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呼救》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她的神奇,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热情。

   3、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聊天室、互联网”等词语的含义,对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准备:1、认识文中的生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你了解“电脑网络”吗?集体交流。课件播放网络相关知识。

   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网上救援的真实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八自然段,感悟第一个问题:芬兰的苏珊在什么情况下发出求救信号的?

    ①苏珊为什么发出求救信号?指名读相关句子。(反复炼读第六自然段,联系生活理解“灼痛”“两肋”“急促”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苏珊突然发病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觉)

    ②苏珊为什么用“黑色粗体大字”发出求救信号?

    ③桑恩看到苏珊的求救信号后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过渡:苏珊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选择了用互联网求救,她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远隔万里却富有同情心的桑恩。

   2、学习九至十八自然段。感悟第二个问题:美国的小男孩桑恩是怎样帮助苏珊获救的?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桑恩通过互联网帮助苏珊,分别做了些什么?(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总结:

  四、延伸拓展,实践活动

   1、苏珊的获救,互联网固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跟苏珊的沉着与智慧是分不开的,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危险要懂得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自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吧!(课件播放:鞋子的故事)

   2、通过《网上呼救》这个故事,我们对互联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什么?课后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学习上网,看看互联网上有哪些信息。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鄂教版小学科学课件

2.小学信息《曲线工具的使用》说课稿鄂教版

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写作梦》教案

4.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5.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夏天和冬天》教案

6.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2017~2018

7.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提升测试题

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的文教学计划

9.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课件

10.二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