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时间:2025-06-18 16:16:16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通用6篇)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活动准备: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 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2

  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用不同方法尝试记忆歌词的快乐。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唱出鼓点节奏的强弱变化以及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准备:

  图片四幅(太阳、花、小鸟、小朋友)、鼓。

  过程:

  1、玩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敲鼓节奏。

  (1) 个别幼儿探索敲鼓的节奏。

  (2) 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

  2、学习副歌部分:

  (1) 倾听副歌的鼓声节奏。

  (2) 创编不同的敲击方法,敲击副歌节奏。

  (3) 边敲边唱出副歌节奏,尝试唱出由强到弱的变化。

  3、完整地学唱歌曲。

  (1) 欣赏歌曲一遍,提问:谁听到了鼓声?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图片排队。

  (2) 随琴声学唱歌曲。

  (3) 教师隐藏部分图片,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4、边唱边自由表演歌曲。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观察图谱,学习副歌部分,表现出鼓声的强弱变化。

  3.会根据歌曲节奏,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大鼓一个。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5′左右

  1.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谁?谁想当小鼓手,来敲出好听的声音?

  2.请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敲鼓节奏。

  师:刚才XX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来用嘴巴学学看!

  二、学习副歌部分。8′左右

  1.教师敲鼓,请幼儿欣赏节奏。

  师:大鼓还会这样唱歌,你们听!(教师敲击大鼓)大鼓是怎么唱歌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出示图谱。

  师:大鼓的歌声除了节奏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也可以不一样。看着这个图谱,你们能告诉我这一小节鼓的声音是大还是小?这一小节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3.教师敲击大鼓

  师:大鼓又要唱歌了,你们听!大鼓是怎么唱歌的?和刚刚的声音又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出示图谱。

  师:原来这次鼓声有了停顿。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5.请幼儿跟随将副歌部分完整练唱。

  三、完整地学唱歌曲。15′左右

  1.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我们小鼓手敲鼓的声音真好听。你们听,谁听到了我们的鼓声?

  2.引导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提问:我们的鼓声被谁最先听到了?后来又有谁听到了?

  3.学唱歌曲。

  用图片遮挡法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4.提出演唱要求。

  师:小鼓手敲鼓的心情怎么样?

  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听到好听的.鼓声心情怎么样?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5.完整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鼓声的变化这部分显然是较难的,因此,我首先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要求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此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做做、玩玩中,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

  2、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鼓、图片四幅(太阳、花、鸟、小朋友)。

  2、歌曲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1、教师敲鼓,引导幼儿探索节奏。

  师:小朋友,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这种东西会发出奇妙的声音,你们猜猜是什么?

  幼儿:小鼓

  师:小鼓说:“很高兴认识大二班的小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你们想听吗?”赵老师要来做小鼓手,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师敲节奏:××/×××/

  师: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幼儿:咚咚的唱歌。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和小鼓一起唱歌。节奏:×××/×××/(师边敲边演示一遍)

  师:你们还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小鼓一起唱歌?(教师选择两至三位幼儿的意见进行以下节奏的.练习)

  ××××/×××/××××/×××/;

  ××××/×××/××××/×××/;

  ×××/××/×××/××/(此部分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灵活增减)

  2、个别幼儿敲鼓,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谁也想来做个小鼓手,有节奏地敲出好听的歌曲?(教师请两名幼儿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来学学看!

  (此环节主要运用了探索法和游戏法,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二、学习副歌部分。

  1、倾听并练习副歌的鼓声节奏

  师:赵老师还想来做小鼓手,仔细听,这次小鼓唱歌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由弱到强)

  师:请小朋友用小嘴巴学一学小鼓唱歌,先是轻轻地唱,然后响亮地唱。

  师:再用小手来试试。小鼓轻,你们也轻;小鼓响,你们也响。

  师:小鼓还想唱歌,听听这次小鼓又是怎样唱歌的?××○/××○/××××/×○/(引导幼儿敲出休止符)。

  师:小鼓又要来唱了,这次要唱得更长一点了。

  ××××/××××/××××/××××/××○/××○/××××/×○/

  师:小鼓这次越唱越响,越唱越高兴了。跟着小鼓一起试着唱一唱。(重点练习最后部分,反复练习至少三遍)

  2、边敲,边说副歌歌词,并尝试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越来越响

  (此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难点,让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小鼓唱歌这种方式掌握副歌歌词,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完整地学唱歌曲

