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5-01-15 07:22:23 班会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参加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你所了解的主题班会都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敬老爱老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 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认同。

  教学准备:

  重阳节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敬老院联系信息(如条件允许,安排实地探访)

  重阳节习俗体验材料(如菊花、茱萸、重阳糕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关于重阳节起源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重阳节是什么时候吗?它有哪些习俗?

  二、知识讲解

  1. 重阳节的起源:讲述重阳节与桓景斩妖除魔的故事,以及它如何从最初的避邪祈福节日演变为敬老节。

  2. 重阳节的习俗:介绍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

  3. 文化内涵:探讨重阳节背后尊老敬老的文化意义,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三、实践活动

  1. 制作重阳糕:分组进行,每组准备材料,按照传统方法制作重阳糕,体验节日食品的制作乐趣。

  2. 模拟登高赏菊:利用教室布置或户外空间,布置成“菊花展”,学生模拟登高赏菊,拍照留念。

  3. 敬老心愿卡: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敬老心愿卡,写下自己对家中长辈的祝福或想要为他们做的'事情。

  四、情感升华

  分享敬老心愿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长辈之间的温馨故事,增强情感共鸣。

  如条件允许,安排一次线上或线下的敬老院探访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尊老敬老的实际行动。

  五、总结与作业

  总结重阳节的重要性和今天的学习收获。

  作业:写一篇关于重阳节习俗和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收集学生反馈,调整后续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2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尊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启发学生从小就要有爱心,做孝顺老人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

  歌曲《我爱爸爸妈妈》和《我的好妈妈》

  三、活动过程

  班主任发言

  “先栽树,后乘凉,长辈恩情不能忘,老人老了老人老了,春风暖人心。我在此宣布张山庄小学二年级“孝敬老人,从小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活动导入

  1、用一首《我爱爸爸妈妈》引入新课。为什么爱父母,尊敬老人?(学生交流)

  (2)、活动流程:

  1、闻听了的故事,思考并讨论:

  1)你从哪里看出黄翔对母亲很孝顺?

  2)什么让你感动?

  黄翔是个孝顺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照顾父母。

  2、讲一讲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讲)

  1)学生讲述自己听过的关于孝顺和感恩的故事。

  总结:像这样的故事,我们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虽然它们离我们很远,但人们总是深情地赞美它们,它们被编成了书,永垂不朽。

  2)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做吗?(学生交流)

  3、如何做一个懂事感恩的人?

  1)学生,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无忧无虑、舒适快乐的环境中成长。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我们还听到了一首关于纪念我母亲的歌曲。这首歌的名字是《我的好妈妈》。

  2)、总结:这首歌唱的.是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回来很辛苦。赶紧给她妈搬凳子,倒水,亲她。这是孝敬母亲的表现。

  3)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父母长辈对子女真诚奉献、无私关爱的感人故事,以及作为子女的真诚回报和感恩。

  4、看谁更懂和父母沟通。

  父母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我们对他们了解多少?

  1、画谁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父亲节是什么时候?

  (3)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吗?

  (4)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希望你做什么吗?

  你知道妈妈有多重吗?

  你知道你妈妈有多高吗?

  2、开着火车去评判对错游戏

  (1)可以不经父母同意出去玩。

  (2)吃饭就是等着妈妈给我做大餐。

  (3)回家后让妈妈买零食。

  (4)回家不认真做作业,老是和妈妈顶嘴。

  (5)不仅做自己的事,还要做很多家务。

  (6)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

  (7)如果有心事,主动找父母倾诉,经常和父母聊天。

  (8)尊重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教导,不顶撞父母,不跟父母发脾气。

  (9)生活节俭,没有浪费,不乱花钱,对父母要求不高。

  (10)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作业。

  5、活动到此结束。让我们把最想对父母长辈说的问候或者最想表达的话写在卡片上,带回家给父母长辈。

  (3)班会总结:孝敬父母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可以和父母说一些心理上的话,就是和他们聊天,在母亲节或者他们生日的时候送他们一朵花,或者说一句祝福的话,比如祝他们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给妈妈洗一次脚,给她盛饭等等。它是一句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对父母的尊重。

  6、宣布本次班会结束。

  四、活动经历

  这个活动充满了温暖。相信这支主题团队会给“孝敬老人,从小做起”主题班级活动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爱的种子!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我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2.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

  3.从小培养孩子尊老爱老的美德。

  4.培养孩子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从小培养尊老爱老的美德。

  2.教学难点: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

  要准备的活动

  1.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的图片。

  2.带着音乐诗朗诵的磁带在山上度假想念我在山东的兄弟。

  3.一个给祖父,一个给祖母。

  活动过程

  1.会话介绍。

  老师:明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第二,看图,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

  3.听配乐诗《在山上度假思念山东兄弟》,感受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怀。

  四。告诉我:平时爷爷奶奶是怎么关心你的,你是怎么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的?

