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渔夫的故事
32、《渔夫的故事》(开发型)
教 师 | 陈建素 | 学 科 | 语文 | 执教班级 | 四(5) | ||||
教学时间 | 2011年 5月19日(第 16周星期 三) | 教学地点 | 四(5) | ||||||
教学内容 | 全文 | ||||||||
教学课时 | 第 1 课时 | 教学课型 | 精读课文 | 是否集体备课 | 否 | ||||
教材 分析 | 《渔夫的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通过渔夫机智地制服魔鬼的记述,形象地告诉我们: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软,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 ||||||||
教学 目标 | 1学会课文中“规矩、捞着、铁叉、恩将仇报”等生字词语,部分词语能结合语境,在复述中初步运用。 2. 利用鱼骨图梳理课文结构,简单分析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学会抓要点复述。 3. 通过朗读、表演,进入故事中,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 ||||||||
教学 重点 |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 ||||||||
教学 难点 |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 ||||||||
教学 准备 | 自制课件 | ||||||||
预设过程 | 设计意图 | ||||||||
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目标1;五分钟】 1、揭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芝麻开门。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师: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灯。 师: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生:渔夫的故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板书揭题。 2、检查预习 师:下面我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词: 规矩 捞着 锡封 金币 铁叉 倒霉 起誓 笑逐颜开 披头散发 无恶不作 荣华富贵 恩将仇报 下流无耻 开火车读 齐读 小结:通过课前预习掌握了生字词,你们很会学习。略读课文就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学懂,聪明的同学还会利用课文前面的略读提示呢。 3、出示略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师:请大家翻到书本152页,一边默读,一边划出学习要求。 师:谁来说说看,学课文时要怎么做? 反馈后课件出示: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任务,借助鱼骨图来学习课文。 二、借助鱼骨图 突破重难点【目标2、目标3;二十五分钟】 A、反馈“鱼身” 梳理脉络 师:课前已经让大家借助鱼骨图自学了课文,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这个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分别是怎样的呢? 指名两个学生。(交流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 开头:捕鱼捞瓶 发展:开瓶放魔 高潮:诱魔入瓶 结尾:投瓶入海 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不仅情节完整,还一波——三折呢! 师:你能围绕这几个词简单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吗? 指名一生说 师:经你这么一说,我们就知道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你真棒! B、反馈鱼骨 分析人物形象 师:了解了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故事的两个人物上面! 1、感知魔鬼的“凶恶”: 读了课文,这个魔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学生反馈: 【样子凶恶】——他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头像……(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从外貌描写,我们感到魔鬼——非常可怕、恐怖、凶恶 【本性凶残】——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从“立刻”一词我们可以看到魔鬼凶残的本性,因为对所罗门有所畏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 【邪性爆发】——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允许他选择怎样死。 师:是啊,居然要杀救命恩人,这魔鬼的确——恩将仇报!【板书:恩将仇报】 师:这恩将仇报的背后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心啊?我们来个合作吧—— 引读: 在第一个世纪里,如果有人救了他,他想——100年过去了,没有人来解救他。 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侯,如果有人救了他,他想——可是没有人来解救他。 第三个世纪开始的时候,如果有人救了他,他想——可是整整过了400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他。他——非常生气,他想—— 师:魔鬼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啊? 生:一开始他想报答救他的人的,可是因为整整400年都没有人来救他,所以他很生气很绝望,反而恨那些救他的人,要恩将仇报杀了他。 师:是啊,恩将仇报的背后,是魔鬼“邪”恶的本性爆发了。【板书:邪性爆发】 | 据“鲜明的人物性格”来赏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首先指导学生分角色有表情朗读对话,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性格,让学生从语言的音韵变化中分辨角色,整体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征。接着具体分析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渔夫的“诚实善良,机智勇敢”,魔鬼的“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鲜明的性格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 ||||||||
2、体会渔夫的智慧 那么,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的第16——25段,划出有关句子,简单写写批注,能够有理有据地说说自己的看法。
☆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妖气。 生:从这儿我感受到渔夫临危不乱,在可怕的魔鬼要杀自己时,没有被吓得丢了魂,反而很冷静地想办法。 师:多么大胆的想法,可见渔夫——【板书:临危不乱】。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 生:我觉得渔夫很聪明,他想了一个很好的计策,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子里的,使魔鬼上了当。 师:假装这个词用得妙,也就是说他是“将计就计”。 师:像这样充满智慧的语言,你还找到了哪些呢?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生:渔夫的激将法用得十分巧妙,魔鬼肯定想:你不是不相信吗?我偏让你看看!这样一想,他就上当了。看,渔夫多么有智慧啊! ☆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 生:我补充。渔夫的智慧还可以从这里看出:当他收服魔鬼后,魔鬼还想说谎骗渔夫,可是渔夫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坚决把它投进大海。换了别人,也许会犹豫,可渔夫坚决不为所动,令人佩服。 师:渔夫采用了将计就计和激将法,可见他是一个——【板书:足智多谋】的人!
生:从这里我能看出渔夫非常冷静果断。 师:渔夫果敢的动作,令人佩服!而你果敢的发言,也令我们佩服! 小结: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就是靠着临危不乱、足智多谋和冷静果断,战胜了邪恶!可见他充满了【智慧】。 3、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从渔夫身上,你还明白了什么道理? 鼓励学生的多元解读,比如: a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付像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之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b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4、师:带着你们的感受,同桌合作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5、小结:这么有滋有味,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吧。看来,好的故事不仅要有曲折的故事情节,还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那么我们再给别人讲故事的时候,不仅要把故事情节讲清楚,还要把人物形象讲生动,比如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渔夫是如何用智慧战胜魔鬼就要重点讲,而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可以简单讲。 三、创设情境,口语交际【目标2;五分钟】 四、拓展阅读 布置作业【目标4;五分钟】 1、默读资料袋 这篇课文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纪念碑。 师:这些美丽的故事就像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在我们心中跳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 |||||||||
板书设计 | 渔夫的故事 渔夫 聪明机智 勇敢冷静…… 魔鬼 凶恶 残忍 恩将仇报 | ||||||||
作业设计 | 1、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故事。 2、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流畅地写一段话或者一个小故事,再讲给别人听。 | ||||||||
教学反思 | 《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借事喻理的文章,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通过渔夫机智地制服魔鬼的记述,形象地告诉我们: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软,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针对本课阅读教学的特点,主要设计自读自悟、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学生学的轻松有趣。 课文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对话、外貌和心理描写,来刻画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渔夫诚实善良、勇敢机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凶残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故事通过渔夫这个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通过魔鬼这个形象,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也是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在学生充分自学交流后,设计分角色朗读,比赛朗读的方式深化理解。 一堂课就精要的内容让学生学得充分些,学得透彻些,远比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要有用得多。 |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渔夫的故事】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03-19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03-20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2-19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计划02-19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11-13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点02-23
语文第四单元教案03-19
第八册语文积累运用六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