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脱贫帮扶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17-05-20 我要投稿
【panghu123.pics - 工作总结范文】

  精准扶贫的开展,加深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么,脱贫帮扶工作总结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篇一:脱贫帮扶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服务性机关和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我局按照县委、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扎实对包联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切实提高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1. 成立组织机构。由局长李庭春同志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副局长吕清元、侯兴才、陈竞明,纪检组长李立任副队长,组成4个驻村工作队,由4名班子成员带领8名成员分批次到帮扶村开展精准扶贫,加强与农户的交流,做好上传下达。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下派“第一书记”到村协助村两委开展党建及日常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难事促发展。

  2.细化帮扶任务。今年我局在去年包村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再添措施。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和要求结合《西乡县林业局2014—2016年包杨泗村扶贫实施方案》任务,印发了《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干部帮扶到户工作的通知》、《西乡县林业局2015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明确了帮扶内容和帮扶措施。

  3.突出工作重点。结合林业重点项目,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因地制宜为贫困户量身制定帮扶措施,使帮扶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两不误。

  4.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统一服从镇、村安排,坚持驻村,人均驻村达3个月以上。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局机关为驻村工作队购买简单厨具解决伙食问题,工作队成员每季度向负责小组长汇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二、明确方向,扎实推进

  1.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我局及时与包抓镇党委、村两委成员座谈,根据包联村的反馈情况,对确定帮扶的65户贫困户,按照科级领导、股室长2户,普通干部1户的要求制定了《林业局机关帮扶峡口镇左溪村贫困户措施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入户了解情况,认真填写《汉中市精准扶贫连心连亲结对帮扶卡》、《精准扶贫日志》、《扶贫手册》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致贫原因划分劳动力不足、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等类型,进一步明确各类型扶贫方向,细化措施,有侧重点的投入物力和财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户收入。

  2.多措并举,抓好落实。一是本着“政策落实、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的目标广泛向贫困宣传林业惠民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响应好、利用好国家政策开展生产,当好群众的技术指导,保证林业生产提质增效;二是为劳动力充足,有田有地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养殖、种植等的发展项目,将闲置的生产资源利用起来发挥最大效益;三是针对一些项目发展比较好有潜力的农户根据他们的项目特点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及时协调相关单位帮助他们解决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是对生活上确实困难,老弱病残,无劳力或情况复杂的贫困户,积极争取民政救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三、干群联动,成效显著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围绕群众和贫困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林业干部真诚沟通,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广大农户积极配合,坦诚相待,共同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持久战。 一是做好政策宣传。累计下派驻村干部52人,广泛开展各种林业技术培训2场,听众人数达600人次,其中培训村干部30人次,帮助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掌握林果栽培技术,在媒体刊登扶贫宣传信息1篇。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今年共争取公益林补助资金28万多元,争取退耕还林项目1043亩,主要以核桃、银杏为主,目前以完成设计上报,我局正在组织苗木采购,苗木共计投资31万多元,共367户受益。同时,为个别特别困难家庭送去了资金,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折价共1.25万元,争取其他部门投入2万元,累计帮扶资金59万元。三是强推主导产业。经过走访排查出技术缺乏44户143人,资金缺乏4户9人,劳力缺乏5户12人,自身发展不力1户1人等4类致贫农户,并针对各种致贫原因,因户制宜的确定了以发展干杂果经济林、养殖业、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投资2万元用于修建焦家坝2.5公里道路连通和拓宽;对村委会广场进行绿化,栽植桂花树12株;解决老一组的出行难的问题,协同峡口镇完成了跨河大桥项目上报;积极解决了老三组2.5公里的用电问题,完成两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1100于人的饮水问题。在干部农户的群策群力下今年该村脱贫64人,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余元。

  四、下一步打算

  精准扶贫的开展,加深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重实践的工作作风,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下一步我局将总结继续在今年扶贫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及中央“八项规定”为指导,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美丽西乡”、“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按照《西乡县林业局2014—2016年包杨泗村扶贫实施方案》进一步转作风,不断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帮扶措施,深化宣传引导,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千方百计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努力让该项活动真正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民心工程、满意工程。

  篇二:脱贫帮扶工作总结

  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总体思路的开局之年,为确保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所作《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在南充、阆中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的“精准扶贫” 和“双联” 工作,严格按照“四个好”总体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努力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摸清村情民意,厘清工作思路

  (一)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放下身段与群众交朋友。到村后,我们坚持进村入户摸情况,利用坝坝茶、田间地头摆“龙门阵”去感知他们的所想所盼所怨。尤其是对36户重点贫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消除了群众对我们的生疏感,通过交流,增加了认同感。

