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种草莓》教学设计

《种草莓》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7 15:56:10

湘教版《种草莓》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湘教版《种草莓》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湘教版《种草莓》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种草莓》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莓、栽、淋、慢、铲、豌、趴、蚕、酸、汁”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之情。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在自主阅读中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爱吃哪些水果?

  2、(出示图片)看,这是什么水果?(板书:草莓)练习说话:多好看的草莓啊,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味道?

  3、这么好看又好吃的水果,要是能亲自把它种出来,那该多好啊!(板书: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草莓》。(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声地自由读课文,连读边标出自然段。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指名轮流读课文段落。其余同学边听边把新字词画出来,不懂的词语做出标注。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1)指名认读带点的生字,重点指导“铲(chǎn)、豌(wān)、酸(suān)”的读音。

  (2)齐读生字。

  (3)出示生词,认读生词。

  草莓栽革淋雨慢慢儿小铲子

  豌豆趴蚕豆酸味果汁

  (认读时,注意指导读儿化音“慢慢儿”,先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儿化音来练读,如:“小苗儿、花儿、小果儿、头儿”等,反复读,理解在这些词后加上儿化音,更估出了草莓的可爱)

  2、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你认为哪几个生字难记、难写,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自由汇报生字的识记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

  (1)“栽”与“裁”比较,引导学生找出不同之处,并想想“木”和“衣”分别代表什么,学生比较发现:“栽”是把植物的苗儿种在土壤里,“裁”是把一块衣料按一定民就寸展开。

  还可以练习题,巩固运用:

  栽裁

  ()衣服()种()树苗()缝()剪

  (2)“豌”:与“碗、宛”比较组词。

  (3)“酸”:仔细观察,左边是“酉”,不是“西”,右下部分是“”,不是“又”。

  3、指导书写。

  (1)着重指导观察“栽、豌、蚕、酸”几个字,说说应注意哪些笔画,各写三遍。

  (2)自由练写,将每个字写两遍。

  (四)再读课文,梳理顺序

  1、同学们,《种草莓》这篇课文共6个自然段,而每个自然段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内容,你能找到它吗?自由读课文,找到了就画上横线。

  2、交流,概括。

  (1)对有争议的第4、5自然段可再读读,讨论明确:第4自然段既写了花,又写了果,可以和写果的第5自然段合并,用两个词概括:开花、结果。

  (2)明确线索:春天—栽苗—长高—工花—结果—成熟。

  3、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谁来说说种草莓的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栽苗、长高、开花、结果、成熟)

  3、自由读文,看看各个阶段草莓是什么样子?小弟是怎么做的?

  (二)选择朗读,品味语言

  1、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再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大声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相机指导以下三个重点句段:

  (1)“细细的春雨酒下来,淋在小叶上,叶儿慢慢长大了。暖暖的太阳出来,照在花盆上,小小的苗儿长高了一点儿。轻轻的春风吹来,吹在小苗上,小苗儿又长高了一点儿。小弟用小铲给松松土,小苗儿更壮了。”

  ①多美的情景啊,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

  ②教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指导。

  “细细的、暖暖的、轻轻的、松松土”——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词都是重叠的)

  再自由地小声读一读,体会这些重叠词有什么好处?(说明春雨、春风、阳光和小弟的'动作都是那么温柔,在细心地呵护着小苗儿,好让小苗儿茁壮成长)

  ③再指名读,读出温柔、郐畅的感觉。可加上动作表演读。

  (2)“小小的花儿凋谢后,出现了一颗()小疙瘩。小绿疙瘩一天天长大,颜色也慢慢变浅,成了()的小课儿了。……小草莓()了,朝外的一面开始发红。”

  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②课件演示(或动手画一画)果儿的变化。

  ③草莓从“绿豆般的”到“豌豆那么大”再到“像蚕豆一样大”,作者观察得很仔细,而种草莓的小弟就更不用说了。指名读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猜猜:弟弟心里在想什么?

  (3)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学生自由朗读,用横线画出草莓成熟的样子,用波泫线画出品尝草莓的句子。

  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谁不喜欢呀,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要品出草莓的香甜哟。

  (三)总结升华,拓展练习

  1、谈感受,小结:学习了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草莓的可爱,也从小弟的身上体会到种草莓有无穷的乐趣。

  2、语言积累: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下来。

  3、拓展空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尝试种植小豌豆或其他植物,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写下观察日记。

  《种草莓》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草莓苗,初步知道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了解草莓的基本外形特征(有绿叶、藤蔓,果实红色带小籽)。

  能力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小铲子挖坑、放苗、填土,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种植的乐趣,萌发爱护植物、期待收获的情感,愿意和同伴分享种植过程中的发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草莓苗的'特征,参与简单的种植操作。

  难点:正确使用小铲子完成挖坑、填土动作,避免损坏草莓苗。

  三、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带土的草莓苗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匹配)、小铲子、小花盆、松软的土壤、喷壶、草莓图片和生长过程动画视频。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草莓果实。

  四、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播放草莓果实图片,提问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你们吃过的草莓是什么味道的?” 引发兴趣后,播放草莓生长过程动画,说 “今天我们要当小园丁,亲手种出甜甜的草莓啦!”

