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时间:2025-04-10 16:10:21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通用12篇)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1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 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填空:

  (1)5/8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7/9 里有( )个 1/9 ;( )个1/8 是 7/8 。

  (3)3个 1/4是( ); 6/11 是6个( )。

  (二)、新授问题引入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8,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3/8,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8。)

  师: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预设: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1/8+3/8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类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学探究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结果是多少?

  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办法验证吗?

  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3)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1)选择:4/8-1/8表示什么含义?(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归纳方法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同分母)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智慧大闯关(巩固应用)

  过三关

  (五)课堂检测

  同桌互检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一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 新课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 ,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2) 3/10-3/20

  1、 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3+5/6= 5/8-5/10= (黑板)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题,总结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同学们能把这两道题又对又快的算出来吗?

  集体订正。请学生讲一讲算法。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2、验算2/3-4/9=2/9 ( ) 3/5+2/7=5/12 ( )

  教师:小明也运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计算了两道题(课件出示),但他没有检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计算得正确吗?同学们能帮他验算一下吗?在练习本上写出验算过程。

  交流验算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用新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张爷爷家后园有一块菜地,种豆角用了总面积的3/8,种黄瓜用了总面积的1/2。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计算题中“1”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每人一张长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图书馆购买了一批新图书,其中童话书有3/8,故事书有1/8。童话书和故事书一共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要注意什么?

  2、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在此基础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要求“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

  (3)怎样列式呢?

  (4)这道题的算式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异分母分数相加)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5)取出长方形白纸,表示试验田,你能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涂色表示1/2和1/4吗?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你能根据折的情况说说1/2与1/4相加的和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看出1/2+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看作了几分之几?

  (6)想一想,计算1/2+1/4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小组内互相说说。(通分)通分的目的是什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指出:在计算1/2+1/4时,要先把1/2和1/4通分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什么方法计算?(同分母分数计算)按这样的方法,完成例题的填空。

  2、出示“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多几分之几?”。

  (1)要求“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多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

  (2)怎样列式呢?

  (3)这道算式与前一题有什么不同的呢?(异分母分数减法)补充课题:减法。

  (4)说说你打算怎么办?通分的目的是什么?你能试着独立完成吗?并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尝试解题,小组交流。

  (5)交流汇报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试一试。

  (1)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方法。指出:一般情况下最后结果都应用最简分数表示。

  (3)你是怎样计算1-4/9的?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指出:在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可以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再计算。怎样才能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呢?怎样验算?小组中完成。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在小组中说说。

  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5、完成练一练。

  (1)独立完成计算,并验算。

  (2)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按要求涂色,并写出得数。

  (2)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通分母分数相加应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怎样?

  2、完成第2题。

  (1)独立完成计算。

  (2)展示作业,交流评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第3题。

  (1)理解题意。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列式计算。

  4、完成第4题。

  (1)理解题意。

  (2)求“从体育馆道少年宫一共有多少千米?“实际是求什么?求“从学校道体育馆比从学校到少年宫近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第3各问题应该怎样想?(1-4/5)(3)独立完成计算。

  5、拓展训练。

  ( )/( )-( )/( )=1/5 ( )/( )+( )/( )=1/4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3.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

  2.揭示课题。

  (1)提问:猜猜今天我们研究什么?

  分数加减法

  (2)出示课题:分数加减法

  (3)提问:这些算式都一样吗? 你能给它们分类吗?哪一类比较好做?

  (4)补充课题:同分母

  二、探究新知

  1.提问:谁知道它们都等于怎么计算?这节课大家一起来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出示课本第89页教学例题1。

  (1)课件呈现情境图。(见课本第89页)

  (2)提出问题。

  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3)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探索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a.你是怎么想的?

  b.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4)汇报探索结果。

  a.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应该用加法。

  b.1/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c.课件显示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d.对于这样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5)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板书: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出示课本第90页教学例题2,课件呈现情境图。

  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1)怎样列式

  (2)3/8和1/8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

  (3)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4)对于它们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补充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5.自己随意找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或者减法算式,先计算再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和想法。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的改正过来。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反馈方式: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意见,对有疑问的提出来,集体分析。

  2.神机妙算 对又巧。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3.解决问题我能行。

  小丽计划一天练习写30个毛笔字,实际上午完成了计

  划的十五分之七,下午完成了计划的十五分之十一,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反馈方式:学生分组作完后,指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4.提高练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课本P90做一做1、2题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5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叫加法、减法?

