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升学试卷 人教版 试题下载

发布时间:2017-12-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试题预览

小学六年级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班别: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⒈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竣工﹝jìn  ﹞      勉强﹝qiáng  ﹞    荣誉﹝yù  ﹞

B、要挟﹝xié  ﹞      阻挠﹝niǎo  ﹞     停泊﹝bó  ﹞

C、橱窗﹝chuānɡ ﹞   侮辱﹝wǔ  ﹞        徘徊﹝huái  ﹞

⒉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阴谋鬼计      精兵简政      迫不急待      异口同声

B、三年五载      提心掉胆      不计其数      刻舟求剑

C、视死如归      川流不息      理直气壮      无微不致

D、受益匪浅      举世闻名      走投无路      欢欣鼓舞

⒊用“一尘不染”一词造两个句子。(4分)

⑴一尘不染(指环境非常清洁)

⑵一尘不染(指人品纯洁)

⒋用“静”字组几个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⑴、上课铃一响,校园里顿时﹝  ﹞下来。

⑵、夜晚,空旷的山林里﹝  ﹞无声。

⑶、风雨过后,美丽的湖面又﹝  ﹞下来。

⑷、清晨,整个草原沉浸在﹝  ﹞中。

⒌选择加点字的最恰当的解释。(4分)

① 能说会道

A、道路B、途径C、说D、用语言表示﹝情意﹞

②德高望重

A、名望B、探望C、向远处看D、盼望、希望

③平易近人

A、好办、不难B、没变C、交易D、和气

④络绎不绝

A、断绝B走不通的C、完全没有了、穷尽D极、最

⒍按要求改句子(4分)

①看到别人有困难,我就去帮助。

改成反问句:

②妈妈对小军说:“今天你带弟弟去外婆家。”

改为转述句: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可怜。

改为感叹句:

④在事实面前,他低下了头。

改为双重否定句:

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①世事洞明皆学问,                 。

②删繁就简三秋树,                 。

③                 ,意恐迟迟归。

④                 ,但悲不见九州同。

⑤但使龙城飞将在,                 。

⑥装点此关山,                     。

⒏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4分)

我最喜欢的格言:                              

喜欢的原因:                                                      

⒐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①《景阳冈》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

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陆游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喜悦的心情。﹝ ﹞

③八达岭隧道采用的是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

④“说起长城,难道不是个奇迹吗?”与“说起长城,谁也不能否认是个奇迹。”这两句话意思,表达的感情是完全一样的。﹝  ﹞

⑤“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

⑥“提高”和“效率、水平、质量、产量”。都可以搭配在一起。﹝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

荔  枝

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里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

⒈试将文中第一句改成我跟母亲的对话。(3分)

⒉从文中抄出四个字的词语。(2分)

⒊依照下面的词语的样子写词语,每类再写三个。(3分)

①笑吟吟:

②小心翼翼:

⒋读画横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分)

⒌“保留节目”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2分)

⒍读了以上的文字,你心中会想起什么诗句或名言?请写出来。(2分)

〈二〉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咸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救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你知道美国的旧金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抑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⒈写出下列词语听近义词。(4分)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⒉爸爸原来认为                ,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二是                 。(3分)

⒊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      ”画下来。(2分)

⒋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3分) 

⑴“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①“我”②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③王勃④泛指晚辈(包括我)

⑵“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⑶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说话时小孩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②大人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