  观察与讲解(8 分钟):出示草莓苗,引导幼儿观察 “草莓苗有什么?(叶子、藤蔓)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示范种植步骤:拿小铲子在花盆里挖小坑→把草莓苗放入坑中→用手轻轻填土→用喷壶浇少量水。

  幼儿操作(15 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种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动作慢的幼儿,提醒 “小心不要弄断草莓苗的根哦”。鼓励幼儿互相帮忙,如 “可以帮小伙伴递一下小铲子”。

  总结与延伸(7 分钟):带领幼儿展示自己的花盆,说说 “你种的草莓苗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将花盆放在班级植物角,约定 “每天来看看草莓苗,给它浇点水”。

  五、教学反思

  幼儿对种植操作兴趣浓厚,但部分幼儿使用小铲子不够熟练,后续可增加手部精细动作的小游戏。种植后需持续引导幼儿观察草莓生长变化,培养长期观察习惯。

  《种草莓》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草莓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了解草莓从幼苗到结果的`基本生长阶段。

  能力目标:能独立完成草莓盆栽种植,学会记录草莓生长情况(用图画或简单文字)。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植物的责任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愿意和同学交流种植心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草莓种植的基本步骤,了解草莓生长的必要条件。

  难点:正确判断草莓种植时土壤的湿度和浇水的量,学会记录生长过程。

  三、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草莓幼苗、花盆、营养土、小铲子、浇水壶、草莓生长阶段卡片、生长记录表(空白图画纸)。

  资源准备:草莓种植教学视频、校园种植区(若有)或班级植物角。

  四、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6 分钟):开展 “草莓小问答” 游戏,提问 “草莓的果实长在什么地方?”“草莓苗冬天会冻死吗?”,结合生长阶段卡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草莓生长过程,引出课题。

  知识讲解(10 分钟):播放种植教学视频,教师补充讲解:草莓喜欢阳光,每天需要 4-6 小时光照;土壤要松软,不能积水,浇水时 “见干见湿”(土壤表面干了再浇)。用 “生长条件小口诀” 帮助记忆:“阳光足,土松软,水适量,温度好,草莓长得旺”。

  实践种植(20 分钟):

  教师示范:在花盆底部铺少量碎瓦片(防积水)→装营养土至花盆一半→放入草莓苗,让根部舒展→填土至覆盖根部,轻轻压实→浇透水。

  学生操作:每人一盆独立种植,教师巡视,纠正错误操作,如 “土壤不要压太实,不然根会不舒服”。

  记录与总结(9 分钟):发放生长记录表,指导学生画下当天草莓苗的样子,标注日期。布置任务:“每天观察草莓苗,每周记录一次变化,下次课分享你的发现”。最后将花盆统一放在教室窗边(阳光充足处)。

  五、教学延伸

  开展 “草莓成长日记” 评比活动,两周后收集学生的记录表,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坚持观察。

  《种草莓》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草莓的繁殖方式(分株、扦插),理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对草莓生长的影响,了解草莓常见病虫害及简单防治方法。

  能力目标:能选择合适的繁殖方式培育草莓苗,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草莓生长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水分),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情感目标: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会劳动与科学结合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草莓的繁殖方式和科学种植方法,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生长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与草莓生长的关系,正确分析对比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带匍匐茎的草莓母株、剪刀、营养土、花盆、标签、多菌灵(防治病虫害)、实验记录表(含光照、水分对比项)。

  工具准备:放大镜、温度计、pH 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7 分钟):回顾低年级种植经验,提问 “我们之前种的草莓结果了吗?为什么有的长得好,有的长得差?”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草莓生长的.因素,引出本节课的科学种植主题。

  知识探究(15 分钟):

  繁殖方式:展示带匍匐茎的草莓母株,讲解分株繁殖(将母株旁的小幼苗分离,带少量根系)和扦插繁殖(剪取健壮匍匐茎,插入土壤),演示操作要点:“分离幼苗时要小心,保留 3-4 条根;扦插时茎插入土壤 1/3”。

  科学原理:用简单图示讲解 “光合作用”—— 草莓叶吸收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养分;“蒸腾作用”—— 叶片蒸发水分,帮助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实践与实验(25 分钟):

  分组繁殖:4 人一组,选择分株或扦插方式培育草莓苗,做好标签(组别、繁殖方式、日期)。

  设计对比实验:每组设置两组实验,一组正常光照(每天 6 小时),一组遮光(每天 2 小时);或一组正常浇水(见干见湿),一组过量浇水(每天浇),记录两组的生长条件和初始状态。

  总结与任务(8 分钟):各组分享实验设计思路,教师点评。布置任务:“每周测量草莓苗的高度、叶片数量,记录叶片颜色,三周后分析实验结果,写一份简短的实验报告”。

  五、教学评价

  通过实验报告、小组合作表现、草莓苗生长状况综合评价学生,重点关注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种草莓》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从生物学角度理解草莓的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如须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匍匐茎的繁殖功能),掌握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了解草莓的花和果实的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能运用显微镜观察草莓根尖结构,通过实验分析无机盐对草莓生长的影响,撰写科学严谨的实验报告。

