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7-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 教学目标:

1. 品味人性的美与丑

2. 学习文章使用的对比手法在人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

3. 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

二、 重点、难点的突破:

以分组讨论、编故事的形式显示人物性格的对比写法和小说的结局艺术

三、 教学流程:

1. 由作者、文题、体裁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小说,这就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写的《窗》。

2.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3. 用一句话说明从小说中你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学生:美与丑;对丑恶灵魂的无情鞭挞和对美好心灵的热情赞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4. 这一篇小说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儿?

(学生:最后一句话)--“短篇小说是写高潮的艺术,小小说是写结局的艺术。”

5. 假如这时又进来一位病人,将会发生什么故事?(编故事,分组进行)

6. 为什么这样编?有没有依据?

结局坏:“纹丝不动”§9

结局好:“他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样想”§6(良知未完全泯灭)

7. 由此总结出两个人物性格:

私欲膨胀,冷酷无情;

关心他人,道德高尚

8. 为什么将两个人物对比着写?

(扬善贬恶)

9. 讨论结尾:“窗”是心灵的窗口,“墙”是道德的丰碑,如果写窗外不是一堵墙,而是公园,那里确实有……有什么不好?

四、 学习情况检测练习:

迁移训练:续结尾“第二十一位应聘者”

五、 布置作业:创作一篇小小说,注意结局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六、教后反馈、反思得失:

 

[《窗》(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窗前的气球》教案

2.《天窗》的优秀教案

3.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4.手工装窗户小班教案

5.小兔家的窗教案

6.《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7.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8.高中政治课必修三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10.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