  5.情境表现“让座”。

  1.请分别戴上爷爷奶奶的头饰,扮演公交车上的老人,请四个小朋友扮演乘客进行情景表演《让座》。

  2.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尊敬和爱护老人?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3、知道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4、通过参加重阳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

  (二)、幼儿表演环节

  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歌曲:“我上幼儿园”

  律动:“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

  儿歌:“拍皮球”

  歌表演:“两只老虎“

  (三)、互动环节

  (1)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

  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游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

  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

  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

  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四、活动结束:

  教师表扬和鼓励今天幼儿的表现,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愉悦气氛。

  五、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回家以后为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做一件鞥所能及的事情。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重阳节习俗之一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习俗之二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重阳节习俗之三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阳节习俗之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

  活动过程

  节日起源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重阳糕。

  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6

  一、班会主题:

  敬老爱老我先行

  二、班会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三、班会重点: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并用实际行动尊老敬老爱老。

  四、班会过程:

  (一)诗词导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吗?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重阳节相关的知识。

  (二)由神话故事加深对重阳节的认识和了解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费长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磨破了无数双鞋,翻过了无数座山,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费长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他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几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告别仙长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没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中曾有记载。

  (三)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四)朗读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五)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什么?

  (六)布置作业:为爷爷奶奶做件事。

  五、班会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7

  活动目标;

  1.要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让宝宝从小就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我喜欢爷爷奶奶,也愿意表达对他们的爱。

  4.了解节日的时间、由来和习俗,感受节日的气氛。

  5.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总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节日。

  2.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二、演讲老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我想对我的爷爷奶奶说些甜言蜜语。

  三、学习儿歌《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笑,我请他们吃甜糕。我妈妈/爸爸夸我的好宝宝。

  四、爷爷奶奶,我们爱你。

  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比如:宝宝长大了,自己去,不要爷爷奶奶抱。打爷爷奶奶的背等。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关注孩子们的经历和感受。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节日习俗,还可以体验节日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它发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活动全程感受到了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应该说达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8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敬老意识。

  3. 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活动准备:

  1. 重阳节相关故事和诗歌。

  2. 学生准备的节目(如小品、朗诵等)。

  3. 重阳节习俗的图片或PPT。

  活动过程:

  1. 引入:

  老师讲述重阳节的历史背景和传说故事,如恒景斩妖除魔的故事。

  提问: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回答登高、赏菊、插茱萸等)

  2. 了解重阳节习俗:

  展示重阳节习俗的图片或PPT,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重阳节的风俗。

  讲述重阳节与敬老的关系,强调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3. 诗歌朗诵:

  学生朗诵与重阳节相关的诗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通过诗歌朗诵,感受古人对重阳节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4. 互动环节:

  学生表演小品或情景剧,展示尊老爱老的具体行为。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尊敬和关爱老人?(如礼貌待人、关心老人生活等)

  学生分享自己与老人之间的温馨故事或经历。

  5. 总结:

  老师总结重阳节的.意义和本次活动的收获。

  强调尊老爱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活动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庆祝重阳节,为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和关爱。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日记或作文,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活动难点:学习团、压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1、重阳糕切成小块放在小盘子里。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4、活动前幼儿把手洗干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引导幼儿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受重阳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么做的吗?重阳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都会做重阳糕了,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做一个真的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好吗?

  五、教学延伸:

  通过家校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制作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培养幼儿尊敬长辈、老人的良好品德。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10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又到来了,我们觉得爱老人应该从爱身边的老人做起,所以这次的重阳节活动我们还是准备请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我们幼儿园一起和小朋友度过一个温馨的重阳节,从而培养孩子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好品质。

  活动目的: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体验社区活动,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好吃的'水果,课件。

  活动过程:

  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欢迎您

  1、看看今天教室里来了谁,为什么要请来这些爷爷奶奶。

  2、教师给孩子们介绍重阳节。

  3、集体朗诵儿歌《重阳到》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们家谁参加我们的重阳节活动,请小朋友们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2.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们的爷爷奶奶都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师播放PPT做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先把我们的爸爸妈妈养大,现在还要来照顾我们,为我们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请我们的小朋友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可以给他们做些什么事情。播放PPT,请孩子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

  2.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四.一起欢庆节日

  1.诗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

  2.集体献歌《好娃娃》《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

  3.听音乐,送礼物,吃水果,和爷爷奶奶过重阳节,体验重阳节的快乐。

  五.结束

  全体手语表演《感恩的心》幼儿集体献祝福。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11

  活动目标

  ①初步了解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②懂得尊敬爷爷、奶奶的道理

  ③激励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

  活动口号:

  情系敬老院 温暖老人心

  活动人员:

  幼儿园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

  20xx年 10 月 21 日

  活动地点:

  敬老院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节日礼物

  2、横幅、校车安排

  3、准备水果、重阳糕点等食物

  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节目表演:

  1、教师表演《加加油》

  2、幼儿表演《口香糖》《让爱住我家》

  3、歌曲《关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结束,给老人赠送自己制作的礼物

  5、合影留念五、活动结束,返回幼儿园

  注意事项:

  1、老师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别,说再见!

  教学反思:

  10月21日,我们又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园将结合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的主题活动,创建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我园将在重阳节前夕,组织孩子们去敬老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重阳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班会主题教案06-20

班会主题教案11-28

重阳节节日主题班会教案03-08

我们的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08-11

关于重阳节的主题班会教案03-31

重阳节敬老主题班会教案10-26

关于重阳节的主题班会教案01-05

重阳节主题班会方案04-25

感恩祖国班会主题班会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