  二、教学新课

  1、学生自学例1和例2

  2、学生提出问题。

  3、向学生提问:

  (1)为什么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把分子相加?

  (2)填空题:2/9+5/9表示()个1/9加上()个/1/9,一共是()个1/9,就是()。

  (3)3/4-1/4表示()个1/4减去()个1/4,还有()个1/4,就是()。

  4、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看题目说出计算过程。

  2、完成应用题。

  四、本节课的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何?

  2、为什么分母不便呢?

  3、最后的结果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6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东营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生3:……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处理。一般情况我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一起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指名回答。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提出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生2: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残渣和危险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学习的加法分母不同。

  师:这就是今大我们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你能想办法把它转变成我们学习过知识进行计算吗?

  小组内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生1:我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四分之一就是0.25,十分之三就是0.3,所以0.25—0.3=0.55。

  生2:我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表示方法。)

  (对于两种方法老师都予以肯定。)

  生3:我用的算式的方法

  师:你们能看懂这是什么意思吗?

  3/10+1/4=6/20+5/20=11/20

  生:把1/4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把3/10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

  师:为什么要一个分数同时扩大5倍,另一个分数同时扩大2倍?

  生: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通分,而且也知道了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师:他的意思是说,原来分母是不一样的,现在用通分的办法使分母一样,这时候用同分母的方法来做就可以了。

  (4)教师总结

  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精彩,无论是画图,还是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还是通分,都是想要把单位统一,然后再相加。具体请看课件演示。

  (5)自主选择二次探究,方法择优

  师:接下来还有几个算式,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2+1/8 1/3+2/9 2/7+1/3

  师: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通分。

  师:为什么不用化成小数的方法?

  生:因为除不尽。

  师:为什么不用画图的方法?

  生:画图太麻烦了。

  师:看来用化成小数的方法、画图的方法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你们刚才用了那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找到一个都通用的`方法?

  生:还是通分比较简便。

  师: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说。

  生:如1/3+2/9=3/9+2/9=5/9

  师: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

  生1:分母不同没法直接相加的,通分以后分数单位一样了,也就是分母一样了,所以这样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生2:我们学过分子不同、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现在把它们通分就能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刚才我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能计算出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吗?

  学生独让解答,

  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同桌交流完,指名说说计算的过程。

  生:我是先通分,然后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生:通分。

  师:通分之后再怎么计算?

  生: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只解决了两个,你能自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吗?

  (学生选择问题,并解答。)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板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10+1/4=6/20+5/20=11/20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让学生形成共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化新知为旧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P104—106。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具准备】

  每组学生一张圆形纸,一张长方形纸,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从“3/8”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师:你对3/8有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真分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设计意图】

  (1)复习分数相关知识

  (2)当学生提到分数单位时,让学生列举和3/8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进而引入“同分母分数”,重点让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2. 师:看到这些同分母的分数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汇报之后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提出想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引入课题,既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也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二、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方法

  1. 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1)根据1/8和3/8这两个分数列加、减法算式

  1/8+3/83/8-1/8

  (2)根据加法算式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2. 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在独立思考1/8+3/8的计算结果和验证方法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或其他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在探究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3. 感知并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汇报1/8+3/8是怎样计算的,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规范书写。

  (2)习题巩固,进一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层次一(计算结果是真分数)2/7+3/7=2/9+4/9=

  层次二(计算结果是假分数)5/12+7/12=3/5+4/5=

  (3)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层次一基础题的练习,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层次二,提出了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特殊情况,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练习后总结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以上为20分钟教学内容】

