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通用11篇)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10-10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

  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

  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

  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通用8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9-02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配置吹泡泡的溶液;学会提问题并分析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2、比较问题研究的可行性,找出问题的核心。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问,善于选择问题,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的行为。

  教学准备:

  吹泡泡游戏需要用的配料:洗洁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铁丝、乒乓球、尺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提问题也是有诀窍的,如我们可以在仔细观察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还可以对一些已有的结论提出怀疑。在提出更多的问题后,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因为这是科学探究的必经过程。那么如何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出适合我们小学生研究的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引入课题(板书)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二、玩游戏提问题

  通过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问题。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气要均匀。

  3、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汇编10篇)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7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学生通过食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来,明白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过滤装置来达到分离沙子和盐水的目标。通过进行蒸发操作来达到分离食盐和水的目的,最终达到分离食盐和沙子的目的。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溶解前的食盐和析出后的食盐的特点来多角度的认识物体,从而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分离食盐和沙子来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对于一些混合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避免丢弃和浪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习单。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根玻璃棒、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过滤杯、一个烧杯。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任务,揭示课题(预设3-5分钟)

  1.学生观看视频,你有办法帮助叔叔们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吗?

  2.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

  二、引导探索,科学实验(预设25-30分钟)

  1.ppt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生:把他们按颜色一粒一粒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10篇)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7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2.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2.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中,水与冰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热水、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

  1.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

  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一些。)

  2.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

  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一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10篇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7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

  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

  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18分钟)

  [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

  1.吸管吹冰块(预设8分钟)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7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1小包食盐,一小包小苏打,一小包碱,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

  1.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3篇)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3篇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方法:

  观察与讲解结合

  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教学准备】

  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教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问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学生回答:轻轻摩擦、轻敲、浇水??解决: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标签: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25
【ruiwen.com - 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知道测量气温的方法,能够用温度表测出当时某个地方的气温。

  (2)啦解气象站测量气温的工作原理。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数据中发现问题。

  (2)能够从亲身经历的活动中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从事收集数据工作,乐于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

  (2)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1.空气温度计,百叶箱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学会使用温度表。

  (1)观察温度表,认识温度表的各个组成部分。

  (2)学会温度的读写。

  (3)用温度表的模型练习温度的读写。

  (4)重点指导零下温度的读写。

  2.测量教室里的空气温度。

  (1)学生测量、记录教室内的温度。

  (2)比较教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3)学生讨论各组测量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4)学生汇报各组测得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3.测量不同地方的温度。

  (1)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数值,在此基础上讨论本小组测量的'方法。

  (2)确定测量的地点,并对自己小组的测量结果作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