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7-1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孔春芳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据词认读多音字“系”,理解13个新词的意思;能写出“普通、失败、安全、宽”的反义词。

2、 能用“应该”,“刚……就……”造句。

3、 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理解的句子。

4、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5、 了解一位外国教育家在中国小学生进行的一次特殊的实验,感受小梅他们遇到危险时先人后己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理解的句子;感受小梅他们遇到危险时先人后己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模拟实验所代表的意义及“小球在中国闪光了”所表达的特殊意义。

教学时间:3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据词认读多音字“系”;能理解词语“特殊”的意思,并说出反义词。

2、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闪光的小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它有着更丰富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2、听课文录音,要求:

(1) 了解大意。

(2) 听清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3、学习生字、多音字。

(1) 认读、抄写生字。

(2) 学习多音字“系”。

4、预习课文。

(1)根据要求预习:

①轻生朗读全文。

②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③完成作业:实验过程中,瓶子代表 ,瓶口很窄表示 ,窄到 ,小球代表 ,三个小球都在瓶子里表示 。

(2)检查预习情况。

5、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特殊”是什么意思?“特殊的实验”是什么意思?

(3)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实验?

6、 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学习2-12自然段,理解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理解的句子和其他问题。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 听写生字新词。

(2) 外国教育家用了那些事物将在中国的三个小朋友中进行一个特殊的实验?

2、学习2-12自然段。

(1) 实验是怎样进行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2) 指名朗读2-9自然段,然后请学生说说实验的大致过程。

(3) 学习“那位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句。

①“井”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教育家向“井”里灌水说明发生了什么情况?将会有什么后果?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4) 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5) 理解“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句。

(6)有感情地朗读2-12自然段。

3、作业:用“刚……就……“,”应该“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13自然段,理解预习时提出的不理解的句子。

2、能按要求写出反义词。

3、学习小梅他们遇到危险先人后己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 引读第2-12自然段。

(2) 如果不像小梅说的“有了困难应该让别人先出去”那样做,实验能成功吗?请小朋友演示一下。

(3) 在危险面前,小梅首先考虑的是 ,然后才是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2、学习第13自然段。

(1) 自由朗读13自然段,划出外国教育家赞扬小梅他们的语句。

(2) 反馈后出示最后两句:

①外国教育家为什么而高兴?

②“第一次成功”说明了什么?

③“小球闪光了”实际指什么在闪闪发光?

④为什么说小球“在中国”闪光了呢?

⑤把“小球在中国闪光了”这句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3) 用激动的语气读外国教育家对校长说的一番话。

3、总结全文。

(1) 课文中那句话对你的帮助最大?你以后打算怎样做到先人后己?

(2) 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句话摘录下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4)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闪光的小球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水中的小球教案

2.小球回家活动教案

3.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教案

4.《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5.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6.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7.我喜欢教学设计教案

8.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9.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10.小数除以整数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