  三、推理迁移——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计算方法、算理

  1.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根据3/8-1/8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2.由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由加法直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用推测的方法独立计算3/8-1/8

  3. 解释算理

  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数单位相同)

  4. 习题巩固

  通过7/9-2/9=7/10-1/10=两道习题巩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回顾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拓展深入——进一步探究“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1. 提出问题引入“ 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有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份,老师口渴吃了1/4个,还剩多少个?1-1/4

  2. 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解决特殊情况“1”减几分之几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不把1写成2/2、3/3、5/5……,进一步感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3. 习题:1-3/7

  五、交流心得,总结收获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8

  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同学们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③ 是( )个 , 是5个( ),4个 是( )。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是几个几分之一, 是几个几分之一, 和 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 是3个 , 是2个 ,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 加2个 得5个 ,就是 。

  教师板书: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 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 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 )和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下列各题。

  1/4+2/4

  1/5+3/5

  2/7+2/7

  1/8+3/8

  3/9-2/9

  7/10-5/10

  7/9-4/9

  5/6-1/6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以下例题3。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图

  2.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问题一: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找出前三类节目所占的分数。(4/151/157/15)

  ②尝试计算这三个分数的和。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4/15+1/15=4+1/15=5/155/15+7/15=5+7/15=12/15=4/5

  b、4/15+1/15+7/15=4+1+7/15=12/15=4/5

  ③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明为什么?

  (2)问题二: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想一想:每天播出的总时间用什么数表示?

  ②求其他节目时间应该怎样算?

  列出算式:1-2/15-12/15

  ③尝试计算

  算法一:1-2/15-12/15=15-2-12/15=1/15

  算法二: 2/15+12/15=2/15+12/15=14/15

  1-14/15=1/15

  3.归纳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1~9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5~11题。

  1.第5题

  这是一道利用连加、连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由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第(1)(2)题,然后全班反馈,解决第(3)题时,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理由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第6~8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第9题

  这是一道分数连加、连减的开放型练习,条件和问题同时开放,练习时要让学生审题,按要求分类,再写算式。

  4.第10题

  算式接龙。多让一些学生起来做游戏。

  5.第11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板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例3:(1)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4/15+1/15+7/15=4+1+7/15=12/15=4/5

  (2)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1-2/15-12/15=15-2-12/15=1/15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通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两个分母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因此在教学中将自主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过得成功的喜悦。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通分(3种不同类型)

  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

  通分时用什么作分母比较简单呢?让学生依次说说每道题分母之间的关系和找公分母的方法。

  2、口算。

  4/7+2/7= 4/5+1/5= 2/9+8/9= 5/6-1/6= 4/5-2/5= 1-3/10=

  回顾: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二、 新授

  ⑴.出示例题 :一节数学课1/8的时间复习,1/2的时间新课,3/8的时间练习.

  出示问题(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的数学问题很多,老师先选择其中一道简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出示问题(2)复习和新课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

  1.学生列式解答(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并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2.再看(2)问让学生列式,这题和我们刚才计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⑵.探究方法

  1.1/2+1/8怎样计算呢?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吗?出示问题,生自主探究。

  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

  ⑵.不能直接加减怎么办?你能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吗?

  (3).写出计算过程后和同座说一说你是这样计算的?

  师说:还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自学书110至111页,书上有解决的方法。

  2.板演,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实践验证:同学们都是这样做的,到底结果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要实践证明真理。大屏幕出示:

  ⑴.动手折一折,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红色,再折出这张纸的1/8涂上黑色。

  ⑵.将两部分合起来看占着张纸的几分之几?

  (3)写出算式表示出以上的计算过程。

  4.通过实践证明结论正确,老师在大屏幕上用不同的方式演示计算过程。

  5.小结:异分母分数的计算由于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计算。由此可见,转化的.数学思想很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经常用到的。

  ⑶.尝试练习

  为防“流感”,我们学校总务处向老师在六一班消毒用了1/4小时,在六二班消毒用了1/5小时 向老师在六一班比六二班多用多少小时?

