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圣者,他一样有感情,但是他这种感情是会入本性的的东西,也就是说,纯正因悟道而生起的慈悲心。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佛语经典语录,更多正能量语录欢迎访问YJBYS语录网。
执著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所谓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为没有的力量。
显教的基础若不打牢的话,修密宗是最容易感应,也最容易走错路的。
人是自己的主宰,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
没有力量的正义是空虚的。
人睡著了,梦境就真实不虚;人不觉醒,世俗琐事就成为致命的葛藤。
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你只要加一个「我」的观念,所有的痛苦不幸通通衍生出来。
凡事心存和乐,而不厌烦暴躁。
无念乃是没有凡夫染著之念,而有圣人清净妙有之念。
固执的人用不著对他多费口舌,失败的教训会叫他回过头来找你。
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有多少。
心中若拥有智慧、解脱,比外表穿西装的更好看。
但息妄念,别无圣解。
其它宗教的升天堂是去享乐,佛法里讲的往生净土,是带有任务去的。
「道」是解脱啊,叫你吃素哪里是道呢?只是助缘啊,叫你持戒也是助缘,要般若实相的叫做「道」。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你想要追求到真正的快乐,那是一种愚痴, 是一种奢求。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法轮未转,食轮先转。
不要用抗拒的心态来面临这个世间。
坐在那个地方什么东西都不想,那个叫做迷迷糊糊,在《易经》里面讲就是混沌未开,阴阳两极未分的时候,那就是无极状态,那就是无明。
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与牺牲。
对别人最好的教育,是你的一切言行。
记得!往生极乐世界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先搞清楚这个观念,才能够学佛,不是一天到晚诵经、拜佛、念佛,就可以解决人世间所有的事情,人世间所发生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我们要拥有大般若的智慧,要处理现在的事情,才能够在临命终往生自在。所以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现在的执着、分别、颠倒见,你就一定要把它处理好,靠着临命终别人助念,叫作赌博。
幸运有时会在逆境中出现。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只。
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归于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无常乃是人生的常理。
忍辱多福。
逃避现实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远离菩提。我们要如何才能完成菩提之道?必须面对困境,一切苦与乐,都能够观照、解脱。
非做不可的事,聪明人一开始就做,傻瓜却要等到最后才做。
成佛以后的状态,简单讲,就是任何假相都骗不过他。
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生命无常,刹那生灭,莫被幻境所骗。
修行要有志气,乃在于肯与不肯之间(放下即是)。
有德自然香。
诸佛菩萨要修行,一定要离相。
人若沦为欲望的奴隶,便会丧失心灵的宁静。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我们喜欢把家里的灯点得很亮,却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智慧点亮。
深思熟虑,培养自己定静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事。
多用心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著表达你的看法。
肯牺牲的人有福报,大无我的人大福报,就这样子。彻底的无相就是佛,福报最大。
语言尖酸,终身薄福之人。
这个世间的追求到最后,一定是空。
生命要掌握在投资在你不会后悔的地方,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每个困难都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