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14 20:49:0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例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例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例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例文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物体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自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电子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呢?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3、出示课件,师读题: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说出阴影部分两个图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说出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的物体或图形我们可以用数的方法知道它的面积,如果是大的长方形,比如黑板、教室地面、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就会很麻烦,有什么好办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授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小组同学合作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想怎么测量就怎么测量

  2、测量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测量的?

  3、同学们的测量方法不相同,可是测量的结果却是一样的,这是这么回事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4、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看到这里你们觉得长方形面积与边长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5、师小结: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那么你们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6、学生说,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巩固练习

  P 98做一做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P99第一题

  (四)、拓展

  1、你们真能干,知道了怎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你们身边有长方形的物体吗?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分小组合作)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3、最近有人请王老师卖装修材料,她告诉我她的房间地面长12米,宽4米,你知道王老师需要买多少木地板吗?

  4、还有一张床面积是300平方分米,我只知道宽是15分米,你们知道它的长是多少吗?

  5、小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课堂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例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和谐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我们曾经一起学习过有关数的产生,知道了数字和数都是人们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明和发展的。不但是数字,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正在学习的、以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人们的生活、劳动中来的,而且学习这些知识又能更好地为生活、生产服务。所以学好数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在生活生产中都会用到,同时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蕴含数学知识的事例。不信,请注意:

  2)故事:课间,同学们安静有序地休息。(课件1)

  朱吕浩在经过吴炫陶的座位边时,不小心把吴炫陶的文具盒弄到了地板上,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课件2)

  (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3)朱吕浩也像同学们说的和期望的一样,马上向吴炫陶表示诚挚的歉意后,迅速将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铅笔、圆珠笔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结束了。不过,在收拾文具时,他却发现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散落在地面上的文具,聚焦在两支铅笔上)

  4)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对他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表示钦佩的同时,不妨来看看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呢?

  2、探索比较。

  1)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两支笔代替摆一摆,摆了一种图形后,再把这种图形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2)摆完后,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讨论一下,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每小组做好发言准备。(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我们请一个小组来说说他们的发现。

  学生展示后,还有要补充的吗?

  4)我们将这些形成的图形整理一下(课件显示)。

  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进行一些适当的分类呢?思考一下,小组内可以小声讨论,注意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对图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小结:同样是这些图形,我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5)我们选取其中一组分类的情况继续研究下去。(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分类)

  3、深入研究。

  1)我们将落在同一地面上的两支铅笔形成的图形分成了“相交”和“不相交”两类。像这样落在同一地面上在数学上可以表述为“同一平面”。如果一支在地面一支在桌面则是不在同一平面了。(课件显示)

  2)如果我们把落在同一地面上的两支铅笔,也就是同一平面上的两支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的话,也就是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图形,现在看看,和原来相比,铅笔换成了直线,思考一下,刚刚的分类会不会有变化呢?

  3)小组内讨论,引导: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分类。(课件显示)

  真是了不起,刚刚汤老师和听课的老师们一起领略了同学们的'风采,你们真是好样的,学习就应该这样,敢想、敢说、敢问,还要会动手、动口和动脑!

  4、归纳特征。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相交和不相交。

  2)那么在数学中对这两种情况又是如何介绍和描述的呢?

  (课件出示)

  (对相交的情况又是如何介绍和描述的呢?相交——垂直)

  5、强化特征。

  1)下列几组直线,请刚刚学习的知识判断一下。

  2)出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盒子,画在不同面上的两条直线,质疑同一平面。

  3)判断下列哪些直线是互相平行,哪些是互相垂直。

  指出:平行线和垂线都是相互的,不能单独说哪一条直线是平行线或垂线。

  引导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也可以说,这条直线是那条直线的平行线、垂线。

  6、灵活运用。

  1)正如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并学习了平行和垂直一样,我们每天都在与平行线和垂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你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身边哪里有平行和垂直呢?

  (学生说或组内相互说说)

  2)出示校园图,找一找平行与垂直。

  7、拓展巩固。

  1)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很多的平行线与垂线,要是给一张这样不规则纸,你能找到平行与垂直吗?

  2)动手折折,可以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动手试试吧。

  3)学生动手折纸,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5)同学们真不简单,竟然能在这样的一张纸上通过自己动手折折平行线和垂线!

  请把这些纸收拾起来,吃课间餐时还有它的用途呢?我们连一张纸也不要浪费。

  8、全课小结。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认为自己很棒的话,请给自己一点掌声。

  有关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后我们会继续去学习和发现这有趣的数学的!

  设计思路:

  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4、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5、将学生放置于故事情节中,借机适时地进行相应方面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6、充分利用课件,素材采集结合生活,让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教育服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2-24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9-29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8-31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8-26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