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个人的求职简历不能太简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工作机会,新的挑战,这时候需要提前写好简历了哦。你真的懂得怎么写好简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个人的求职简历不能太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看到一份“该简不简,不该简却很简”的简历。
先说“不该简”处。薄薄一页纸,除了姓名、出生日期、联系方式,两个学校的进校和毕业的时间,还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个人特点与能力:“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良好的书面与口语沟通技巧,良好的理论、调研和分析能力”等等。既没有求职意向(根据以往说过的,这样的简历很容易被人事经理直接扔进废纸篓),也没有任何实践经历———没有工作,总有过吧?如果什么都不写,是不是间接反映出你这个同志缺乏融入社会的能力?这样的结论或许有些武断,但一个人大学毕业后没工作过,去了国外留学还是没有工作过,回到上海又是半年找不到工作———这样的人才,有多少人事经理敢要?
再说“该简”处。就这一页纸中,占去三分之一“地界”的是两位推荐人———都是在国外就读学校的教授。承认,这种推荐形式很国际化。借助一个有名望的人为自己找一份工作,这种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可问题是这三分之一“地界”上没有找到教授的溢美之辞,倒是非常详细地列出了教授的姓名、头衔、电话、传真和E-MAIL地址。实在不懂了,莫不是让人事经理打个越洋电话去证实一下你的能力与为人?这岂不是增加人家公司的招聘成本?
看样子,各类书籍、报刊上喋喋不休地教人如何写简历还是很有必要。热线里也说了N次,可有些问题看样子就是得“年年说月月说天天说”。
如,简历该简,但不能简到把“求职意向”也省了去。找工作,先要对想去的公司做些研究,个人简历 ,最基础最现实的研究就是了解有哪些职位空缺,然后将那些你适合的空缺作为进攻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进攻如何组织?即使组织起进攻岂不是白用功?
再如,简历该简,但实践经验不能简。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人(哪怕你是一只“海龟”)都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信任。有个大企业的人事总监曾说过,招大学生,他们最看重学业。因为好的学习成绩至少说明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在学业相当的情况下,他们挑实践经验丰富的。这不就结了,实践能力很重要。
1. 组成部分齐全,不缺失关键板块
一份好的简历结构首先要求组成部分齐全,不能缺失关键板块。简历最关键的板块必须包含个人信息、教育信息和工作经历。对于应届生而言,工作经历可以替换为实习经历或项目经历。
这些板块构成了简历的基本框架,缺少任何一个都可能影响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2. 逻辑条理清晰
逻辑条理清晰是好的简历结构的第二个标准。这意味着不同版块之间要易于区分,不要将同类属性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版块中。
例如,在校期间获得的奖项应该集中放在教育信息板块下,而不是分散在个人信息和教育信息中。这种做法会增加面试官理解的难度,不如将所有奖项都集中在教育信息这一板块下罗列。
此外,简历的呈现逻辑还要符合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通常将距离现在最近的经历放在简历靠前的位置,将较早的经历放在后面。这种时间顺序的安排可以让面试官更快地了解求职者最近的状态和经历。
同时,要注意不同经历之间不能出现日期上的重叠,特别是在描述工作经历时,一般一次只能有一份工作,不应出现时间重叠的情况。
例如,不能同时出现”2015年到2017年”和”2016年到2017年”这样的工作经历,这会让人产生困惑。
好的简历结构的第三个标准是内容针对性要强。简历不是流水账,不需要列举所有做过的事情和取得的结果。特别是在简历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那些与目标岗位相关度高,能够体现个人能力水平的信息。
对于那些不太关键,或者结果不够亮眼的经历,可以在版面不够时优先略去。这种取舍能力是写好简历的关键。
要记住,简历的目的是向招聘方展示你最相关、最有价值的经历和能力,而不是罗列所有的人生经历。
1. 不需要酷炫模板,简单白纸黑字即可
