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通用6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 1
1、评分目的:本次社会调查报告旨在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计分标准:本评分标准按100分计,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此外,增加新闻媒体报道附加分一项,总分值10分。
3、评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选题的得当;调查报告或实习的真实性;现象陈述的合理性;问题分析的深刻、翔实;问题解决措施的合理到位;报告结构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语言的表达;媒体报道;字数要求。
4、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85-100(优秀)
报告选题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全面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现象分析的非常深刻、翔实;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报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报告语言非常简洁流畅,叙述非常清楚明了,有多家媒体报道,字数符合要求。
70-84(良好)
选题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报告结构比较
规范,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有媒体报道,字数符合要求。
60-69(合格)
选题恰当,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基本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结构基本规范,内容基本充实,语言基本达意;字数符合要求。
60分以下(不合格)
选题消极,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没有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结构不规范,内容贫乏,语言不流畅,词不达意。字数不符合要求。
附:新闻媒体报道附加分细则
校内媒体:校内新闻媒体渠道皆可行
线下媒体:
Ⅰ类:
(1)全国性报纸以全国的新闻为报道范围,向全国各地发行。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等。(2)地方性报纸以报道某一地区新闻为主,并主要向该地区发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党委机关报以及地、市、
县报,都属此类报纸。如《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
其余线下媒体归于Ⅱ类(不包括校内媒体)。
线上媒体:
Ⅰ类:
新浪网、凤凰网、网易、腾讯网、搜狐网、光明网、中国网、慧聪网、中国日报网、中华网、大众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环球网、共青团中央以及各地重点新闻网站(如中国江苏网、浙江在线、等)。
其余线上媒体归于Ⅱ类(不包括校内媒体)。
仅有校内媒体报道为3分(不分线上、线下);含有Ⅱ类媒体报道为7分(不分线上、线下);含有Ⅰ类媒体报道为10分(不分线上、线下)。
注:不同类型新闻媒体报道分值不叠加,取最高分值项。
5、评选程序
(1)学院推荐
社会实践材料上交至学院后,学院推选出优秀项目,将材料在规定时间发至指定邮箱。
(2)专家评选
专家对学院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打分,实践材料分数按60%计入总分,新闻媒体报道附加分不按照60%进行折算,直接计入总分。
(3)现场打分
学院推荐的项目经专家评审后按照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20%的队伍将在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汇报会上进行现场展示,现场评委打分按照40%计入总分,总分按照从高到低顺序,第1名为特等奖,2-6名为一等奖,剩余直接列入二等奖。
6、奖励
(1)特等奖5000、一等奖3000、二等奖1500、三等奖800。
(2)获得特等奖的团队,每人综合测评加20分(按照研究生学生手册折合),获一等奖团队的每人综合测评加18分,获二等奖团队的每人综合测评加16分,获三等奖团队的每人综合测评加14分,对于完成社会实践并提交完整报告,但未获奖的团队每人综合测评加10分。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 2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水平,特制定如下评分标准:
一、评分目的:
社会实践报告旨在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评分标准
本评分标准按100分计,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评分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题的得当;调查报告的体例规范;调查报告或实习的真实性;现象陈述的合理性;问题分析的深刻、翔实;问题解决措施的合理到位;报告结构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语言的表达;字数要求。
四、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优秀) 85-100
⑴ 报告选题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⑵全面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有数据资料(非通过网络资料整理)
⑷现象分析的非常深刻、翔实;报告中有个人见解或结论
⑸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
⑹报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⑺报告语言非常简洁流畅,叙述非常清楚明了。
⑻字数符合要求。
2、(良好) 70-84
⑴选题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⑵能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有数据资料(非通过网络资料整理)
