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的课堂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的“练习一”第1~4,7~10题。
【教学理念】:
课堂上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练习课上并不是练习的多就好,在于精心挑选练习题,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能力和习惯等各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2、通过练习巩固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或乘、除法混合的运算顺序。
3、主要通过练习的教学方式,巩固学过的知识。
4、通过学习,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与关键】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养成计算前先明确运算顺序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本习题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1题。
学生进行口算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该怎样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使学生再现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即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样也为后面进一步练习做好基础。】
2、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列式解答。
列式48-9-5
提问:48-9表示什么?
39-5表示什么?
3、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3题。
提问:每个六边形要用几根小棒?那每个正方形又要用几根小棒?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列式:6×8÷4
提问:6×8表示什么?
48÷4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全班汇报,这样学生理解的才会深刻,教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进行列综合算式解答,学生结合具体的解决问题,很容易就掌握了学过的知识。】
4、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列式解答。
列式:98+703+594
提问:98、703和594大家都分别看作多少来估算?估算的根据是什么?
98+703+594
≈100+700+600
=1400(辆)
98+703+594=1392(辆)
【设计意图:这里注意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在具体的计算,然后在对比,这样对于学生的估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5、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7题
分析:80千米/时表示什么?(表示每小时行80千米)
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的距离和走普通公路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全班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问题。】
6、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8、9题
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列式解答,全班讲评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10题
分析:“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从这句话中分析得出两层书有什么关系?下层比上层多8×2=16(本)
根据分析,让学生独立解答。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比较难的题,课堂上主要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混合运算》的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乘法运算定律》的课堂教学设计02-16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教案11-15
《数和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03-14
大学课堂教学设计精选02-27
关于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03-15
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的教案设计03-19
《倒数》的课堂教学设计(精选12篇)04-24
《数星星的孩子》的课堂教学设计03-20
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