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会写课后的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碧寤崾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奔し⒃亩凉攀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生字、词卡片;声像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质疑导入

   1蹦闾说过李白吗?他是个什么人?你学过他的什么诗?

   2蹦阍敢庠傺б皇桌畎椎氖吗?

     出示课文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文题目。

   3苯馐涂挝奶饽浚生试着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师相机点拨。

   4笨戳丝挝奶饽浚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黄鹤楼在哪儿?孟浩然是谁?怎么“送”的呢?谁“送”谁呢?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笔ε渥庞蒲锏墓朋菀衾郑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

   2蹦阋蚕M像老师一样读读这首诗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3背鍪旧字卡片,学生抢读。

     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读?给大家提个醒。重点指导:“孟”、“陵”的读音。

   4背槎粒全体同学当小老师评价,适时鼓励。

   5卑焉字娃娃放回文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诗句读通顺。

   6毙∽楸热读。要整齐、声音洪亮,读出感情。生互评。

   7狈锤蠢识凉攀,结合课文插图,大胆形成自己的理解。

   8毙∽楸叨帘咭楣攀,试着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三、深入探究,精读感悟

   1毙∽榻涣鞲詹诺难习情况,准备在全班交流。(老师此时巡回指导、收集整理学生在小组中提出来的问题,拟定接下来的导学重点。)

   2比班交流,了解诗意。

    (1)结合课文题目理解“故人”指谁。简介孟浩然其人,并阐明他和李白是忘年交,“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点明了时间。

    (2)反复朗读前两句。结合书上的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黄鹤楼(李白)送别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三月里,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去。

    (3)把后两句作为想象意境、体会感情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孤帆”、“唯见”展开合理的想象。

      (好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

   3庇懈星榈乩识粒体会意境。

    (1)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2)生练习朗读,并加上动作。

    (3)表演读。(一人扮演李白,一人扮孟浩然,表演黄鹤楼送别的情景,另一名学生配音。)

    (4)闭上眼睛,低吟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四、指导背诵,加深感悟

   1碧录音范读,体会古诗的情绪节奏。

   2狈中∽槎粒分别选出一名同学在全班赛读,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3绷废氨乘小

   4蓖卣沽废埃学习课后古诗《黄鹤楼》。

     黄鹤楼风景优美,自古就被许多文人墨客所喜欢。他们常在这里观赏胜景,写诗交友,所以留下了不少诗文。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另外一首很美的诗。

     展示崔颢的《黄鹤楼》。

   5鄙读,简略理解诗意。试背。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苯淌π〗幔航裉煳颐遣坏学会了一首古诗,还结交了几个生字朋友,愿意把它们记住吗?

   2狈治鲂翁澹分类识记。本课生字左右结构的最多,找出来比一比。“浩”、“唯”、“陵”是左窄右宽的字;“帆”、“故”、“鹤”左右相当;“影”是左宽右窄的字。

   3卑颜庑┳置烂赖匦丛谔镒指窭铩

   4闭故酒兰坌吹妹赖淖帧

  六、教师总结

  附:板书设计

            2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辞〖 〗黄鹤楼

               孤帆尽〖 〗长江流   朋友情谊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评语

2.外研版二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3.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4.《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5.卖油翁教学设计

6.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8.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9.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10.教学设计模板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