  1.学生独立计算

  ①讨论:计算1/4-1/5时,要先做什么? 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②得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板书 约分)

  2.验算。

  3.讨论归纳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板书 验算)

  三、 练习巩固

  1. “数学医院” 把错误的题目改正过来

  ① 1/3+1/2=

  ② 8/15—1/3=

  2.计算

  3/5+1/24= 1/3—1/24= 3/8+7/10=

  3.妈妈买回一个蛋糕,爸爸吃了它的4/15,妈妈吃了它的1/5,小明说“我吃了它的2/3。”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读题并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思考和计算的过程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五、布置课作 (分层)

  1.练习十四第2题(前四题)

  2.全对同学接着练习思考题,有错的同学接着完成“练一练”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0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1、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呀?

  2、1+1等于多少?(让学生随意展开想象,说一说)

  有学生可能说:1+1等于11或1.1,譬如:1元+1角=11角或1.1元。

  追问:为什么不等于2元或2角?引导学生说出: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二、情景导入

  “五一”小长假来临,老师想外去交游,出示去桐溪水库的的'情景图。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乘公共汽车 小时

  乘摩托车 小时

  桐溪水库

  步行 小时

  车站

  家

  乘三轮车 小时

  预设: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迅速选择一种算出时间

  口答: +

  3、比较五道算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三、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

  (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2)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直观感知结果是 。

  ② + =

  ③ + =0.25+0.5=0.75

  ④画图

  ⑤ + = ……

  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随机渗透转化的、估算的。

  (3)阐述算理,判别正误。

  ①直观感知结果

  ②动手探究为什么得 ,结果是怎么得出的。(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4)理解算理。

  数形结合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计算的结果。(课件演示)

  探索计算的过程,理解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生报,师扳书计算过程,并随机问为什么要把 变成 )

  2、突出转化的应用:计算 + 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实对于这些方法,尽管大家的思维角度不同,但是面对新的问题基本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生反思)都是通过转化,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3、体验优化计算方法:(选用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选择方法计算。

  (2)说方法选择的理由。

  (3)谈解题感受,优化方法。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A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B提示计算时的注意点。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12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本第十一册第121-12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组题引新:

  1、老师在投影仪下出示4张卡片:

  (1)现在请你摸2张,有几种可能?(哪几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由摸出的两个数组成一道加、减法算式,共有几道?

  (3)请你把这12道算式写在草稿本上。(写完后学生说,老师板书)

  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1、这些题你愿意做一做吗?选择你会做的做。(师巡视,并提示可以用折纸、画图等方法来思考或验证。)

  2、反馈:

  (1)你认为这些题中,哪几题最好算?(+、-)为什么?等于几?板书)

  (2)[1]揭题:

  为什么剩下的题没有这两题好算?(因为它们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2]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画图的、计算、折纸都用投影出示)

  [3]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的?(通分、化小数、折纸、画图)同学们很会动脑筋。

  [4]那么这儿还有哪几题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算的?

  (-、-、+)结果分别是多少?

  [1]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折纸、画图)这样的方法算起来太麻烦。为什么没人用化小数的方法?这说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分。

  [2]计算这样的题,为什么要通分呢?

  [3]剩下的5题你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可以都做。

  [4]反馈。

  3、那你们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生答,教师板书: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巩固反馈:

  1、计算,并验算。(投影显示)P1223

  (1)现在我们来看P1223这儿几个要求,另起一行写出“验算”后再验算。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同学可以都做(中间可提问:怎么验算的?)

  (2)投影反馈,还有做另外两题的吗?

  (3)计算了这几题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化简,验算方法,验算时要用原数)

  四、课堂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卷

  你可以任选A组或B组题进行练习,A组简单点,B组难一点。

  A组:1、计算,并验算。(任选2题)

  +-+-

  2、P1224

  B组:1、同上

  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2)

  (3)(4)

  2n-11

  2n2n

  这样一直做下去,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

【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案10-2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想11-06

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9-2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参考10-23

《分数加减法》教案05-18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的教案08-22

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教案07-0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通用6篇)01-24

《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7-0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