  1、熟悉旋律。

  师:今天,小鼓唱歌又好听又开心,小鼓唱得有快有慢、有强有弱,真有趣。钢琴听了也要来唱歌了。请小朋友听一听,钢琴和小鼓哪些地方唱的是一样的?听伴奏。

  师:听出来了吗?再听一遍。

  2、出示四幅图片,先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师:小鼓、钢琴唱的歌真好听,许多朋友都来听他们唱了。请小朋友一起听听,还有谁也来听小鼓唱歌了。师范唱。

  师:谁先来听小鼓唱歌?然后呢?再仔细听一听。师范唱。

  师:我们来帮他们排排队。

  3、遮挡部分图片,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随琴声学唱歌曲。

  师:这些小卡片要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看看谁藏起来了?(小花)听着钢琴来唱,把小花唱出来。你们唱好听了,小花又会出来的。

  幼儿学唱歌曲。

  师:再闭上眼睛,看看这次是谁藏起来了。遮掉小鸟。

  师:这次有两个朋友藏起来了。太阳和小朋友。

  4、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的歌曲,歌名就叫《小鼓手》。小朋友喜欢这首歌吗?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一起来做做动作。(教师请两至三名幼儿发言)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边唱边把好看的动作做出来。

  (此环节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并在幼儿熟悉歌词的情况下,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鼓声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变化。

  (二)启发幼儿能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事物的高兴与快乐,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

  二、活动准备:

  小熊头饰、小老鼠头饰、太阳、花、鸟、小朋友、小鼓、节奏图

  三、活动过程:

  (一)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老师出示一面鼓,问幼儿:“你会打鼓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一只小老鼠(头饰)“小老鼠也来打鼓啦。”××××︱××××︱鼓声敲得又低又轻;

  3.再出示一只大熊(头饰)“大熊也来打鼓啦。”××××︱××××︱鼓声敲得又强又重。“他们鼓打得一样吗?”通过小老鼠和大熊身体大小、力量强弱的强烈对比,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鼓声的高低强弱变化。

  4.“小老鼠和大熊一起打鼓了。”××0︱××0︱××××︱×——︱

  5.“你们想学打鼓吗?”幼儿学敲鼓,先学小老鼠敲,注意声音要轻,再学大熊敲,注意声音要重,最后一起敲。幼儿用手在腿上敲出节奏。“除了在腿上敲,还可以在身体的哪个地方敲?”(肩、手臂、胳膊等)、

  (二)第二环节欣赏歌曲,熟悉歌词,把握歌词前后顺序。

  1.第一遍欣赏教师范唱。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小朋友当小鼓手的歌,老师唱给你们听,待会儿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2.欣赏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歌词内容。提问:歌曲唱了什么?(教师出示相应图片,顺序不对的)

  3.欣赏把握歌词前后顺序。“我们再仔细听一遍,看一看顺序如何?如果顺序不对请幼儿改过来。

  4.按节奏来和老师一起念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5.分组演唱歌曲

  (三)熟悉歌曲,表现歌曲

  创编简单的动作分角色合作表演。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五人一组尝试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和表情。

  (四)结束

  和老师一起去按照节奏敲鼓吧。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 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歌词,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能敲击歌曲强弱变化的节奏。

  3.乐于参与歌唱活动,体验边唱边伴奏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小鼓手》音乐、PPT、一面大鼓。

  活动过程

  1.游戏:《击鼓传花》,探索鼓声发出的节奏。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面大鼓,大家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并听听鼓声发出的节奏。

  (2)师:你听到这些鼓声后有什么感觉?我们也来学学敲击这些节奏吧。

  2.通过《小鼓手》PPT,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小鼓手》PPT,边完整的欣赏歌曲,熟悉歌词内容。

  (2)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3)师:歌曲里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图片进行歌曲演唱。

  3.引导幼儿学习副唱部分。

  (1)让幼儿重点倾听歌曲中鼓声的节奏。

  (2)引导幼儿寻找身边的`物品敲击副歌节奏。

  (3)让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尝试演奏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4.完整演唱歌曲及敲击副歌节奏。

  (1)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及进行副歌演奏。

  (2)幼儿分两组进行歌曲演唱活动。

  活动拓展

  幼儿相互之间做指挥,进行歌曲演唱活动。

【中班音乐《小鼓手》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活动《听》教案09-29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路09-28

中班秋天的音乐活动教案09-21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推荐:奥尔夫音乐06-24

《我是小鼓手》的教案10-19

中班音乐活动跳舞的树叶教案05-25

中班音乐活动《摘果子》教案10-07

郊游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参考09-20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办家家》06-10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