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温故知新--语言与标点、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
2、积少成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
3、口语交际--童话故事会。
4、习作训练--自己编童话。
过程与方法
激发阅读,展开想象,实践操作,编写童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的标点的正确使用。
2、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课时划分: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去看一看。
二、语言与标点。
1、归纳、总结在人物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
2、这节课,我们先到百花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去看看。步入“温故知新”园,快看,“语言与标点”景区立了个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
3、谁来读读给我们的提示?
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人物语言的描写。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写人物语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4、请同学读第一题。
5、仔细阅读三位学习伙伴的话,看你受到什么启发。
6、再读这道题,认真观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怎样点标点符号。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提示语在前、中、后、不加提示语时标点不同的点法,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点法。)
7、实践: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三、拓展与交流。
离开了“语言与标点”景区,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一片童话树林--“拓展与交流”景区。谁来读读介绍这个景区的话?
1、同学们想进到童话树林中欣赏美景吗?快读读宁宁与丫丫的话。
2、概括一下宁宁,丫丫好的读书方法。
宁宁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发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
a回忆我们本单元学其他课文时好的读书方法。
b在阅读童话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
四、阅读平台。
1、同学们总结了方法,快进到童话林中,观赏林中的--阅读平台。
2、自己按照刚才介绍的好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你读懂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小蚂蚁的想法和蜘蛛的做法。
五、积少成多。
1、了解歇后语。
同学们,从童话林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景区--“积少成多”。快看年过个景区有什么特点。
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谁认识它们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说清楚。这是歇后语。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书上的歇后语。、
2、收集一些课外的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明确任务。
1、怎样才能当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动建议、活动评价要求,带领学生研读。
2、通过指导一个组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的时候,要交化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2)想想怎样把其中精彩的片段、讲得生动些,怎样合理地使用动作和表情,还要考虑讲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
(3)听的同学要注意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道理,听后可对故事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质疑,也可对讲故事者的发言者进行评议。
(4)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故事中的角色、角色的身份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否清楚。
三、交流。
1、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三个人听,听后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两名学生汇报,全班同学做评委。
四、总结评议。
1、你们的评委工作做得怎样?
2、可请评议者或刚才讲故事的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重新展示。
五、作业布置。
讲个故事给父母听,记录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第三、四课时
一、 创设情境
1、同学样,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
2、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这小天使,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呀,大家飞上蓝天,飞过群山。飞过一望无际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我们来到童话王国。
二、创编故事。
1、大家看这次习作的要求,选三个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
2、他们会发生什么事?你打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3、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
4、把最精彩的一个镜头画下来,可画成连环画形式,画好之后说说童话故事。
三、自拟题目
同学们,请你给自己编的故事拟个题目。可以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评议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四、编写故事,小组交流
五、作业布置
继续完成习作。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案例(S版五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2.语文S版穷人课件
3.语文s版搭石课件
9.s版搭石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