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励志班会教案

时间:2025-01-05 09:00:58 班会教案 我要投稿

(精)高中励志班会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励志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精)高中励志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4、唤醒学生探究意识,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进行基础性诊断

  1、扣图引题

  (1)出示徐悲鸿《奔马图》。

  (2)引导讨论。

  图上马画得好吗?你知道是谁画的?那他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想知道吗?

  2、揭题、释题

  (1)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时划下你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质疑,你有什么词不懂?指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4、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徐悲鸿志向是什么?为实现志向,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三、优化新授,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诵读第一、二、三节

  1、指名读,说说徐悲鸿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幻灯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这句话中的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

  (2)、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什么?

  (3)、指导读第二节。(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

  (4)、师:外国人的话多么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三节,先说说该怎样读好这一节?

  (5)、指名读。

  (6)、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思考讨论:真正的中国人是怎样的?

  (二)、研读四、五、六节。

  1、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注意理解奋发。

  (2)比较句子。

  出示:(a)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

  (b)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两个句子,说出两句话有何不同?意义何在?

  (1)指导读第二句。

  (2)过渡:那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学习第五、六节。

  (1)自由读第五节,边读边划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2)读后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

  (4)过渡:徐悲鸿如此刻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5)出示: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指名说说所填的词表现了什么?

  (7)练读第六节。

  (三)、精读第七、八节

  A指名读七、八节。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相机理解轰动等词)

  B重点理解震惊,思考: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看出外国学生态度改变了?指导朗读。

  四、升华情感,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是对自己,对同学,对徐悲鸿

  2、练说。

  3、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五、共同总结。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课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感觉效果较好。

  一、由课题直奔主题:

  课题“励志”一词是课文的灵魂,全文围绕“为什么励志”、“怎样励志”、“励志结果”展开故事情节。“励志”与“立志”相近,课题为何不是“立志”?我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励志即激励徐悲鸿学画?

  二、学习“励志学画”,以感悟为主:

  这段的学习以传统的边读边悟为主,抓住“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短语和“潜心临摹”这个关键词语感悟课文中人物的内在品质。并结合文中的比喻句让学生理解徐悲鸿身上的奔马精神。

  三、品悟“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

  我引领学生从外国学生前后态度的对比:从前外国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人?如今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这里泰山的含义,第一层:徐悲鸿;第二层:中国人。

  在讲解感悟中,学生真正感悟到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终于改变了中国人在外国心中的印象,赢得了尊严,从而再次深入理解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四、选用两句名言,编写现实故事。

  理解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之后,我布置学生选用这两句名言,结合自己经历的事情,编写一个小故事。很多学生的练笔作业都完成得比较好。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不仅锻炼了文笔,更加深了对这两句名言的理解。

【高中励志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励志班会教案11-06

高中主题班会教案01-23

高中主题班会教案03-07

高中主题班会教案06-06

高中主题班会教案07-12

高中励志班会策划书09-21

高中主题班会教案07-22

励志主题班会教案01-30

励志主题班会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