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⑸报告结构比较规范,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⑹字数符合要求。
3、(合格) 60-69
⑴ 选题恰当,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
⑵基本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
⑷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⑸结构基本规范,内容基本充实,语言基本达意;
⑹字数符合要求。
4、(不合格) 60分以下
⑴选题消极,理论脱离实际;
⑵不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没有进行社会调查工作;
⑷结构不规范,内容贫乏,语言不流畅,词不达意。
⑸字数不符合要求。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 3
一、内容(50 分)
主题与目的(10 分):主题鲜明,紧密围绕社会实践核心内容,目的明确,能够清晰阐述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得 8 - 10 分;主题较明确,目的`基本清晰,得 5 - 7 分;主题模糊,目的不明确,得 0 - 4 分。
实践过程(20 分):详细记录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具体流程与环节,内容丰富、真实,得 16 - 20 分;实践过程描述较完整,但细节不够丰富,得 11 - 15 分;实践过程描述简略、不完整,得 0 - 10 分。
成果与收获(20 分):全面总结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具体数据、案例等支撑材料,深刻阐述个人在实践中的收获与成长,得 16 - 20 分;成果与收获总结较清晰,但缺乏深入分析,得 11 - 15 分;成果与收获总结模糊、不具体,得 0 - 10 分。
二、结构(20 分)
格式规范(10 分):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要求撰写,包含标题、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格式准确无误,得 8 - 10 分;格式基本规范,但存在少量错误,得 5 - 7 分;格式混乱,错误较多,得 0 - 4 分。
逻辑结构(10 分):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各部分过渡自然,逻辑清晰,得 8 - 10 分;结构较清晰,但存在部分逻辑不连贯之处,得 5 - 7 分;结构松散,逻辑混乱,得 0 - 4 分。
三、语言表达(20 分)
文字通顺(10 分):语言表达流畅,无明显语病、错别字,用词准确,得 8 - 10 分;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存在少量语病或用词不当,得 5 - 7 分;语言表达不通顺,语病、错别字较多,得 0 - 4 分。
简洁凝练(10 分):表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无冗长、繁杂语句,得 8 - 10 分;表述较简洁,但存在部分冗余内容,得 5 - 7 分;表述拖沓、啰嗦,得 0 - 4 分。
四、创新性(10 分)
在实践内容、方法、观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提出独特见解或解决方案,得 8 - 10 分;有一定创新意识,但创新性不足,得 5 - 7 分;缺乏创新性,得 0 - 4 分。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 4
一、实践内容(40 分)
实践主题契合度(10 分):实践主题紧密贴合课程要求或社会热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得 8 - 10 分;主题基本符合要求,但意义不够突出,得 5 - 7 分;主题偏离要求,得 0 - 4 分。
实践过程真实性(15 分):实践过程描述真实可信,有具体的'事例、数据、访谈记录等作为支撑,得 12 - 15 分;实践过程基本真实,但支撑材料不足,得 8 - 11 分;存在虚构或夸大实践内容的情况,得 0 - 7 分。
实践成果有效性(15 分):实践成果显著,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或对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得 12 - 15 分;成果有一定价值,但不够突出,得 8 - 11 分;成果不明显或无实际价值,得 0 - 7 分。
二、报告结构(30 分)
框架完整性(15 分):报告框架完整,包含引言、实践背景、实践过程、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必要部分,得 12 - 15 分;框架基本完整,但存在部分缺失,得 8 - 11 分;框架严重不完整,得 0 - 7 分。
层次清晰度(15 分):各部分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得 12 - 15 分;层次较清晰,但存在部分内容混杂,得 8 - 11 分;层次混乱,逻辑不清,得 0 - 7 分。
三、语言与格式(20 分)
语言质量(10 分):语言准确、规范、简洁,专业术语运用恰当,得 8 - 10 分;语言基本准确,但存在少量不规范之处,得 5 - 7 分;语言错误较多,表达不清晰,得 0 - 4 分。
格式规范(10 分):严格遵守报告格式要求,字体、字号、行距、图表标注等符合标准,得 8 - 10 分;格式基本规范,但存在少量小问题,得 5 - 7 分;格式不规范,错误较多,得 0 - 4 分。
四、综合表现(10 分)
态度认真度(5 分):从报告内容和完成质量可看出态度认真,投入精力多,得 4 - 5 分;态度较认真,但存在一些敷衍之处,得 2 - 3 分;态度不认真,得 0 - 1 分。
团队协作体现(5 分):在报告中能清晰体现团队协作的过程与成果,分工明确,合作有效,得 4 - 5 分;有团队协作体现,但不够充分,得 2 - 3 分;未体现团队协作,得 0 - 1 分。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 5
一、内容质量(45 分)
选题价值(10 分):选题新颖独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社会应用价值,能填补相关领域空白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得 8 - 10 分;选题有一定价值,但创新性不足,得 5 - 7 分;选题缺乏价值,得 0 - 4 分。
