点。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① 性;② 性;③ 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三、探究比较
1、同样写战争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
四、总结文章: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
了 的道理,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千万家庭带来的苦难。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掌握《再苦也没有苦孩子——平淡数据后的震撼信息》作为一篇新闻评论,以写实为主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主标题以肯定的叙述句回应了政府提倡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号召,给人以鼓舞。副标题表明评论的材料来源及给作者的感受。“震撼”一词写出了作者的惊讶,与“平淡”对举,更能吸引读者。
思考:本文主标题是什么?副标题是什么?
二、阅读《再苦也没有苦孩子》
1、思考探究内容:
作者是针对什么调查而进行评论的? 。
作者在调查数据中看到了什么? 。
作者有何结论? 。
作者对此结论有怎样的感受? 。
2、学习这篇文章后,我们知道了:
新闻报道用 说话,寓观点于客观准确的事实之中,它的生命在于 。评论,是对事实进行直截了当的理论分析和判断,就事 , 服人。写新闻评论的一半步骤:分析现象----- 观点------ 观点-----得出 。
三、情感交流。
1、你自己的父母是否在打工?他们对你的上学问题持什么态度?
2、对在外打工的父母亲你最想说些什么?
四、作业: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一封信。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没有苦孩子》教案实录】相关文章: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教案12-12
《贾志敏老师的讲座及课堂实录》听后感09-13
小班社会教案设计《做个讲文明有礼貌孩子》(通用6篇)06-24
孩子转变期的具体的计划03-19
关于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总结09-12
《数星星的孩子》的课堂教学设计03-20
陪孩子读书感想怎么写(通用12篇)04-30
《左传》教案10-24
存货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