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1-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课后的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学会的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没”。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

   4、通过诵读故事,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识记生字。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书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名言导入,复习生词。

   1、课件出示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复习两组生词:饮酒 南来北往 客人

            起伏 波涛汹涌 危险

     先认读词语,后谈读词的感受。

   3、范仲淹正是看到了这对比鲜明的场面,才产生了写诗的激情,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种场景呢?

  二、品读句子,诵读诗句。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范仲淹在酒楼里,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自己喜欢的记号勾画有关句子。

   2、指名交流。

    ①范仲淹听到了什么?

     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

     --扣住“满”、“不住地”体会客人多,及对鲈鱼的喜爱。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客人会说些什么?

     --相机引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指导学生朗读)

    ②当其他客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高高兴兴说着时,诗人却站起来,他双手放到背后,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一脸严肃的神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看到了什么呢?

     --指名学生交流图中的内容。

     --相机出示句子: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语言训练:在生活中看到的船像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渔船的小,渔民捕鱼的危险。)

     --指导朗读

    ③见到眼前一切,范仲淹想到了什么呢?

     课件相机出示: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捕鱼是多么艰辛,多么危险啊!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艰辛”与“危险”。

     --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联系上文理解“出”、“没”。

     --分层次指导朗读诗句,体会范仲淹对渔民的同情之情。

   3、当客人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美味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却想到了捕鱼的人,正是因为客人都喜欢吃鲈鱼,不住地称赞鲈鱼美,渔民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在大风大浪中捕鱼,以求生活。这一切被范仲淹看在眼里,忧在心头。他即兴创作下了这首《江上渔者》。(生自由朗诵、配乐朗诵。)

   4、师小结拓展,学生背诵古诗。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汹、酒、涛。

   2、发现规律,观察三点水旁的字书写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强调书写姿势。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0 江上渔者

                    (美)

                    (险)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鄂教版小学科学课件

2.小学信息《曲线工具的使用》说课稿鄂教版

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写作梦》教案

4.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5.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夏天和冬天》教案

6.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2017~2018

7.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提升测试题

8.范仲淹《江上渔者》鉴赏

9.二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人教版

10.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