内容深度(15 分):对实践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进行研究,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和观点,得 12 - 15 分;分析较深入,但不够全面或理论运用不够充分,得 8 - 11 分;分析浅显,缺乏深度,得 0 - 7 分。
数据与案例(20 分):实践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丰富、准确,案例典型、生动,能够有力支撑观点和结论,得 16 - 20 分;数据和案例有一定支撑作用,但不够充分,得 11 - 15 分;数据和案例不足,无法有效支撑内容,得 0 - 10 分。
二、结构布局(25 分)
整体架构(10 分):报告整体架构合理,各部分之间逻辑连贯,过渡自然,形成有机整体,得 8 - 10 分;架构基本合理,但存在部分逻辑跳跃,得 5 - 7 分;架构不合理,逻辑混乱,得 0 - 4 分。
段落层次(15 分):段落划分合理,层次清晰,每段内容围绕主题展开,重点突出,得 12 - 15 分;段落层次较清晰,但存在部分段落内容松散,得 8 - 11 分;段落层次不清晰,内容杂乱,得 0 - 7 分。
三、语言表达(15 分)
表达准确性(8 分):语言表达准确无误,无歧义,概念清晰,得 6 - 8 分;表达基本准确,但存在少量不准确之处,得 3 - 5 分;表达错误较多,影响理解,得 0 - 2 分。
表达流畅性(7 分):语句通顺,行文流畅,读起来自然流畅,得 5 - 7 分;语句较通顺,但存在部分拗口或不连贯之处,得 2 - 4 分;语句不通顺,阅读困难,得 0 - 1 分。
四、附录与参考文献(15 分)
附录完整性(8 分):附录内容完整,包含实践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重要资料,得 6 - 8 分;附录基本完整,但存在部分缺失,得 3 - 5 分;附录缺失较多,得 0 - 2 分。
参考文献规范性(7 分):参考文献引用规范,格式准确,数量充足且具有代表性,得 5 - 7 分;参考文献引用基本规范,但存在少量格式错误或数量不足,得 2 - 4 分;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错误较多,得 0 - 1 分。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 6
一、实践开展情况(40 分)
实践计划执行(10 分):严格按照预定的实践计划开展活动,执行过程顺利,未出现重大偏差,得 8 - 10 分;基本按照计划执行,但存在一些小的调整,得 5 - 7 分;计划执行混乱,偏差较大,得 0 - 4 分。
实践参与度(15 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团队成员协作良好,得 12 - 15 分;参与度较高,但在团队协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得 8 - 11 分;参与度低,未积极投入实践活动,得 0 - 7 分。
问题解决能力(15 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并有效解决问题,得 12 - 15 分;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一般,得 8 - 11 分;面对问题束手无策,未采取有效措施,得 0 - 7 分。
二、报告撰写质量(40 分)
内容完整性(15 分):报告内容完整,涵盖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背景、目的、过程、结果等,无遗漏重要信息,得 12 - 15 分;内容基本完整,但存在少量重要信息缺失,得 8 - 11 分;内容严重不完整,关键信息缺失较多,得 0 - 7 分。
分析逻辑性(15 分):对实践结果的分析逻辑严谨,论证充分,能够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得出合理的结论,得 12 - 15 分;分析有一定逻辑性,但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得 8 - 11 分;分析逻辑混乱,结论不合理,得 0 - 7 分。
建议可行性(10 分):根据实践结果提出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能够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或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得 8 - 10 分;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可行性不足,得 5 - 7 分;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得 0 - 4 分。
三、格式与规范(15 分)
格式标准性(8 分):报告格式严格符合规定标准,包括字体、字号、排版、页码等,得 6 - 8 分;格式基本符合标准,但存在一些小的格式问题,得 3 - 5 分;格式严重不符合标准,错误较多,得 0 - 2 分。
文字规范性(7 分):文字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图表绘制清晰、标注准确,得 5 - 7 分;文字规范性一般,存在少量书写错误或标点使用不当,得 2 - 4 分;文字规范性差,错误较多,得 0 - 1 分。
四、创新性与独特性(5 分)
在实践方法、研究视角或结论观点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展现出个人的思考和见解,得 4 - 5 分;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创新性不明显,得 2 - 3 分;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得 0 - 1 分。
【社会实践报告评分标准】相关文章:
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07-03
小升初作文评分标准详解07-20
GMAT作文评分标准细则11-19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06-25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01-14
剑桥雅思作文评分标准10-17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细则06-11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细则04-01
考研英语二翻译评分标准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