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沁园春雪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标签:沁园春 时间:2022-10-12
【ruiwen.com - 沁园春】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设计 篇1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 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作者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作者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5篇)

标签:沁园春 时间:2022-09-02
【ruiwen.com - 沁园春】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义。

  教学教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还有宋朝胡仔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元朝黄庚的“江天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等等,决不胜举。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二、初读课文

  1、了解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10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1

  学习目标:

  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重点)

  2.理解词的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

  3.感受词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入。

  (由回顾旧日积累导入到对新诗文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

  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二、课文探究:

  (一)一读课文,感受气势:

  1.指名朗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黑板上)

  2.强调以下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今朝zhāo

  3.注意节奏和重音

  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生共议停顿和重音,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集体朗读全词。

  (二)二读课文,理解词意。

  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

  ⑴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教案设计(通用12篇)

标签:沁园春 时间:2022-06-18
【ruiwen.com - 沁园春】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教案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会说出诗歌大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理解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流程预设:

  预习导学

  1.正音:

  分外( ) 妖娆( ) 竞折腰( ) 稍逊( ) 成吉思汗( ) 数风流人物( )

  2、解 词:

  惟余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题解: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 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宋词有 派和 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 和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 。

  《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 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1-08-18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勤业中学:仇海蓉

教学目标:

1、 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

2、 通过朗读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

3、 比较中理解词的知识并试着填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句话同学们熟悉吗?

学生:不熟悉!

解说:这是一首歌的歌词,老师只是知道,但我的父辈们却是非常熟悉,而且人人会唱,不信就请某老师唱一段。

问:歌词中有一句--“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是对毛泽东的赞美,何以对毛泽东给以这么高的评价?你能介绍一些毛泽东的革命事迹吗? (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光辉业绩)

小结:毛泽东不光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不信,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板书课题)

老师介绍写作背景

二、自由朗读全文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词所描写的内容。(思考:词的'上下阕各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读文,并能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理解。

画面一:绘北国壮丽雪景。

画面二: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师:刚才同学们能够结合文章,介绍画面,谈得都很好,但是却未能通过你的朗读展示词的魅力,将这首词的磅礴大气传递出来。

三、观察画面,揣摩意境,再次朗读文章

要想把握词的精髓,朗读很重要。朗读要收到成效,标准的普通话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适当的停顿、重读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同学们静心看下面的片断,酝酿感情,再次朗读全文。

《沁园春 雪》教学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吴永峰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 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沁园春.雪(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标签:教育新闻 时间: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闻】

 课题 《沁园春雪》

作者单位 河北省围场县半截塔中学

姓名 马立国

教材依据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思想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本单元的设置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并让学生从中学会阅读诗歌作品的基本方法”出发,我认为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要特别的重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因为真正的好诗是经得起诵读的,也只有通过朗诵才能全面理解诗歌;其次是,教师可对其讲解,但讲解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阅读门径,为了提供解读诗歌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步骤。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对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理解。同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案。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 学会本诗中出现的生字词3. 积累文中的名句,并会默写4. 学习朗诵诗歌的方法 学会在朗诵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2. 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学会在朗诵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朗诵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 背景资料  多媒体  小黑板   预习:1搜集作者相关的资料                                2.学会本诗中的字词

《沁园春·雪》 教案

标签:沁园春 时间:2020-11-27
【ruiwen.com - 沁园春】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教学设计,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原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2.过程和方法

  (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2)结合视频,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豪迈情怀。

  (3)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进行比较,加深对词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策略

  1.以协作式为主的教学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知词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提示下自主解决问题;b.学生通过竞争式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同桌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调整思路并和全班同学交流。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沁园春.雪》八年级音乐教案

标签:沁园春 时间:2020-11-13
【ruiwen.com - 沁园春】

  导语:《沁园春.雪》这首词配上背景音乐,可以把朗诵与歌曲作比较,体会音乐的作用。下面就跟随yjbys小编一起感受下吧!

  《沁园春.雪》 —— 八年级音乐教案

  教案摘要: 介绍:《共青团员之歌》由伽里契作词,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曲,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译配。创作于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歌曲把人们带入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中,“万众一心保卫国家”道出了人们憎恨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保卫家园,热爱和平的心声。1.歌曲简介。2.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情感来演奏此曲。3.采取视奏的方法,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五线谱视谱能力。4.要求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造与拓展活动,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优秀的艺术作品,了解一些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体会艺术作品的历史性特征,学会简单的舞蹈造型。

  2. 学生能够熟唱《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过程:

  一.扩展与创造:

  《沁园春.雪》1.内容介绍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1945年10月7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雪时。作者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十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此,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些人吗?别的解释是错误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反动派进行了43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10月7日,毛书此诗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