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邪恶的人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要,因为这样,所以这世间才有偷盗、奸淫和各种造成别人苦恼的欺压逼迫。
6、佛陀教导我们获得圣眼与圣耳。这是指能看见和听到贪瞋痴心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能看见或听到其它什么东西。
7、贪瞋痴心深藏在我们感官的核心底层,而且当我们没有觉知时它就会流窜而出。
8、圣眼与圣耳能引领我们趣入涅槃,让生命没有苦恼。
9、知道喜欢,知道不喜欢,知道无聊,知道烦扰,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都要知道并且看见它!
10、想要拥有圣眼与圣耳,就必须修练觉性,修练禅定,我们时时刻刻都必须要有觉性与禅定,换句话说,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都要知道它、看见它!
11、佛陀教导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意思就是指根尘接触的当下。
12、佛陀教导我们要用觉-定-慧去知道并看见我们心中生起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保持觉-定-慧,不让魔鬼有机可乘。
13、任何能像这样用觉-定-慧去灭苦的人,即使才一点点的觉-定-慧,都可以说是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圣眼与圣耳,因为他已经能够在心中看到天堂与地狱。
14、魔鬼或盗贼是指我们的欲望和贪爱,因为它像盗贼一样为我们带来麻烦。举例来说,我们沈溺于抽烟,就得花流汗流泪赚来的钱去买香烟来抽。
15、不管烟有多贵,只要一生起欲望就抽。
16、假若我们有圣眼与圣耳,能看到和听到那个盗贼要我们去看、去听、去抽的魔音,那么就能不受欲望的魔力驱使而消灭他,并且还不用花冤枉钱。
17、外面的盗贼,每个人都能见到而且很容易镇压,但是内在心中的盗贼,是没办法看见的,或可说是很难看得到与镇压的。
18、任何人只要内心有了盗贼,看事情就不清楚了,他会把人的表情误认为别的意思,会把一位朋友误会为一个敌人或魔鬼。
19、当人们争吵而生气时,就完全盲目不见了,就算有也只见到一点皮毛而已。
20、佛陀比喻说:掉到地狱去的人多如牛毛,而升到天堂去的人则少如牛角。
禅语四
1、佛陀具足智慧所以能如其本来的看待一切事物,因而我们修行就应该是要学习佛陀那样的智慧。
2、佛陀只教导能获得圣眼及圣耳的觉悟及禅定之法。
3、“得到禅定”的意思就是指“有了觉性”,也就是在一切行住坐卧当中能知道和看见身体的感受,以及能知道和看见内心的感受与念头,例如情爱、欢喜、瞋恚、愤恨、妒忌、忧虑、苦恼、昏沈、悲伤等。
4、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禅定。当我们依这样的禅定而有了觉性时,内心就不会再有迷惑。而这个没有迷惑的心,就会有智慧如实地看待各种事物,这就是所谓的觉悟。
5、其它像做功德、布施或持戒这些也都和涅槃一样,都不是为了求死后可以生天的。有那种想法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佛法,也没有圣眼及圣耳,那些都只是他个人的假设和想法而已。
6、一个有觉悟了的人,他今天做功德今天就得到,今天持戒或禅修,今天就得到结果,通通都不须等到死后。
7、一个人在他身行、口说、心思的当下就得到了,佛陀教导我们只要关注当下而不要回到过去或去到未来。
8、天堂之门:第一道门是眼睛,当眼睛看到美丽的色境,而内心喜爱、感到满足,那就是天堂。第二道门是耳朵,当耳朵听到美妙的音声,而生起满足感,那就是天堂。第三道门是鼻子,当鼻子闻到各种香味而觉得喜爱,那就是天堂。第四道门是舌头,当舌头尝到各式美味而感到愉快,那就是天堂。第五道门是身体,当身体触摸到宜人的觉受而心生向往时,那就是天堂。第六道门是心,当我们心想到快乐的好事,而生起了喜悦,那就是天堂。
9、天堂并不在外面天空的不同阶层当中,天堂就在我们的身内。
10、地狱之门也在我们的身内,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但是恰恰相反,它不是经验到漂亮、美好或美味的事物,而是经验到不漂亮,不美好和不美味的事物,让我们感到不满、生气、憎恨、愤怒、悲伤、失望与不快——而这时我们就刚好掉到地狱里了。
11、天堂和地狱都归结于一点,也就是「心」。当我们反照这颗心时,我们就能真正地看见天堂和地狱。
12、天堂在心内,地狱在心内,涅槃也在心内。
13、我们还不能算是佛弟子,我们只是名为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14、真正的佛教徒必须确实的依照佛陀的教导来修行实践,并且要达到这句话的标准:「为了保有手脚四肢宁可舍弃身外财富,为了保有身家性命宁可舍弃手脚四肢,为了保有真理正法宁可舍弃身家性命。」
15、如果依照佛陀教导的真理来说是错的事,那么你能不能宁死也不去做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宁愿死(也不背弃真理正法)。但愿真理正法能够回归到人们的心中!
16、涅槃可以翻译为平常心,祂安祥寂静,不会因为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而随波逐流。拥有这样一颗心的人,才能叫做拥有善德和正法的人。
17、善德只有一条戒,每个人都必须确实认真的持守,那就是——照顾这颗心,这是内在心灵的道德。
18、持守善德的人不会伤害自己或他人,而且拥有一颗平常心,因为当我们心恢复平常的状态,我们是不会杀生、偷盗、抢取别人东西或犯奸淫之行的。
19、当我们心恢复平常的状态,身行与口说也会恢复平常的状态,这样的人就能称为有善德的人和有功德的人。
20、一个有功德的人不会破坏真理,因为真理能让人转凡成圣,而且,这真理人人都本来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