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卤代烃的教学反思

卤代烃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11 11:31:56

卤代烃的教学反思

卤代烃的教学反思

卤代烃的教学反思

  篇一:选修5卤代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高二化学组 李英爽 《卤代烃》

  《卤代烃》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的,尤其是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我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对卤素检验的掌握问题时,能够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构建的目的。

  我认为不足之处:在做卤代烃中卤素检验的师生演示实验中,学生受传统课堂理念的影响,仍然以教师为主,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不是太充分,实验时间较短。课堂容量有点大,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仍需要调整。这些问题会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多进行调整和改善。

  篇二:卤代烃教学反思

  第二章 第三节 卤代烃教学反思

  卤代烃可以说是烃到烃的衍生物的一个过渡,前面第一二节介绍了烷烃、烯烃、炔烃和苯及其同系物,而卤代烃已不属于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因为它从有机物质的学习来说,一卤代烃是相当于烷烃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产物,结构非常分明,学生很容易去理解它的不同于烷烃的结构,也容易理解它的化学性质;从工农业用途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另外,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方法也有指导意义。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前的视频引入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创造了比较积极的氛围。而通过投影学生做的自学案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身边的伙伴做的情况,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纠错的兴致,且通过投影出来的学生的学案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给其他学生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

  在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时,对学生进行的引导还不够好,导致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显得迷茫。当展示完后,播放了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时断键成键的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反应是如何断键成键的。

  在讲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这一部分时,没有完全考虑好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学生会忘记检验溴离子的方法。所以最好在课前预习时回顾该知识点。

  课后,听课的老师也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上课的语调不够抑扬顿挫。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环节时,没有控制好课堂,导致学生比较吵闹,课堂秩序有点混乱。这事以后要改进的。

  最后,在这整节课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投影,视频,Flash动画等软件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化学问题,甚至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调节课堂氛围。避免教师一直讲授。 同时我也在想,有些教学环节是否可以利用微课来完成,比如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专注度更高,掌握得更好。

  篇三: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李 立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尤其是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1

  2

  3

  篇四:必修五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与反思

  要求:

  1. 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2. 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 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表格从网页上复制到word中 ,在word中进行填写,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再上传到网上,为了方便辅导老师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大家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附件形式上传。 2. 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卤代烃 教学设计(终结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三节 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琼州学院 孙小燕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1、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教学时间:45分钟

  2、教材分析

  卤代烃是烃的一类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卤代烃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同时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在学生们学习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烷烃之后,进一步学习的第一类烷烃的衍生物,把本节内容学好会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②的学习了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前两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烃类的部分基础知识,对结构决定性质有所领悟,而且高二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索及分析,认识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4、设计重点: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而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是

  卤代烃的两种重要的反应。因此,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卤代烃结构、官能团以及两种反应断键特点和反应条件总结归纳,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本质,进一步认识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5、设计思路:

  (1)灵活的使用教材,以溴乙烷来探究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将实际生活与教材相结合,已学知识与新知识想融汇,用系列实验探究和问题思考来整合教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设疑与启发相结合,讲述与讨论相并用,接受式教学和自主实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3)创造性的利用板书与PPT投影相结合,图表并用的多种教学工具教学。

  二、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1)掌握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消去反应的概念。

  (2)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2、教学内容

  《卤代烃》是人教版通高级中学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水解反应、消去反应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以及反应条件和断键位置判断是重点内容。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卤代烃(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断键规律及生成物的判断。 教学难点: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分析。

  4、教学方法

  通过设疑、启发、提问,归纳总结,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5、教学用具

  (1)CH2CH2Br、NaOH水溶液、NaOH乙醇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稀溴化钠溶液、稀氯化钠溶液、KMnO4酸性溶液。

  (2)大试管(配带直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2只、试管夹、小试管10只,长胶头滴管(能从大试管中取液体)、250mL烧杯。 (3)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卤代烃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

seasons教学反思01-17

《大海》教学反思02-26

新诗教学反思03-19

《母鸡》教学及反思02-18

新诗教学反思03-19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3-19

岳飞教学反思03-19

赵州桥教学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学反思03-1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