  情感目标:激发对生物学的探究兴趣,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体会劳动在生物实践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草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的营养需求,花和果实的发育过程。

  难点:显微镜下观察草莓根尖结构,分析无机盐对草莓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

  三、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草莓幼苗、根尖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稀硝酸钾溶液(含氮、钾无机盐)、清水、花盆、营养土、标签。

  教学资源:草莓器官结构解剖图、花发育成果实的动画、植物营养运输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8 分钟):展示大棚草莓种植图片,提问 “为什么大棚里的.草莓能在冬天结果?草莓的根能吸收哪些物质?” 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课对草莓生物学特性的探究。

  知识讲解与实验(30 分钟):

  器官结构与功能:结合解剖图讲解:草莓的根是须根系,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匍匐茎属于营养器官,能进行无性繁殖;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肉细胞含叶绿体。

  显微镜观察: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草莓根尖切片,识别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说明 “成熟区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营养需求实验:分组设计实验,探究氮、钾无机盐的作用。一组用含稀硝酸钾溶液浇灌,一组用清水浇灌,记录草莓苗的叶片颜色、生长速度(每周测量株高),分析无机盐对生长的影响。

  花与果实发育(12 分钟):播放花发育成果实的动画,讲解:草莓的花是两性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草莓的红色部分是花托膨大形成,表面的小颗粒是真正的果实),帮助学生区分 “假果” 与 “真果”。

  总结与拓展(10 分钟):总结草莓的生物学特性,提问 “如何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提高大棚草莓的产量?”(如控制温度、补充光照、合理施肥)。布置任务:完善实验记录,下周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五、教学反思

  需关注学生显微镜操作的规范性,部分学生对 “花托发育成果实” 的概念理解较难,后续可准备草莓果实解剖实物,让学生直观观察。

  《种草莓》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草莓露地种植和盆栽种植的全套流程,学会草莓的日常管理(浇水、施肥、除草、疏花疏果),能处理简单的病虫害(如用草木灰防治蚜虫)。

  认知目标:了解草莓种植的农业常识(如种植时间、行距株距),知道劳动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理解 “春种秋收” 的劳动规律。

  情感目标: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树立 “劳动创造价值” 的`观念,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如收获的草莓),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草莓露地种植的行距株距控制,日常管理技巧(如疏花疏果),劳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难点:判断草莓病虫害类型并进行有效防治,掌握施肥的时间和用量(如花期施磷钾肥)。

  三、教学准备

  劳动工具:铁锹、锄头、浇水桶、施肥勺、除草耙、手套(每人一副)。

  种植材料:草莓幼苗、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肥)、草木灰、生石灰(土壤消毒)、露地种植地块(提前翻耕)。

  安全提示:劳动工具使用规范视频、病虫害防治安全手册。

  四、教学过程

  安全与常识导入(10 分钟):播放劳动工具使用规范视频,强调 “铁锹使用时不要对着人,锄头除草时弯腰不要过猛”。讲解草莓种植常识:露地种植最佳时间是春秋季,行距 30-40 厘米,株距 20-25 厘米;盆栽适合放在阳台或窗台,方便管理。

  露地种植实践(35 分钟):

  土壤处理:分组用锄头翻耕土地,撒生石灰消毒,晾晒 5 分钟后,撒上腐熟的有机肥,用铁锹混合均匀,做成宽 1.2 米的畦(方便浇水和管理)。

  种植操作:教师示范:在畦上按株距挖 15 厘米深的坑→放入草莓苗,根部舒展→填土至覆盖根部,轻轻踩实(防止倒伏)→浇定根水(浇透)。学生分组种植,教师巡视,纠正行距株距偏差,提醒 “苗的深度要适中,不要埋住叶片”。

  日常管理教学(20 分钟):

  浇水与施肥:讲解 “生长期浇清水,花期施磷钾肥(每株 5 克),果期施复合肥”,示范用施肥勺均匀撒肥,避免肥料沾到叶片(会烧伤叶片)。

  除草与疏花:用除草耙演示除草,说明 “杂草要连根拔起,避免争夺养分”;展示草莓花,讲解 “每株保留 3-4 朵健壮的花,多余的花摘掉,这样果实能长得更大”。

  病虫害防治:出示蚜虫危害的草莓叶图片,介绍用草木灰撒在叶片上防治蚜虫(天然无农药残留),严重时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并强调 “农药使用要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成果与规划(15 分钟):各组展示种植的草莓畦,评选 “整齐种植小组”。布置长期任务:“每周轮流来管理草莓地,记录生长情况,收获时我们举办‘草莓分享会’,把草莓送给学校食堂或敬老院”。

  五、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从劳动参与度、工具使用规范性、草莓种植成活率、日常管理效果四个方面评分,结合学生的劳动日志,综合评价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