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最新解读,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最新视频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20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最新解读,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最新视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3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探究讨论点拨法

  2、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有一名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2、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

  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

  二、简介作者:

  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刘心武对编辑,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精品教案(精选6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14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梅岭三章》精品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梅岭三章》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会作者豪放的革命情怀。

  2.比喻、借代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二)能力目标

  在懂得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概,读出情感,直至熟练背诵。

  (三)情感目标

  1、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成功的坚定信心。

  2、坚定的节操表示出的情操美和远大的理想表示出的思想美。

  二、学法引导

  查资料懂得写作背景及诗中所用典故的出处关心懂得文章内容,通过重复诵读加强感悟,佐以相关诗句评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断头今日意如何”是怎么样把全诗组织起来的?

  疏通全诗,让学生懂得作者从眼前写到今后,即使就义仍要革命——头悬国门不忘革命——取义成仁换取革命成功这3个步骤来组织全诗,从而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讲解借代。

  让学生懂得“旌旗”、“烽烟”、“自由花”、“取义成仁”等词在诗中特别的含义。

  3.朗读诗歌时的节奏。

  以第一首诗为例,找出韵脚和朗读节奏。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苦︱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9-16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人生轨迹”为内容,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的确立《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

满井游记初中语文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30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井游记初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朗读带。

  2.制作知识归类和问题思考的投影。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阅读较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贵在积累,滴水穿石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

  第一步,通读全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然后疏通文意。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时间:自读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初中语文《伟人细胞》的教案设计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伟人细胞》的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伟人细胞》的教案设计1

  初中语文《伟人细胞》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能在自读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梳理课文思路把握结构,通过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体会文章主旨和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自当代女作家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故事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节选部分通过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以及一次不经意之间却意外获得成功的经过,告诉读者,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成就大业的道理。小说人物形象极其富有个性,生活气息浓厚,作者的生活积淀丰厚,故事贴近生活,人物贴近生活,情节安排巧妙,叙述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不少地方采用夸张手法,读来妙趣横生,叫人忍俊不禁时陷入思考,对于中学生很有现实意义。因此,这样的小说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走进课文,探求课文主旨,明白课文的主要创作意图,寓教与学,赏析文章与学会写作、怎样做人结合起来。

  三、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生活气息浓厚的小说,是一篇非讲读课文。内容贴近中学生生活,情节不复杂但是趣味横生,语言轻松幽默,主题鲜明深刻但不费解。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主要表现手法,学会自己欣赏小说语言特点。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的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生齐读名言: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

  导语:是啊,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吧!(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茨威格,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作家为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声文坛的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作传。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切题的教案设计

标签:作文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作文教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切题的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

  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

  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初中语文《颐和园》优秀教案

标签:语文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颐和园》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复习生字词

  二、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⑴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⑵ 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你们想去颐和园吗?

  (想。)

  那好,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

  二、复述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作者的描写中读懂什么。

  2、学生汇报:

  ⑴ 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长)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课文用了具体的数字说明长廊的.长。你知道7000多米有多长吗?

  ⑵ 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长廊美,长廊周围的环境也美)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⑶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⑷ 指导朗读:

初中语文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标签:语文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语文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古诗三首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

  2.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山行》,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祖国的教育。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个案设计

  作者在远处遥望庐山瀑布,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读诗句,理解句意,想象意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意境。可以不按诗句的顺序来谈,谈一句,指导读一句。遇有曾经提出问题的地方,注意反馈提问的学生。))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

  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案设计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25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

  3、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课时安排:2

  教学重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决学生的质疑。

  三、处理字词

  四、布置预习题

  1、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2、为辩论准备材料,男同学持“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一个观点,女同学持第二个观点。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10分钟)

  1、女同学的代表复述前三个故事:

  ①“鸡肋”的故事;

  ②“改修花园”;

  ③“一盒酥”。

  2、男同学的代表复述后四个故事:

  ①“梦中杀人”;

  ②“簏中物”;

  ③“斩吏出门”;

  ④“代作答教”。

  二、完成必答题(抽签选作答的学生)(5分钟)

  1、(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鸡肋()

  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③数犯曹操三忌()

  2、(女)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