  (二)对全村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村级阵地建设情况作了全面了解。

  (三)对贫困人口、社情民意等作了详细了解和记载。这其间,我们了解到:羊还山村座落在羊还山周围,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距阆中城区28公里。该村辖6个社,有478户,1276人。在家常住人口480人,该村有党员53人,有贫困党员10人。全村有低保户134户,有五保户8户;人均纯收入4000元;人均纯收入尚未达到2600元的贫困人口113户,316人。该村有土地1313亩;属常年缺水的旱山村之一。该村属省定的精准扶贫村之一。

  (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按照五个“一批”的总体部署,在资金、项目的覆盖上,突出一个“精”字、在识别贫困人口、帮扶困难群体上突出一个“准”字,在照顾群众企盼和回复群众诉求时突出一个“稳”字、在落实工作要求和加大扶贫力度上突出一个“狠”字。按照“四个好” 的发展目标,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力争两年内完成脱贫任务,让羊还山人民生活在幸福之中。

  二、强化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帮扶方案

  (一)成立了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云,组员:陈建斌、张炳惠。并委派机关党支部书记陈建斌同志任驻村“第一书记” 。

  (二)科学制定帮扶规划。根据市上安排部署,针对羊还山村实际情况,局长赵勇带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多次下村调研,并依据市上下达的2015年精准扶贫任务,针对扶贫项目所涉及的村道建设、便民路建设、人饮工程、干果种植进行了实地的规划,并制定了《蚕桑局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实施意见》,按照“三有”、“四落实”(有组织机构、有帮扶规划、有阶段计划;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资金),使得驻村帮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给驻村干部立规矩。首先,高度重视不推诿、摆正位置不错位、带着感做实事、实事求是不盲动、扶贫扶智利长远、多方协调强支撑、严实标准树形象、群众满意为根本。其次,坚持吃住在村,与村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感情。

  三、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和“双联” 工作

  (一)精准识别扶贫户,组织召开了三个会。村民小组投票选举会、村民代表会、村支部党员大会。对帮扶名单进行建档立卡和再识别、再审定,前前后后经过四次识别贫困人员名单,最大限度查缺补漏,努力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以便因户、因人施策,尽量消除群众的不平衡心理。同时,宣传、解读党的扶贫政策,反复讲清一个道理: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不言绝对平均。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脱贫观,主动消除“等、靠、要”思想,努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二)积极争引项目和资金。今年利用市上项目资金和中国电子工业的援助资金,已修建李家垭—拦河堰、康熙庙—水观的出村水泥路3.2公里。大大方便了本村村民的出行和相邻的妙高、共和、玉台、宝台等乡镇群众过往,惠及5万多群众。

  (三)着力加强村级阵地建设。首先,着力解决村“三委”班子不够团结、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引导村支部一班人,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采取召开专题会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办法,让村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永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随时接受纪委委员和村监委监督,坚决纠正和杜绝不正之风,提振党员队伍的士气,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金垭镇政府的帮助下,重新完善远程教育网。

  其次,加强村级治理,提升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按照“四个全面”要求,围绕建设法治社会、教育引导村干部和群众知法、守法。同时按照“一约三评”治村模式,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在蚕桑局大力支持下,定制了党务、村务公开栏,把村干部、村三委的工作职责和全村发展规划上墙公示,让村里事务在阳光下运行,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大力弘扬社会新风尚,促进全村和谐稳定。

  (四)落实对口帮扶。按照市上“23456”工程要求,市蚕桑局16名党员干部与羊还山村36户贫困群众结对认亲,为帮扶群众提供资金、物质、技术及致富政策和信息上帮扶。对帮扶户分别给予200—600元帮扶资金,对生活确实困难的特困户李应芳给予2000元帮扶资金。目前已全部兑现。较好地解决了帮扶户的燃眉之急,最大限度地增近了与群众的感情。

  (五)尽心竭力,为民服务。我村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局提供2万元资金,打造村级阵地,在该村委会设立“便民服务点”,设专人值班。方便群众办事。对边、远、散和不方便的群众,我们坚持上门服务。

  (六)指导并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我局在财力较紧的情况下,挤出4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村上建垃圾池6口,配备专业清洁工2人,确保村容整洁。

  (七)依托江东农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了柑桔、猕猴桃、核桃等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项目,发展了1 0 0亩规模的种植业,建立了一个产业合作社,以增强扶贫攻坚的“造血”功能。

  (八)按质按时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依托扶贫项目,启动了人饮入户、便民路建设和连社道路建设,以及其他公益设施建设,保证扶贫工作按质按量有序推进。同时,发挥村监委的作用,确保每一分扶贫款用在刀刃上。

  (九)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羊还山村组建了一支“巾帼文艺宣传队”,利用农闲时间和节假日载歌载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演译民间民俗文化;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全年为乡村群众演出32场次,深受群众欢迎!

  扶贫工作光荣而又艰巨,任重而道路远,每当我们走进贫困户家中时,心灵都受到极大震撼。我们将严格执行中央、省、市的指示精神,全面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帮扶村人民如期全面脱贫。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