在简历的外观设计上,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首先,不要过于执着于使用酷炫的模板。很多求职者认为使用独特或复杂的模板可以让自己的简历脱颖而出,但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简历都是简单的白纸黑字。
过多的色彩和复杂的设计反而会让招聘官感到视觉疲劳,可能会分散他们对简历内容的注意力。
简洁明了的设计更容易让招聘官快速抓住重点信息。记住,简历的主要目的是展示你的能力和经验,而不是展示你的设计技巧。
除非你申请的是设计相关的岗位,否则简单的黑白设计通常是最佳选择。
2. 原则上一页纸放下所有信息
简历原则上应该将所有信息控制在一页纸内,除非工作经验已经超过10年,且经历特别丰富。即使是工作10年的资深人士,也应该能够将简历控制在一页之内。
这个原则的背后逻辑是,招聘官通常只有很短的时间来浏览每份简历,如果你能在一页纸内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核心优势和关键经历,就更容易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实在无法将所有重要信息压缩到一页内,也应该尽量控制在两页以内。但要记住,增加页数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增加内容,每一项信息都应该是有价值的,能够支持你的求职目标的。
在发送简历时,最好使用PDF格式。这种格式不容易出现排版混乱的问题。相比之下,Word格式可能因为版本差异或电脑系统不同而导致格式混乱。
使用PDF格式可以确保你精心设计的简历布局在不同设备上都能保持一致,给招聘官留下专业的印象。
同时,也不建议使用特别奇特的文档格式,因为招聘官可能没有相应的软件来打开。使用常见的、广泛支持的格式可以避免因技术问题而错过机会。
记住,你的目标是让招聘官能够轻松查看你的简历,而不是让他们为了打开你的简历而额外下载软件。
简历的文件命名也有一定规范。建议使用”姓名_应聘岗位”的格式,这样可以方便招聘官查阅信息。比如,”张三_市场营销专员.pdf”这样的命名方式。这种命名方法有几个好处:
首先,它能让招聘官在众多简历文件中快速找到你的简历。其次,它清楚地表明了你申请的具体岗位,特别是在你同时申请多个岗位的情况下,这种命名方式可以帮助招聘官更好地管理和分类简历。
最后,这种专业的命名方式也能给招聘官留下一个细心、有条理的印象。
个人信息是简历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必须提供的信息包括姓名和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主要是电话和邮箱。
这些信息应该清晰明了,放在简历的显眼位置,通常是在页面的顶部。
确保你提供的联系方式是经常使用的,并且保持畅通。如果使用的是学校邮箱, 要考虑毕业后是否还能继续使用。最好使用一个看起来专业的邮箱地址,避免使用那些看起来不太正式的邮箱名称。
如果岗位特别要求,可以补充目标求职城市的信息。这可以帮助招聘官快速判断你是否符合地理位置的要求。
关于照片,除非岗位特别要求,否则属于选填项。如果决定放照片,要选择正式的职业照,不要使用QQ大头贴或艺术照,更不要使用婚纱照等不恰当的照片。
同时,注意不要将照片放得太大,以免占用过多版面。个人信息部分的篇幅应控制在整个简历的10%左右。
有一些信息是不建议在简历中提供的,包括目标求职岗位、目标城市、预期薪资、籍贯、年龄等。这是因为:
此外,除非是国内前四所大学或者常青藤毕业,否则不建议在简历上贴学校logo。关于政治成分,除非面试的是对这方面比较看重的国企或央企, 否则也不需要写。这些信息通常与工作能力无关,不必在简历中占用宝贵的空间。
教育信息是简历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顺序上,应该优先展示最高学历。通常只需写到大学本科或大专学历,不需要包含中学学历。
因此,教育经历的顺序应该是博士、硕士、本科或专科。
这种顺序安排的逻辑是,最高学历通常代表了你最新、最高级的教育背景,也是招聘官最关心的部分。如果你有多个同级别的学历(比如两个硕士学位), 可以根据与应聘岗位的相关性来决定展示顺序。
在教育信息部分,必须提供的信息包括学校名称、具体学历、所读专业和就读时间。这些信息应该清晰、准确,不要有任何模糊或误导性的表述。
学校名称应该使用全称,除非是非常知名的学校可以使用广为人知的简称。学历要明确标注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专业名称要准确,最好与学位证书上的名称一致。
就读时间通常标注入学年月和毕业年月。
这些信息能让招聘官快速了解你的教育背景,判断你是否符合岗位的学历要求,以及你的专业知识是否与岗位相匹配。
【个人的求职简历不能太简】相关文章:
简历该简,但不能太简09-21
简历要简 但不能太简08-29
简历要简但不能太简08-14
求职简历要简,但不能太精简08-26
简历太“简”的原则07-29
简历不能太夸张08-06
简历实践经验不能简09-15
“简”约的个人求职简历封面10-13
求职简历不要太简单太随意!08-23